我是中國人80
他不是一個人
70、80後小時候玩遊戲,常常會模仿電影裡的情節,特別是革命影片裡的英雄人物。比如1964年《英雄兒女》裡高喊“向我開炮”的王成,有多少小夥伴裝模做樣拿著破磚頭做“報話機”,振臂一呼:向我開炮!
現在,當年那些光著屁股滿街跑的孩子都長大了,很多人都好奇:《英雄兒女》裡的王成還活著麼?
答案是:一直活著!因為,王成並不是一個人!
1952年,一位名叫蔣慶泉的24歲的小夥子隨志願軍赴朝作戰,分配在23軍67師201團5連,司職步話員。1953年4月18日,在攻佔朝鮮石硯洞戰鬥中,他所在的165人組成的所剩無幾。蔣慶泉負責向炮兵指揮部通報開炮位置,他看著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拼盡全力,高呼:向我開炮、向我開炮。
最終, 他被敵軍彈片擊中腹部和眼睛,昏死過去,被美軍俘虜。
戰鬥結束後,戰地記者聽到蔣慶泉“向我開炮”的事蹟,寫成了一篇通訊。但後因蔣被美軍俘虜,該通訊就被壓了下來。
3個月後,在另一場戰役中,23軍另一位叫於樹昌的步話機員在戰鬥中也發出了“向我開炮”的嘶吼,最後中彈犧牲。記者結合他倆的事蹟,發表了《向我開炮》的戰地通訊。
後來電影編劇看到了這篇報道,結合另外一位名叫楊根思的戰鬥英雄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事蹟,創造了《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形象。
所以,王成不是一個人,而是志願軍中無數戰鬥英雄的群像。
現實中,蔣慶泉因為曾被俘虜,回國後,接受審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從此,他把自己的過往經歷深埋心底,做了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1964年電影上映,王成和那句“向我開炮”舉國聞名,而蔣只敢偷偷大哭,不敢提起那段經歷,因為“一朝被俘,終生受辱”是當時的主流觀念。
1981年,有關部門宣佈取消對蔣慶泉的處分;2011年,國家安排他接受了白內障手術,60多年前留在他眼睛裡的彈片也被取出。如今,老人已經90歲,每月享受800多元的老兵補助,每年有1000多元的醫療費。
對於往事,他曾經寫下一首打油詩:
〝疆場吾失態,
友失我還在;
失陣陷囹圄,
戰俘名聲壞〞
無論他們是否被俘,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永遠尊敬的英雄。
老兵不死,向他們致敬!
飲水君
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是一個感動幾代人的抗美援朝英雄,即便今日去聆聽他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作為一個藝術虛構出來的英雄人物,關於他的原型其實很難準確地說清楚,因為在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中,他的身上濃縮了很多英雄人物的事蹟。
可以這麼說,王成這一英雄人物是來源真實,又高於真實。
他是那個時代一代英雄兒女的縮影。
下面咱們就沿著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蹟,來探究一下王成背後的英雄原型。
電影《英雄兒女》是根據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的。1961年夏天,根據長春電影製片廠下達的任務,導演武兆堤和編劇毛峰接下了將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任務。在巴金的小說中,王成僅是一個過場人物,關於他的犧牲,巴金的描述僅僅只有一句話:“只是王成沒能回來,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
在巴金的小說中,王成僅僅是一個犧牲的志願軍戰士,如果非要說原型,那當時千千萬萬最可愛的人都是他的原型。
但改編成電影劇本的時候,為了弘揚愛國主義英雄精神,導演和編劇重新塑造了這個過場小英雄。
在構思王成犧牲的細節時,導演和編劇蒐集了很多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蹟,最後決定以志願軍烈士楊根思為原型。
楊根思是一位老英雄,早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就是華東戰場上屢立戰功的爆破英雄。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楊根思曾率領一個連守衛長津湖畔小高嶺陣地。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堅守陣地的連隊最後只剩下了楊根思一個人。
最終,楊根思緊抱炸藥包和敵人同歸於盡了。
雖然他沒有說過“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話,但他卻是王成這個人物的英雄之魂。
確定了英雄之魂後,導演和編劇在無意間恰好又發現了一篇通訊。這篇通訊的原型是作者洪爐的戰友,名叫蔣慶泉。
在戰場上,敵人離蔣慶泉50米的時候,他呼叫炮火打50米;到30米的時候,蔣慶泉呼叫炮火打30米;到10米沒法打的時候,蔣慶泉最後喊出了向我開炮!
這是“向我開炮”第一次由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喊出,並就此在軍中流傳。
但後來,蔣慶泉的事蹟沒有被大力宣傳。因為蔣慶泉在炮火中並沒有犧牲,他先是被炮彈震暈了,隨後不幸被攻佔陣地的敵人俘虜了。
但《英雄兒女》的導演和編劇卻給予了蔣慶泉足夠的尊重,可以說王成的英雄之名第一原型就是這個後來命運坎坷的戰士。
為什麼說蔣慶泉是王成英雄之名的第一原型呢?
兩個月後,“向我開炮”的豪言壯語再次被我英雄的抗美援朝戰士喊出。
此人就是王成的另一原型,烈士於樹昌。
簡單瞭解王成背後的原型,你會發現,這是一段有血有肉的歷史。
而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絕不是藝術可以寫就的,它只能由真正的英雄喊出!
