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A爲什麼極少能向CBA輸送合格的人才?

天才小凡

CBA的選秀實從2015年開始的在每年的7、8月份進行,參選要求是:須未參加過CBA聯賽,且年滿18週歲。境內就讀的大學生,須參加過CUBA或大超聯賽。就讀國(境)外大學的中國籍學生須參加過就讀所在地高水平大學籃球聯賽。港、澳、檯球員須參加過所在地區最高水平的聯賽。除港澳臺和大學生之外的其他球員,須由CBA俱樂部出具推薦函。當然了,主要的參選人員還是大學生居多,不過我們也都知道,第一屆CBA選秀搞得風風火火,實情確是僅僅握有狀元籤的重慶翱龍籃球俱樂部選擇了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方君磊,而其他CBA球隊均選擇放棄此次選秀機會。到了2016年才是好了一些,有8名球員被球隊首輪選,有一名球員被此輪選中分,首輪選中人員如下:

而到了2017年,隨著姚主席的政策逐漸實施,選秀上也收穫了一定的效果,在首輪有8人被選中,次輪有2人被選中,首輪情況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CBA的球隊真正參與到選秀中是越來越多,這對於我們的籃球發展也可以說是一個好事情。但是從以往收穫的成果來看,貌似並不怎麼理想。

就拿CBA的第一個狀元秀郭凱來說吧,在參選時被各種盛讚,但是到了來CBA中我們可以從數據上就看到這位北大的CUBA最出色的中鋒在CBA中為龍獅出戰18場,場均打11分鐘,能得到1.8分、1.5個籃板球,在本賽季廣州證券隊在主場迎戰青島,郭凱在籃下與對方外援對抗時重摔在地,結果造成腰椎橫突骨折,醫生診斷恢復時間至少需要2個月,這意味著郭凱提前11輪報銷賽季。

可以看到的是貴為第一任狀元的郭凱並沒有充分的準備在CBA中競技,畢竟CBA不是CUBA,一個是職業聯賽,一個僅僅是大學生的聯賽,兩個的性質都不一樣,也可以說CBA比賽就是一種工作,而CUBA僅僅是愛好。

在現在的CBA聯盟中球隊更多的是選擇自己的青年隊培訓人才的模式,而不樂意去選擇選秀這條路徑,因為CUBA的球員雖然經受過一定的訓練,但並不系統,也不夠完善,雖然優秀的年輕人不少但是相較那些青年隊直接培養起來的球員來說,無論是經驗上,身體素質上都還有不小的差距。

CUBA與NCAA不同,雖然都是大學生聯賽,但是美國對於球員的培養體系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重視程度與培養的方式就不同,這也是我們與世界間的差距,不過隨著姚主席的上任,我相信我們的籃球選秀也會有步入正規的那一天的,會讓有籃球夢想的年輕人擁有更多的機會。

以上為個人意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Mr孖孖

美國的NCAA給NBA輸送了90%的球員,這讓很多的CBA球迷或者管理者非常羨慕,也希望我們的CUBA能為CBA輸送球員,就像NBA的NCAA一樣。

但是CUBA給CBA輸送人才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CUBA存在先天的不足,不可能像NCAA那樣給NBA輸送無數的人才,靜子從多個方面給您分析一下:

第一個問題:體制不同

CBA屬於體育局,CUBA屬於教育局,這是兩個不同的體系,CBA球隊都有自己的專業隊,也就是職業的梯隊,大部分優秀的球員都進入了梯隊,梯隊屬於體育局,他們註冊在了體育局,就不能代表CUBA參賽,他們參加的是全運會或者體育局系統內的各種比賽。

同樣的道理,CUBA的球員註冊在了教育系統,他們同樣不能代表省隊比賽,包括不能參加全運會的比賽,這兩個系統現在來說並不兼容,而且是互相排斥的關係。本來青年隊的球員在20歲左右的時候很難打上比賽,這時候就應該去打CUBA,但是兩邊都不兼容,最後很多年輕球員沒有比賽可打,荒廢了幾年以後就徹底完了。

第二個問題:CUBA缺乏專業教練

CUBA一直都是籃球老師帶隊比賽,很少聘請專業的教練帶隊,因為學校不可能花那麼多錢聘請專業教練,再說專業教練也很難去學校執教,因為那樣會遠離職業籃球,再想回來就很難了。

現在CUBA也在聘請專業教練,但是總體來說數量和質量都還差得太遠,你看看NCAA的教練,即使放到NBA都不一定差,像“老K”沙舍夫斯基、拉里·布朗等等教練,他們在美國的知名度相當高,他們都能在NCAA和NBA自由切換。

