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分的《人生一串》:關於燒烤的人間鬆弛指南

偶爾拍紀錄片的美食家陳曉卿說過一句話,地球上不缺的是鋼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間煙火。

而對於王海龍來說,在某些時刻,他感覺自己也捕捉到了這些煙火。比如炎熱的夏天,在酒樓包間裡大家正襟危坐著吃火鍋,那怎麼都不對,得換到馬路牙子上趿拉著拖鞋吃。要是此處正好有穿堂風,那就更妙了,用他的話來說是“這個地方的吃法會跟你想要的心境很搭。”

火鍋還是那個火鍋,妙的是那陣穿堂風。

對吃這件事頗有思考的王海龍正是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總製片人,這個片子最近在B站火了,播出4集之後點擊已經過了一千萬,豆瓣評價直接上了9分。

和此前那些聚焦在精美高端食材的紀錄片不同,《人生一串》瞄準的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形形色色的燒烤攤。第一集開篇就是生猛的涼山小豬肉,老闆小二哥把大塊肉用小米椒、蒜、鹽簡單醃製,半小時後放到架子上一烤,茲拉聲中香氣四溢,西昌人民的夜生活也開場了。

豆瓣9分的《人生一串》:关于烧烤的人间松弛指南

“燒烤是太LOW了還是太接地氣太尋常了?沒有人做,我覺得這個沒有道理的。你硬著頭皮仔細想,確實沒有道理。”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但也分菜系江湖,沒有哪種比燒烤更具有廣泛認同了,但它偏偏沒有被人拍過。王海龍和同事們對吃琢磨再三,發現了這個“燈下黑”的缺口。

前期的案頭準備和踩點共耗費了王海龍等人一年多的時間,團隊順著東北西南和西北東南兩條軸線去尋找可能的目的地,前者是經典食物座標,後者有都市不尋常的味道,除了西藏、青海、臺灣、港澳、江西,他們都去了。

建立燒烤地圖的基本邏輯是避開知名店鋪,專在網絡上打撈那些隱秘的當地人點評,“比如說一堆學生可能會懷念某地學校前面的燒烤攤,或者是一些上班族可能每天晚上加班經常去吃的燒烤攤。”

分集導演張嶽明和一部分同事承接了這些田野調查,任務的難點在於由於燒烤攤的“人跡罕至”,老闆們往往沒有宣傳需求,因此溝通拍攝就成了一個需要耐心和技術的活兒。老闆們大多嗜酒,晝伏夜出,導演們至少得花上三兩天功夫同進同出才能取得信任。

總導演陳英傑在B站的評論區就記錄了自己第一次踩點的經歷:要感謝老婆和兒子,沒有她們,不少燒烤店會把我們當騙子,蹭吃蹭喝那種,真的,很多燒烤攤根本不相信我們,不相信有人拿拍電影設備去拍他們,覺得不可能。

老闆們的質疑不難理解,《人生一串》裡選的拍攝地都是那種市井之地,不是出沒在深夜街頭的流動攤點,就是待拆老城區無名巷子裡的小店,這些地方是都市之中的“隱世”。

在第三集《來點解藥》裡,有一對父子十幾年以來一直操持著無名小攤,攤位不大,但勝在細緻,比如拿蒲扇輕扇沾了水的韭菜,掐著點使嬌嫩的烤韭根兒火候恰到好處。拍攝的夜晚,有隔壁社區的姑娘踏月而來,這的確就是穿著睡衣就能遁入的一個異世界。

豆瓣9分的《人生一串》:关于烧烤的人间松弛指南

“我們沒有想做一個推薦店的節目,如果做成一個生活美食服務類節目就錯了,所以未必是本地第一或者全國第一。只要是當地人覺得還不錯,那其實就已經OK了。”在劇組看來,吃無第一,畢竟最好吃的可能永遠是你家樓下燒烤,最重要是留存那份日常之中的煙火氣。

這種氣質擊中了觀眾,有人點評:致那些食慾色慾交織的夜晚。把酒言歡,肆意江湖,當代風陵渡。

一共6集的紀錄片,在製作順序上也是按照人們點菜的日常來的,肉、素、筋頭巴腦、暗黑系、骨頭,看完《人間一串》彷彿也吃了一桌。這是王海龍的主意。

他不是公司裡唯一一個對吃有思考的人,在提到第五集拍攝的鳳爪、烤排骨、羊蹄的時候,陳英傑將吃這些食物的過程感性地形容為“專注地去啃”和“注意力非常集中”,而在看到食物的殘骸的時候,張嶽明說會有一種“成就感”,那是一種放鬆和釋放。

他們的這些“黑話”也很快被B站的用戶注意到了。比如在描寫羅布羊的烤法時,劇組配的文案是“吃肉的動靜是對羅布羊最好的讚美”,彈幕馬上回應“羊:不需要讚美,謝謝您了”。而在記錄湛江地帶的生蠔時,節目組將“小小貝殼”形容為“男人人生的味道”,彈幕隨之飄過“開車了”。