而要說到王成原型的命運,除了敬畏,多多少少還會有些唏噓,犧牲了的原型自不必說,第一個喊出“向我開炮”的蔣慶泉後來雖然活著,但活得卻不是很好。
因為他被俘過——
黑句本
從毛主席決定出兵參加朝鮮戰爭的時候,我志願軍300萬部隊先後以輪戰的方式進入朝鮮,在面對美國人的飛機大炮的時候,我志願軍只有步槍,還有喀秋莎火箭炮,蘇聯的二戰裝備。實際上小編有一點很不認同,說道打戰總要突出對方的火力優勢比我們高很多,是不是這樣才能襯托先輩的不易呀。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們知道先輩不易。但是一味地訴苦就有點過了。
在朝鮮戰爭初期,我們因為火力的問題吃了大虧,後來我們引進蘇聯的裝備,基本上和美國人打的也是很艱難了。其中有很多英雄,今天小編要講的是英雄王成。
在一次戰鬥中,王成是話務員,他所在的連隊傷亡慘重,美國人呢逐步逼近,他已經沒有彈藥了,怎麼辦,他拿起電話機給野炮部隊說道,向我開炮。野炮不對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處理,再之後準備發射的時候陣地已經被美國人的炮火覆蓋了。志願軍總部以為王成已經犧牲了,而且把他封為烈士。之後還有專門的電影來記錄他。
但是在美國人的炮擊後,他並沒有犧牲,是被炮火整暈了,醒來之後已經在美國人的戰俘營了。在1953年板門店簽署停戰協定後,雙方交換戰俘,王成的名字出現在名單裡。按照規定是不能報道的,於是他隱姓埋名去一個小山村裡種地。在60年代·的時候他的事情被髮掘出來,於是他被批鬥,等到恢復名譽的時候,已經是80年代後,此時他已經是50歲了,錯過了結婚的年紀。
今天他以賣鞋墊為生,民政局上個月給了他養老金補助,他以後可以減輕點壓力了。
歷史大家
英雄一王成,源自於電影故事片一《英雄兒女》。以藝術人物的形式展示了浴血硝煙中的英雄故事!…
1950、10、19日,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委、鄧華丶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的志願軍司令部,以秘密方式率30萬華夏優秀兒女進入朝鮮戰場。以26萬兵力於10丶25日正式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大規摸反擊。
入朝初期,我軍以落後於敵人武器裝備數倍的狀況下應戰。一、二、三、四、五次戰役確立了朝鮮戰場格局,1951、7月,第五次戰役剛結束,鄧華將軍做為中方代表,走進了美方在開城舉行的“停戰談判”。中國軍隊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勇敢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和戰鬥作風,威震敵膽、傲視對手。
狹路相逢勇者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戰場不講公平。湧現出了千千萬萬個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式的“王成"!…
據不完全統計:志願軍在朝鮮戰爭犧牲17萬餘人的代價,取得了1953、7、27日,板門戰《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的簽字丶生效。中國軍人威名於世界,是靠不怕苦、不怕死的流血犧牲精神換來的,是用千千萬萬個“王成”的犧牲狀舉打出來的。中國軍魂、軍旗迎風飄揚於“上甘嶺”丶“三八線”,是千千萬萬個“王成”、黃繼光丶邱少雲、楊根思的英靈的宣誓、宣言!…
長青一大漠老兵
《英雄兒女》中的英雄王成真人還活著嗎,農村農民工萬歲,確切的說,在一九八0年還活著。
在七十年代左右,基本天天晚上跑幾里地看電影,都是戰鬥片,雷鋒,王傑,邱少雲。黃繼光。楊子榮。看的真是得勁。
英雄兒女是抗美援朝的代表作。劇中的王成也就是戰鬥老英雄蔣慶泉的真實寫照。在一九五0年十月十六日,蔣慶泉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戰場。
蔣慶泉當年只有19歲,是一名話務員,一個排的戰土全部壯烈犧牲。他只有請求後放首長開炮,向無名高地開炮,向我開炮。當時整個戰場炮火連天,蔣老英雄當時休克在戰壕裡,炸起的土全部埋住了這位英雄。這次戰役以失敗告終。
當時講階級鬥爭,被俘虜過的人員,回國後都要進行學習改造。這位英雄是從美國戰俘營交換過來的。當時蔣慶泉的連首長為了保護這名英雄,讓他隱姓埋名住在了深山老林。
也就是在一九八0年,這位連首長找到了這位老英雄,蔣慶泉老英雄的事蹟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農村農民工萬歲
要談銀幕形象王成,他是英雄兒女電影中的烈士銀幕形象,但真實的抗美援朝歷史是這樣的,志願軍烈士陣亡人數達二十多萬,他們都是王成,陣亡犧牲的是烈士,有專用烈士津貼。活著勝利功勳回國是英雄,他們是活著的王成,父親是五三年功勳回國的參加過長津湖戰役和二三四五次戰役,最後勝利凱旋血染地功勳鑄就血與火中鋼鐵般地王成!
血染的功勳
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是一個感動幾代人的抗美援朝英雄,乃至今日他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和插曲"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敵人來了,迎接它的是獵槍!"依舊讓人恩怨分明,熱血沸騰!
王成這一英雄人物是來源於抗美援朝的多個真實戰例,是當年那個時代一代英雄兒女的縮影。如果非要說原型,那當時千千萬萬最可愛的人都是他的原型!例如:楊根思、蔣慶泉、於樹昌……等等。英雄雖已故去,但他們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保家衛國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