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有故事《引狼入室》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歡迎關注我(每一天都有故事),每天都有更新哦!

每一天都有故事《引狼入室》

話說1999年春天的一個夜晚,哈爾濱市道里區友誼路江橋衚衕6號的居民們在熟睡中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這聲音那叫一個陰森,那叫一個恐怖,居民們再也無法入睡,平靜的小區不寧靜了。

驚慌的居民第二天早晨走出家門時發現,自己的樓下竟然出現了十來只狼,這些狼被關在籠子裡,原來,昨夜的號叫是這些狼發出來的。

您聽聽,多恐怖,有一個詞兒叫“鬼哭狼嚎”,這“鬼哭”咱沒有聽過;今兒,這狼嚎可聽見了,半夜三更聽到這種聲音,誰不害怕呀,再說,狼的故事,咱從小就知道,什麼東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狼來了,狼外婆,披著羊皮的狼。這狼可是吃人的,多兇殘、多生猛。小區裡出現這麼多狼,誰不害怕呀?那麼到底是什麼人把這些狼放到小區裡來的呢?

把狼帶到小區來的人,他叫李軍,哈爾濱金河旅遊公園實業公司董事長,他從小到大就住在這個小區裡。

看見狼,小孩們都爭先恐後的,他們不害怕,都過來要看。大人卻指責聲一片,李軍當時蒙了,老鄰舊居的,擾民嗎這不是?

尋 狼

能不擾民嗎?您想想,您家門口放這麼多狼,說不準什麼時候狼把籠子撞開,能不嚇人嗎?那李軍為什麼要把狼帶回家裡來呢?這事情還要從1996年說起,那時正在做中俄貿易的李軍和一個俄羅斯朋友有一次去打獵。

當時他們走著走著尋找獵物的時候,突然竄出一匹狼,李軍正想開槍,旁邊那個俄國人捅了他一下不讓開槍。

李軍當時為狼的那種眼神所感染了,覺得那個眼神裡透露出說不清楚的感覺,很漂亮,而且還滲透著一種威嚴。

李軍端著槍與狼僵持著,那狼又堅持一會兒,最後很無奈地走了。李軍很納悶,狼看著人怎麼不躲呢?

疑惑的李軍帶著好奇追隨上去,看著眼前的情景,他的內心受到了震撼。

原來那隻狼旁邊有一個狼洞,狼洞裡還有幾隻小狼崽。他們都知道,這隻大狼肯定沒走遠,而且就在附近。這狼長輩對下一輩的保護,非常深情。

很多人從小到大關於狼的印象一直是兇殘、猙獰的,什麼“白眼狼”“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狽為奸”“披著養皮的狼”,等等,幾乎所有難聽的詞兒都能和狼沾上邊兒。這次打獵的經歷讓李軍對狼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他體驗到了狼的舐犢情深,看到了狼還有溫情的一面,在隨後的幾年裡,他閱讀了大量有關狼的資料,逐漸對狼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這樣一來李軍就想將來要能養一隻狼就好了,自己茶餘飯後能跟狼一起戲耍。

為了找到自己心儀的狼,李軍於1999年春天來到了內蒙古草原。他在牧人指點下尋找著狼的蹤跡。可是,三天過去了,他沒有找到狼的影子。

原來草原上應該說是狼群很多的地方,現在竟然沒了。他非常不理解,為什麼人們把狼都趕盡殺絕呢,這麼好的動物怎麼都沒了。他很懊悔,覺得挺堵的。

滿懷希望千里迢迢來找狼,沒想到頭來卻是一場空,什麼原因啊?就是有些人為了經濟利益大量地捕殺狼群,殊不知,狼在生物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愛爾蘭的作家阿奎利斯·愛克斯在《豺狼的微笑一狼的智慧》這本書中曾這樣寫到:“狼,是陸地上生物最高的食物鏈終結者之一。由於有狼的存在,其他野生動物才得以淘汰老、弱、病、殘的不良族群;也因為有狼的威脅存在,其他野生動物才被迫進化得更優秀,以免被狼淘汰,所以狼使生態處於一種平衡狀態。沒有狼的存在,生態上將出現良莠不齊、傳染病叢生的局面,不利於生命穩定、健康地平衡發展”。李軍長途跋涉沒有找到狼,正當他帶著遺憾準備返回哈爾濱的時候,在一個酒館裡

