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種養,農村土雞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

15050593754

問題:生態種養,農村土雞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

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生活健康的今天,農村土雞養殖也迎來了春天,但這個春天並不是繁花似錦,需要有心人的辛苦耕耘才會有好的成績,也有很多人想進入農村土雞養殖行業中,那麼按照人們的慣性思維,養殖土雞肯定是要掌握其養殖技術才可以,今天在這裡和大家說說一個過來人認為那些是土雞養殖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術要點,希望可以共同交流學習。

土雞就是我國各個地方特有的一些地方雞種的統稱,也稱呼柴雞或草雞等,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土雞品種有三黃雞、清遠麻雞、汶上蘆花雞、貴妃雞等,我在2016年養殖的土雞主要就是清遠麻雞和三黃雞,雞均重在3.2-3.5斤之間,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我發現需要具備以下技術。


一是散養場地的選擇

農村土雞養殖主要以散養為主,散養需要給雞群提供好的活動場所,選擇場地時需要選在林地、園地、玉米地、山地等適宜放養的地方,四周需要用網子圍起來,同時需要達到避風向陽、交通便利、地勢平坦且沒有水窪地、植被生長旺盛、夏天有遮陰等條件。

二是簡易雞舍搭建

雞舍的搭建可以根據自己資金情況來進行選材,可以就地取材,也可以使用建材市場購買的可以利用的彩鋼瓦、石棉瓦等材料,雞舍搭建的原則是:安全結實、避風保溫、利於防疫等。


三是雛雞科學管理

雛雞的管理主要在於溫度的控制及飲水、餵食和防疫這幾個部分,對於沒有脫溫處理的雞苗運輸回來後要先喂溫水,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和多維電解質,等所有小雞都喝過水後,再餵食雞料,餵食雞料應該把握少量勤加的原則,剛開始可以將料灑在硬紙板或蛇皮袋子上,供小雞都可以吃到食。育雛室的溫度嚴格管理,注意觀察雞群的反應,如果出現扎堆,說明溫度低,容易壓死。如果雞不停張著嘴,說明溫度過高,注意防脫水,小雞經過育雛一個月左右時間後,開始進行放養訓練。

四是科學合理放養管理

在自然條件下放養需要外界條件達到15度以上,剛開始放養時需要對小雞進行條件反射培訓,可以選擇用哨子聲或其他固定的聲頻來調教小雞,邊發聲音邊在地面撒施雞料,調教10天左右就可以有效果了!在整個放養過程中注意預防天敵,比如小的時候注意防蛇,大點了注意防鷹。


五是科學的雞飼料搭配

雞在小時候,儘管是養殖土雞,最好還是選擇配製好的成品雞飼料來餵養,等餵養兩個月之後,自己按照一定的比例減少成品雞飼料的量,加入麥麩、玉米、松針粉、紅薯稈粉等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進行餵養,同時定期添加青飼料,如果放養場地的青草被吃完了,就需要人工補加。這樣餵養可以保證雞的口感與肉雞不一樣。同時保證乾淨的水源供給雞每天需要飲用的水。


六是疾病的預防

預防疾病需要從按照防疫程序做好防疫開始,這裡對於防疫不再細說,有嚴格的防疫時間表。緊接著需要及時觀察雞群的狀態,哪些一個雞經常獨處的,就是病雞,需要及時隔離,單獨餵養,做好治療,同時觀察雞糞的顏色、形狀,用來判斷雞群是否健康。

七是高超的土雞銷售技術

養殖好的土雞如何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並賣的好價錢是非常關鍵的,這個工作要在開始養殖土雞時就開始運籌帷幄,跑市場瞭解當地市場的銷售情況,因為農村養殖土雞想要賺錢,必須自己零售才行,而且第一次弄,沒有銷售渠道和經驗、客戶積累等是很困難的,在養殖土雞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自己養殖的土雞進行宣傳,充分藉助當下的自媒體平臺或地面廣告等手段,樹立品牌,等到銷售時可以藉助當地的網絡媒體做一些活動,比如抓雞、或者燒叫花雞等活動來帶動銷售。這些都是建立在以養殖土雞作為一種事業發展的基礎上,如果只是想試試水,那我奉勸你,真的別入行了!很辛苦不賺錢,特別是第一年!搞不好還會賠錢!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種養結合生態土雞養殖是一整套系統的生態種養技術,包括了種植技術、生態土雞養殖技術,種養循環技術等,農家營是專門做這方面的,你可以關注我們之前發佈的相關文章瞭解更多。