第三個問題:後勤保障不足

CUBA是大學聯賽,和專業的CBA職業聯賽相比,他們的後勤保障也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場地、裝備、伙食等,這些差距可以說是沒有辦法彌補的,實在是差得太多了,況且CUBA的球員主要還是學業重要,打球只是業餘時間做的。

現在很多CUBA的訓練和比賽都是在水泥地面進行的,這樣的場地條件根本就滿足不了球員,而且非常容易受傷,還有就是伙食的問題,球員都是吃食堂的飯,食堂不僅會關門,而且質量達不到啊,只要一上量球員體力就跟不上。

其他問題:國籍問題、培養模式、個人選擇等等。

這些都決定了CUBA成不了NCAA,也不會給CBA輸送優秀的球員,很多外國留學生打得非常好,但是要想進入CBA就必須是外援,那根本就實現不了。

另外CUBA還是教育體制,大部分球員都是教育為主,這也決定了球員進入職業聯賽不是唯一選擇,很多球員都被分流到各個崗位上,職業球員只是他們眾多選擇的一個而已。

想想當年因為CUBA的歸屬問題,教育局和體育局爭執不下,這其實就是CUBA不出人才的根本問題,只要不解決的話,永遠也成不了CBA的人才庫,什麼時候能夠打破體制,CUBA什麼時候才會有出頭之日!現在大體協和大籃協之爭早已見分曉,但是隻是這個權奪了那個權而已!

大家好,我是靜子,請關注我:靜子體育。靜子為您推送體育圈最新爆料、內幕及新聞,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謝謝你,麼麼噠。


靜子體育

CUBA無法向CBA輸送合格的人才,根源還是因為這兩大聯賽的人才上行通道不一樣,而且暫時沒有打通。

CUBA的是隸屬於教育體系,球員來自於小院,而CBA則是根植於地方體育局的青訓體系。這兩套體系是完全不同,而且無法相通的。

目前中國籃球的人才絕大多數都是由地方的青訓體系提前收割,也就是說一旦有出色的籃球苗子,各支球隊的地方青訓隊就會提前簽下這些球員,他們未來的軌跡就是通過青訓然後上職業隊,參加CBA聯賽,成為職業球員,年入百萬甚至千萬,這種誘惑遠比上學來的大。

每一支球隊都有各自的球探,每一年他們都會全國各地去選拔人才,經過他們的一輪收割之後,基本上有天賦的球員都被青訓收入囊中,CUBA選拔的球員基本都是經過篩選過的,二流甚至三流的苗子,很少有漏網的好球員。

另外,青訓和CUBA大學籃球訓練強度和專業水平是差距很大的,CUBA還要兼顧學業,訓練和比賽並不是他們的全部,而且大學裡的訓練設備和教練員人才也並非國內頂級。青訓體系下的球員,基本上就是圍繞著訓練和比賽進行,無論是從設備還是教練水平, 都是更專業和更系統。

源頭上和成長過程中,都是俱樂部青訓體系更強,在這種選材和訓練模式下就註定了CUBA很難再出來好球員,偶爾會有類似曾令旭或者韓德君這樣大器晚成的球員。

未來CBA改革就是要打破兩者之間的藩籬,讓體教結合,請俱樂部的青訓體系和大學的CUBA模式互相取長補短,向NCAA模式學習。這種改革的好處是球員的文化素質水平提高,這對於他們未來成長大有裨益,即使是未來打不了CBA,他們也可以更多的謀生出路。

但是這種改革也非一日之功,這是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其中難度非常大,何時能夠實現,很難有具體的時間表。


跳球

因為CUBA本身跟CBA絕大多數的球員選拔就是兩個系統,從大環境來說就有先天的劣勢。

咱們首先要搞明白一個問題,CBA的很多職業球員,都來自於地方體育局的培養。比如,有一個比較好的體育苗子,他會在比較小的年紀就被當地體校或青年隊吸納,開始進行專業的培養,在這個階段中這些小球員是將運動作為主業來做,名額註冊在體育局名下。

而CUBA呢?這些球員都來自於高校,他們跟我們一樣,都要經過學業測試,只不過很多人可能在高考之外要進行體育加試,就是咱們常說的體育生,他們平常跟我們一起上學,只在課餘時間進行體育活動,這樣一比,訓練的時間和專業程度就相差不少了。至少在14,15的年紀,青年隊的球員們已經開始各式各樣的集訓,比賽,而普通的體育生至少還是要上課的。

等球員再長一些,體制內的球員們就開始代表省市打比賽甚至進入俱樂部的梯隊進行培養了,再看大學球員呢?經過考試進入高校,每天的生活就相對豐富了,訓練強度也就慢慢下來了。一旦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競技水平將在短時間內呈現斷崖式的下滑。