偶而聽到附近有一個獵人抓到了幾隻狼,這讓他興奮不已,急忙跑到那個獵人的家裡。

李軍到了獵人家一看,大概有一個一米半左右長的長方形鐵籠子,裝著幾隻狼,獵人把狼的四肢和脖子用鐵鏈子拴著,它們蹲不能蹲下,站不能站下,看著非常難受。

看著籠子裡的狼,李軍心痛不已,他決定說服獵人,把狼帶走。看著李軍是個有錢的主,獵人就故意把狼價抬得很高,宰了李軍一把。可李軍喜歡狼,也就認了。

買到狼的李軍趕緊包了一輛卡車,什麼都沒想,就馬不停蹄地趕緊往哈爾濱走,晝夜兼程,跟司機說錢多點無所謂,你往哈爾濱開就行了。

這狼是找到了,也運回來了,當時李軍可興奮壞了。可狼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小區寧靜的生活,恐怖和不滿籠罩在小區人們的頭上,不僅鄰居的指責聲不絕於耳,就連自己家裡人都反對李軍把狼放在樓下。

狼是會吃人的也是會傷人的,如果你要拉回來牛羊或者狗什麼動物也行啊,怎麼能拉回來狼呢,狼多可怕,而且鄰居來找,連派出所都驚動了,讓他趕緊想辦法把狼弄走。

帶著對狼的一片深情,長途跋涉日夜兼程地把狼運回來,李軍萬萬沒想到回到家裡家人和鄰居卻容不下他們印象中兇殘的狼。一瓢冷水潑在他頭上。

萬般無奈之下,李軍不得不做出一個決定——搬家!不過不是自己搬家,是給狼搬家。

養 狼

在街坊鄰居的反對聲中,李軍把自己的寶貝狼搬到距離機場2.5公里處的一個倒閉的磚廠。遠離市區,狼的號叫再也影響不到別人。李軍終於實現了自己多年養狼的夢想。他請來了專門的飼養員,在飼養員的細心地照料之下狼園裡的狼繁殖很快,不久就達到了30多隻。可是,2000年的一天傍晚,狼園出事了。

是狼出來傷人了嗎?比那更讓人難以置信,是狼跟狼鬧起來了,整個狼園裡的狼群相互殘殺,像瘋了一樣,一夜之間競咬死了12只狼。

看著死去的狼,李軍非常痛心,說話都是哆嗦的,跟紮了他的心一樣。

這場狼與狼之間的互相殘殺當初真是慘不忍睹啊!如今狼園裡看見的剩下3條腿的,尾巴沒的,都是那時相互殘殺造成的。可話又說回來了,這群狼之間為什麼會互相殘殺呢?

李軍和飼養狼的員工都整不明白這件事,請來專家分析狼互相殘殺的原因。專家經調查檢驗發現,原來是食物出現了問題。

原來李軍他們喂狼的肉都是周邊屠宰點或一些農民自家宰殺的牛送來的,是個別牛誤吃了滅鼠藥死了,可他們不捨得把肉丟掉,就把死牛肉送到狼園了,狼吃了這種牛肉,才出現中毒現象。

據專家說這種滅鼠藥主要成分是鋅,毒性特別大,鋅屬於藥三輩,就是說,牛如果被藥死了,狼吃了它的肉也會中毒,如再有其他的動物吃了狼肉,同樣也會中毒。

通過這件事他們有了深刻的教訓,對喂狼的肉選擇更謹慎了。這次事件之後,李軍對狼的照顧更加無微不至,每天都會來狼園看一看,有時候,在籠子前一坐就是半天,在和狼的朝夕相處之中,他和狼的感情越來越深。小狼出生的時候,李軍想到大狼哺乳期需要營養,就特別照顧一下狼媽媽,還有狼爸爸,每天增加兩斤肉。可是讓他不解的是,他肉給得越來越多,而大狼卻越來越瘦。

後來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小狼一張嘴,大狼就把吃進胃裡的食物往外反吐出來喂進小狼的嘴裡。一幫小狼,一會兒這隻張嘴,一會兒那隻張嘴,不僅是母狼,還有公狼,都會把吃進胃裡的食物往外吐到小狼的嘴裡。一天吃點東西全喂小狼了,能不瘦嗎?看到狼這樣舐犢情深,李軍非常感動。