生態土雞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我只能說要點很多,養殖環節無小事,一個小環節一個小細節做不好都可能給你帶來經濟損失,在農家營養雞訓練營裡,這些技術要點都會結合實踐中經常遇到的情形為你介紹,這裡跟你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很多人一提到養土雞往往直接跳到了養殖環節,其實要做這個事業就要進行場地選擇,什麼樣的場地適合做生態土雞養殖,什麼樣的樹種、樹齡和樹木間距能夠進行林下土雞養殖,如何匹配養殖密度,場地要怎麼規劃建設才合理,這些都是放在養殖環節之前的重要工作,會對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不能忽略。下面來具體到養殖環節談一談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

首先是孵化階段。現在銷售小型孵化器的人很多,一些養殖新手覺得自己孵化省錢就自己買種蛋和機器孵小雞。結果孵化路上的坑全中:種源淨化不到位,雛雞沙門氏菌爆發引起大批死亡;種蛋質量差別大,小型孵化器孵化效果差,弱雛比例大,後期很難養好。簡直是自討苦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緊接著是育雛期。育雛技術是養雞技術裡面較難掌握的,有的新手只知道要生火取暖,連溫溼度表掛在哪些位置都不清楚,如何控制室內溫溼度更是一竅不通。愛學習的養殖戶去書上或者網上搜資料,多數都是針對白羽肉雞的育雛溫溼度表,而且“五花八門”、“千差萬別”,都不清楚用哪個標準,育雛效果可想而知。這個階段一旦溫溼度控制不好,就會引起雛雞卵黃吸收差,均勻度差,嚴重的會導致大批死亡,養雞創業的一把熱情之火硬生生被澆了一盆冷水!

那直接買出殼苗或者脫溫苗怎麼樣?不懂行的養殖戶買雞苗只看價格不重品質,不知道如何辨別優劣。有的廠家的出殼苗不做馬立克或者做的是普通凍幹馬立克;脫溫苗不做防疫,或者防疫程序上偷工減料,使用的疫苗以次充好,甚至存在疫苗選擇不恰當或者接種不當等情況,這些都會造成免疫失敗或者免疫效果差,雞群的體質就不好,不僅後期長勢受影響,疾病不斷,不僅影響雞和雞蛋的賣相和品質,一旦爆發了疫病就會引起大批死雞。曾經有一個農村養殖戶購買的出殼苗沒做馬立克疫苗,結果在成雞階段發病,3天損失8萬多,教訓慘重!

到了育成雞和成雞階段,很多人就不會餵雞了!不至於吧,怎麼可能連如何餵雞都不會?有的養殖戶中雞或大雞階段只飼餵玉米,一段時間過後就會出現輕度的腹瀉、生長速度變緩慢,成雞的肥油會過多,肉質和蛋品都會比較差。而且很多養殖戶長期以來都是直接把玉米粒或者青菜撒在地上,雖然感覺很原生態,但殊不知“病從口入”,隱患巨大!

現在,很多人覺得養土雞難賺錢,其實之所以不賺錢是因為他們犯了一個養殖土雞的大忌——按照傳統的家庭養雞方式來養殖創業!他們的養殖之路註定是一條埋伏著很多定時炸彈的崎嶇小路,問題不斷,既費力氣又傷神還賺不到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養土雞不應該就是這樣養嗎?傳統的家庭養殖土雞模式有幾個特點:養殖數量少、散養密度極低、不用計較成本和養殖效益!但如果土雞養殖作為一個創業項目,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要想有效益必須要有一定的養殖數量,否則人工成本太高,真不如出去打工。數量一旦上去了,同時養幾百只,上千只雞和在農家院子裡養幾隻雞的差別是巨大的,對養殖技術的要求就很高。如果你仍然按照農村傳統的養殖方式來做養殖創業,土雞不但不是高品質,而且會賠錢。

沒有系統的掌握生態養殖技術,用傳統的家庭養殖模式創業養土雞,土雞本身養殖成本極高,必須高價銷售才能賺錢,這樣一來大眾市場就不接受,於是滯銷,越養越虧,最後養殖戶只能賠本甩賣,失敗放棄。

有人說了,我養的土雞成本就在那裡,怎麼降價嘛,難道賠錢賺吆喝?是啊,如果農村養殖戶能做到同樣的售價,你養雞的成本比別人低,利潤就大;同樣的成本,你養出來的雞品相好,可以賣高價,利潤也就大。既能保證口感和品質,又降低了成本,這就要靠科學的養殖技術來實現!