CBA的選秀也開展了不少年,事實上並非俱樂部圈地自萌,不招收高校的學生,不過是因為CUBA的球員實力上確實要差一些,俱樂部還是要成績要收益的,自然就很少有大學球員進入CBA了。


體育最前線

中國教育的體制問題,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以及目前教育的大趨勢下,體育的發展,尤其是基層體育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舉個例子,你小學打球很有天賦,但是同時你的學習還不錯,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父母、老師以及你周圍的環境,絕對是優先抓你的學習,這是因為目前中國籃球的基層發展和職業發展出現了脫軌,從小打球打得好,並不意味著你能以此謀生,這個觀念以及現實也正是CUBA與CBA脫軌的根本原因。

美國的籃球發展已經相當完善,幾乎從小學開始,他們已經開始了系統的籃球訓練以及相當正規且專業的籃球聯賽,並且在這些聯賽中表現優異,是可以拿到獎學金甚至是一些好的學校的保送資格,在這樣一種趨勢下,他們的興趣並不會受到壓制,反而會在持續的正向激勵機制下,越發堅定自己選擇的道路。

CUAB無法向CBA輸送人才的根本原因還是,球員水平不夠,不同於各個球隊自己從小挖掘培養的籃球人才,這些大學球員的未來很多是不和籃球綁在一起的,這只是他們進入大學的一個跳板。所以,無論是從自律性,努力程度,還是後天身體素質訓練來講,他們都還是非常懈怠的。


籃中世界

從直接原因看,就是cuba球員水平距離cba差距很大,cuba幾年出一個的巨星,到cba能打成韓德君,曾令旭,劉子秋,解立彬這樣的,就算很不錯了,絕大多數不具備cba的實力。作為球隊與其從高校淘寶,還不如從自己梯隊選拔,而自己的梯隊往往都是十幾歲就開始培養了。

如果看本質原因,那就是中美國情差異大,幾十年來的美國是不需要刻意培養運動員去爭奧運金牌從而標榜自己存在感的,而中國不行,體育是國家的文化名片,是軟實力競爭的關鍵領域,必須集中很大努力,執行奧運戰略,才能在奧運會世錦賽亞錦賽上多拿獎牌,體現大國地位。由此,美國沒有一個類似中國體育總局這樣的機構管全國的體育,商業化的各類體育聯盟之外,非職業體育中,大學是體育的重要載體,ncaa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他如游泳,體操,射擊,田徑等等,很多也都是大學負責培養,總之,體育被視為教育的一部分。而中國是體育在某種程度上獨立於教育,好的苗子早早的進去了體育總局這個體系,就跟教育部這個體系分離了,純粹教育部體系出來的運動員,想跟一直練體育的那些比,一般來說是很吃虧的。


昂科雷64886029

這麼說吧,體育運動包括籃球在內,在中國很多家長的眼裡,只能是升學加分用的特長、愛好、興趣,但唯獨不能拿來當職業。

就拿很多家庭來說,孩子在中學階段,學習以外可以讓孩子拼命去上特長班兒,練長跑、練短跑、練鉛球什麼,而且還是非常鼓勵的。

每每都會對孩子說要努力加油練,要上心,等考上大學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大部分家庭都希望孩子大學畢業後能夠成為公務員、科學家、白領什麼的,只要能待在辦公室裡,不用風吹日曬的,就算收入沒職業運動員高,也沒什麼。

體育本身並沒有錯,而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官本位思想還是太過嚴重。

這與價值觀有關,與體育項目無關。


木中心

這很正常啊!CUBA是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它的選拔機制限制了它的發展。每個大學每年只有5個名額。測試上的只有個別的是二本線的百分之六十五。剩下的都要考過二本線!誰敢保證說在體育測試我能拿第一。所以他們在高中時除了訓練比賽外還要拚命的學習。到了大學他們跟其他學生一樣不及格也掛科。哪有時間練球?再說有的大學的體育館是綜合館想練也沒地方練啊!!


St92218

首先,中國球員天賦不夠,非要從小進入體校專業訓練才能達到國內高水準。其他通過讀大學進入cuba才開始系統訓練的球員,從身體素質到技術水準照體校的差很多,只有個別靈光一點的能打入cba…再一個籃球文化也不行…


夜幕下的意淫者

這個要慢慢來,畢竟中國培養體育人才的模式不一樣,有天賦的年輕人主要還是在職業隊梯隊裡邊,上大學的大多是職業隊淘汰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好的一面,現在很多大學實力在增強,整個大學聯賽水平在提高,等大學聯賽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家長就更願意將天賦不錯的孩子放到大學打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