豆瓣9分的《人生一串》:关于烧烤的人间松弛指南

作為一個向來高互動的社區,B站用戶對某些細節的感知能力驚人。在去年B站走紅的另一部紀錄片《尋找手藝》裡,攝影師小蔣由於有事臨時退出,彈幕馬上發現了“真相”:他就是來治鼻炎的。在這一集裡,《尋找手藝》剛剛拍攝了一箇中醫針灸醫師,她順便治療了小蔣的鼻炎。

對於節目組來說,這也是有意的若干小玩笑,但他們也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動靜。王海龍早些時候就已經意識到國內紀錄片的勢頭漲起來了,但基本上以“舌尖類”和“小清新”為主流,他一直想做出一部有點辨識度和銳氣的東西。選擇燒烤這種國民食物雖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人生一串》還是隱隱有了一些高於現實的情懷。

“很多人對街邊的燒烤越來越沒有機會吃到了,不單是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哪怕是三四五線城市也越來越少了。城區改造、環境治理,市容市貌規劃等等,總之是已經越來越少。”王海龍倒不大想跟情懷扯上關係,他覺得只要能讓人們回味一下往日滋味,這就挺值得拍一拍。

在某種意義上,《人生一串》和出自陳曉卿手筆的“舌尖”有微妙的共性。比如它是一部燒烤紀錄片,但片子裡的邊邊角角都捻了生活的褶子:電動車啟動時發出的人工語音、烤全羊店裡日落時分工人在灑水、小二哥凌晨三點收攤後沒喝完的那杯酒…燒烤可能跟其他食物一樣,本身沒有意義,但是融入生活之後,被人們賦予了市井的熱辣哲學。

這種哲學在早期的“舌尖”裡也一樣存在,雖然後者的出發點似乎更高,從中國的地緣出發,以山川湖海的分野來展現各地的文化基因,但樸素的生活哲學一樣貫穿始終。這種哲學是香格里拉採松茸的單珍卓瑪、綏德騎車賣黃饃饃的陝北大爺和蘭州拉麵的馬師傅們提供的:他們決定了人們的日常吃什麼,而這種日常逐漸印刻成各地人們的口味喜好,最後誕生出食物的文明。

豆瓣9分的《人生一串》:关于烧烤的人间松弛指南

“古人通過‘茹毛飲血’區分自己和蠻族,後來用‘南稻北麥’的分野,仔細一想竟然都是關於食物的。”一位豆瓣用戶在“舌尖1”的頁面裡留下了自己的評論,標題是:以美食的名義,遠離精英。

遠離精英有時候意味著更貼近生活。在關於吃這個私人化的議題上,王海龍跟他的妻子偶爾也有不同的想法,“我老婆經常問我哪好吃,她說的哪好吃和我說的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她說的東西就是食物好吃,有時候我說的好吃,坦白說跟人家拼的話食物沒有那麼好吃,但是整個地方的勁、人和氣氛會很舒服。”

陳曉卿也形容過這種“舒服”,他愛和朋友去薊門裡一個朋友的小店打牙祭,點的是炒螺和脆皮下酒,大碗螺螄粉加豆泡、酸筍和豇豆。聽起來規格不怎麼高,但正是這個老地方使得他流連忘返——

“桌子支在院子裡,旁邊路燈杆上貼滿了租房小廣告,創文的橫幅(海淀也創文哈)打著卷兒,知趣地纏在國槐的枝頭,晾曬衣服的居民不時從身邊穿過……我喜歡在這樣的環境裡吃東西,微風過處,偶爾飄落幾片秋天的葉子,空氣裡瀰漫著酸筍的味道,這是迷人的人間煙火氣息。”

有意思的是,給這種人間煙火帶來加持的恰恰是具有亞文化氣質的B站。這個以聚集了核心二次元用戶聞名的社區,在近兩年成為了各種小眾紀錄片的推手。除了《人間一串》,《我在故宮修文物》、《大國重器》、《五年規劃》、《超級工程》等一系列看似不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紀錄片在B站都有比較好的播放量。2016年12月14日,在廣州舉辦的第四屆“中國紀錄片推動者大會”上,B站獲得“中國十大紀錄片推動者”稱號。2017年,B站在中國國際紀錄片節公佈了紀錄片“尋找計劃”,將為用戶“尋找”更多優秀紀錄片內容,同時為創作者進行全產業鏈的扶持。

社區氛圍和彈幕或許是B站與優秀紀錄片產生化學反應的重要因素。彈幕將原本單向的信息傳遞轉變為雙向,一定程度上擴張了內容的邊界。而B站倡導的“bilibili乾杯”這種分享、陪伴的精神,在穿越次元壁之後,與三次元的煙火氣其實有某種意義上的重疊。

《人生一串》火了之後,王海龍和他的朋友們也開始琢磨著第二季要拍點啥了,雖然還沒有確定主題,但應該還是發掘平常生活中那些被遺忘的主題。播出了4集,片子裡提到的店已經火爆了起來,連暗黑系食物燒烤蠶蛹都多了六桌客人。

“那老闆們有特意表示感謝嗎?”

“沒有,言語上有一些。”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也許彈幕上紛紛刷過的“多謝款待”就是最好的答謝,這一句已經足夠讓他們體會到:有煙火氣的人生就不會孤獨。

豆瓣9分的《人生一串》:关于烧烤的人间松弛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