你說技術重不重要?如果系統的掌握了養殖技術,你就可以用較低的成本養出高品質的雞,同樣的品質和口感,你的價格便宜,是不是在市場上就有競爭力!特別是當遇到行情低谷的時候,別人養雞賠錢的時候你可能就是保本的狀態,行情稍微一轉好你就開始盈利了,而這個時候別人都還在賠錢。說到底,抗風險能力高出不少,你不賺錢誰賺錢?創業除了要選對發展趨勢,還要看對手,打敗越多的對手,你勝出的幾率就越大!


瞭解更多種養結合生態土雞養殖技術,關注農家營。圖文為原創,禁止轉載!


農家營

生態種養,農村土雞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現在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特別是在飲食上面,努力向綠色,生態和健康上邁進。而農村生態養殖土雞,則滿足了人們對於肉類食品上的健康要求,成為了一個備受青睞的養殖項目。那麼,飼養土雞需要注意哪些養殖技術呢?



場地的選擇是關鍵

養雞場建設地點的選擇很重要,涉及到土雞養殖成功率高低的問題。雖然土雞適應能力很強,但是不能夠因此忽視對養殖地點在環境上面的要求。

地點選擇不可在山頂,因為山頂夏季陽光暴曬,冬季冷風強勁,都容易導致土雞生病;在山谷也不行,光照不足,沒有紫外線,無法實現對雞舍的自然消毒,汙水難以蒸發,雞群容易感染大腸桿菌。



品種的選擇要注意

既然要養殖土雞,那麼在品種的選擇上不能夠隨便,要靜心挑選。從外表上可以這樣去判斷土雞品種的優劣,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中小體型等等。比如宮廷黃雞、河南固始雞、廣西岑溪三黃雞等等,都是優良的品種。



平時飼養管理幾點注意事項

在平時的土雞飼養管理之中,要學會一點經驗,懂得一點竅門,對於飼養的成功率是很有作用的。

  1. 在土雞群之中放幾隻大公雞,因為公雞能夠起到活躍雞群的作用。
  2. 在土雞的運動場上面撒一些沙子,讓雞食用。因為沙子能夠幫助土雞消化。
  3. 飼料要做好儲存工作,預防發黴。如果飼料發黴要及時處理,切記為了不浪費而拿去餵雞。
  4. 保證充足的水源,經常清洗飲水槽。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如果有說的不周到或者不正確的地方,歡迎評論指出。


終歸農村

對於生態養雞,培養優質土雞來說,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活動場所。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讓雞群可以在日常中經常走動。像京東跑步雞就是對雞的活動有具體的要求,他們要求每隻雞都要走夠10萬步才會收購。京東之所以這樣做,就要要求雞有足夠的運動,這樣才可以保障他的肉質、口感符合土雞的要求。因此要養土雞,你首先得保障你的場地空間夠大,不要過於密集。


二、所餵養的飼料是關鍵。如果你的場地符合養殖土雞的要求了,但你所喂的飼料是添加了各種添加劑的飼料那也等於零。真正的土雞要喂青菜、麥皮等粗飼料。

三、水質要好,夠純淨。由於養殖土雞都是以散養為主,雞群會到處亂跑,為了防止雞群喝不衛生的水,要做好雞群飲用水的準備,最好是有山泉水飲用,這樣養出來的雞就更健康,肉質更鮮美。



四、環境衛生要符合要求,安全防疫要到位。由於場地是在野外,不同於養殖場內大棚餵養,容易清洗消毒。因此,在養殖土雞的時候一定更加要注意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各類病毒入侵。

我是愚人跳農門,希望我的觀點請點贊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