沒想到人們印象中兇殘無比的狼對子女的愛竟然是如此無私。這使上有老母下有女兒的李軍受到強烈的震撼,狼且如此,何況人呢!他為自己以前因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同母親的交流而慚愧,他決定今後即使工作再忙,每週一定要帶領全家人陪自己的母親一天,讓母親多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受李軍的影響,女兒也經常來狼園,對狼也非常喜愛。從狼的身上也看到了上一輩哺育下一代的艱辛,潛移默化中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她不僅學習優秀,對父母也十分孝順,一家人相處得非常溫馨、和睦。從某種意義上說,狼品也塑造著人品。

打造狼文化

在和狼的朝夕相處中,李軍發現了狼身上更多的美好品質,並上升為一種文化意識。

狼的個頭不大,可它們卻能捕捉住比它大幾倍甚至更大動物。靠的是什麼,是它們所具備的良好團隊合作精神。

比如,狼在圍攻牛群時,它們先要觀察這個牛群當中哪個是最弱的,就把哪個定為它們的目標。目標一旦確定了,狼群就分工合作,該攆的就攆,該堵的就堵,該咬的就咬,最後獲得的勝利果實歸整個狼群所有,絕對沒有自我。有了這樣精誠的團隊合作精神,還有什麼不能戰勝。

狼的這種團隊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李軍,李軍除了養狼之外,還承包了狼園附近的一個旅遊度假村,風光十分優美。公司的員工們也經常光臨狼園,深受狼的團隊精神的感染。

這時的李軍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養狼了,而是通過養狼,打造出了“狼文化”,並把這種文化提煉成一種企業精神,轉化成企業員工的一種自覺的行動。如今李軍公司的員工已經能把集體精神和團隊精神化作一種自覺的行動,使企業的戰鬥力和協作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李軍說:“一個企業要有狼的團隊精神,那肯定是戰無不勝的。”

李軍養狼本來是作為自己的愛好,如今卻發現了狼身上更多的品質,更深層地感受到了狼文化,的確是受益非淺啊!但是,儘管李軍和家人乃至公司從狼身上受益很多,但是,隨著狼園裡狼的數量越來越多,家人卻反對他繼續養狼了!

狼是肉食動物,並且肉食量很大。每隻狼一天都要吃上三四斤牛肉,每天的花費要幾十元錢,四十隻狼每天就是八九百元,每年不說別的光是飼養這一項,就要花費幾十萬元。

一年好幾十萬元,這可是光出不進的買賣呀,他原來在邊貿做生意,那點錢全投入在這裡邊了。

狼不但要吃宰割的牛肉,因要保持狼的野性,還得再買兔子活雞、活鴨子往裡邊放,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除此外還有飼養員、獸醫的工資等等。多富裕的家庭也承受不了這麼多狼的折騰啊!妻子急了就和他爭吵。

面對家人不理解,李軍養狼的想法沒有動搖,因為他有著一個更大的打算。他要在度假村的旁邊建立一個東北最大的狼園,將來把狼放在原始的叢林環境之中,成為度假村吸引遊客觀光的一個大賣點,他不僅從狼的身上看到了文化,同時也看到了一個大大的商機。

李軍聲稱:“要打造咱們國家一流的狼園,乃至世界一流的狼園,把狼的這種品質,狼的這種團隊精神,狼的這種文化,用狼園體現出來。他準備採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讓人們在房間裡可以看見狼在狼窩裡的交配、哺乳、喂小狼等人們平時難以見到的狼的生存狀態,從而提升狼的內在價值。”

應該說狼也是一種文化,旅遊產業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產業,現在的人們對整個觀光旅遊已經不是很有興趣了,願意到文化底蘊很深的地方去看一看,而且李軍通過狼挖掘出的一種文化,無論對孩子和大人都會有一定的啟示的。

長期以來,狼一直被人們作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是兇殘和猙獰的代名詞,殊不知,狼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環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人類社會的啟發和借鑑意義也非同一般。作為養狼人,李軍不惜犧牲自己多年的積蓄,投身養狼,和狼朝夕相處,對狼身上的這些品質認識得更深,如今,狼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實,狼也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能遺忘的一部分,因為,自然界中有了狼,自然就會更加和諧,社會中有了狼文化,有了狼的精神,社會也就更加有序,更加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