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心中的記憶——甘南遊記


汽車一路前行,中午11.30分來到我心中嚮往已久的聖地拉卜楞寺,這也是我們此行的第一站。拉卜楞寺拉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最高佛教學學府之一,被譽為“世界佛學院”,在這裡學習的僧侶眾多,所以當我們走在拉卜楞寺的街道上不時就能遇到喇嘛,小喇嘛嬉笑打罵,仍是孩子般天真爛漫。此外,這裡還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全長七華里,同樣擁有世界上最虔誠的信徒,他們日復一日在此轉經重複心中的信仰之路。

我2013年第一次來拉卜楞寺的時候,拉卜楞寺很少見高樓,也沒有圍牆,而且民俗式平房居多,現在的拉卜楞寺街兩邊全是高樓,寺院也圍起來了,開始售票,票價很低40元一張。1.30分上班才放行進,一進大門便是轉經長廊,因中午轉經的人不太多,我們一行人,便各自找素材,抓拍了起來。

我沿民房邊走邊拍,當我走到轉經長廊時捌角時,看見一對藏族老婦人,身上穿著厚重的衣服,手上帶著木板,一步一磕頭,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為了尊重他們的信仰,我只能遠遠拍攝。他們雖不在漫漫長路,雪花飛舞天氣中,我也深深為他們的虔誠所振憾。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沒有在夏河多呆上些時間就直奔郎木寺了,帶隊小林老師說今天拍攝重頭戲在郎木寺辯經和日出,所以我們大家都信心滿滿的期待著早些時候到達這個外國遊客比中國遊客更多的甘南小鎮“郎木寺”。因為它還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中國小瑞士”。 郎木寺座落於大山環抱之中,風景秀麗,宛如待嫁閨中的美少女。二個小時之後我們到達了這裡,在大門口購票時才得知今天是星期日,沒有辯經活動,明天早上有。

雖然沒有如願以償,第一次來到這裡,大家還是高興不得了要進去拍攝,順著山坡往裡走,民房多了起來,喇嘛三三兩兩行走在街上,小喇嘛也很多,剛才還晴朗的天,一會飄灑起雨了,下了不多一會又晴了,真象人們說的那樣這裡一天要經歷四季,我站在山坡上向下望去,這裡除了寺廟金碧輝煌外,民居房原始的多一些,我站的這裡屬於四川寺,對面就是甘肅寺了,一條街左右便是兩個省了,真是很奇妙。

郎木寺還許多獨有特色的地方,天葬臺、大峽谷、紅石崖,這些都不是我們主要拍攝景色,吃過晚飯大家為明天早上拍攝作著準備,沒有事就早早休息,儲備精力,必競在海拔3500米處,本來要5.30分起床拍日出的,半夜林老師發來信息取消,說外面下起了大雪。


唉,看來一切計劃都要重新修改了,天矇矇亮,外面還在下著大雪,看來今天的廣場辯經也沒有戲了,吃完早點,因為大雪我們也推遲了向下一站開進時間,大家索性去甘肅寺辯經場去看一看,一路上,遊人不多,我們向山上爬去,再大風雪也沒能擋住轉經人的腳步,很多藏民早以開始轉經,一個個匆匆腳步轉動著經筒,頌誦著心中的信仰。喇嘛們也早課了,從房屋裡傳出的誦經聲,伴著漫天飄舞的雪花,遠跳半山腰的寺廟別有一番風味。

我想可能是天意讓我們在這裡留下點記憶吧,不一會喇嘛早課完從屋出來,來到殿外,又開始誦讀經文,這也我第一次見到的場面,他們作完早課冒雪走回,便成了一道風景,深紅色的僧袍,天空飄著雪花,半山坡的寺廟,完美的一幅圖案。也許是上天因我們沒有拍到日出和辯經對我們的眷顧吧,這時只聽快門咔嚓、咔嚓聲,沒有任何聲響.......

中午顧不上休息,乘車趕往下一站扎尕那,因路不好走,需要走近五個小時間車程。在趕往迭部縣的一路上,草地也青秀了許多,樹林一片片蒼松翠柏,牛羊在山坡上悠閒著吃草。從迭部縣北上,有一條益哇河奔湧而出,沿河行車一小時,一處美景會突然跌入你的眼中,這就是扎尕那自然保護區,扎尕那藏語是石頭箱子。


但見,一叢叢高大聳立的山峰,圍抱一片窪地,窪地點綴著幾處仙境般的村落,村落依山坡而建,錯落有致,房簷在夕陽下泛著耀眼的白光,成片的青顆苗在太陽下鬱鬱蔥蔥,小河上一架架水磨旋轉著時光,蒼鷹翱翔,山腳下清流潺潺,松柏滿山,漫步在寧靜的在鄉村田野裡,你彷彿到仙境一般。

到旅店安排好,有的人要去景點,林老師不顧勞累,帶著他們去觀景拍攝去了,我在半路下車在田野中對美麗的村莊狂按一氣快門。藏民家旅店很乾淨,被褥也是新的,也有衛生間,這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晚上林老師發來信息,明天早5.30分起床,拍日出,要用到nd鏡,漸變鏡。這二天終於要用鏡片實戰,這讓我心裡一度緊張。

好在第二天我們起床後林老師問了店主人,在那裡拍攝最佳,他帶領我們向拍攝點走去,一條路上分成四個點,林老師在這四個點人群中往來跑,指導大家拍攝,幾次跑上跑下他已累的已是滿頭大汗,但他還是有求必應,熱心為大家服務著。


因為雲層太厚,太陽沒有出來,出來一團一團雲霧,太陽的散光照射在寺廟和村莊上,象仙鏡一般,大家又是一氣狂掃,直到太陽高升,這才罷手,每個人都帶著收穫的喜悅往回走......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若爾蓋縣唐克鄉,距紅原縣城78公里,地處草原腹心地帶,曲折河水分割出無數河洲。這裡是四川省最大的草原,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曾多次通過這裡,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革命遺址.你可以靜坐在母親河邊用心傾聽她對歷史的訴說,領略“落霞與孤鴻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我們一路緊趕下午3點多到飯店後稍作休息,拿上相機上車就急不可待的要去目睹黃河九曲第一灣的真容,黃河九曲十八彎全部修了木棧道。要是上到最高點還是需要點體力的。在棧道的另一側有自動扶梯。我們上了自動扶梯,可能是淡季的原因吧。人不多,天氣也不作美,灰濛濛的天,還有厚厚的雲層,我心想今天想拍畢業照是困難重重了,到了最高處,行動快的人,早都把拍攝點擠滿。


林老師說半山腰還有一個最佳拍攝點,他的作品就是在那拍的,他指導這幫人拍攝要領後,並告訴了大家半山腰的拍攝點,叫了我們幾個就朝那個地方走了,到了地方,林老師又指導我們上nd鏡,減光鏡,並給我們詳解使用方法,其實這才我第一次用上減光鏡,說實話這幾天老天都沒有給我們機會使用濾鏡拍攝。老天不作美,雲越來越厚,到了晚7點,大家只好收拾設備下山,我只拍了些到此一遊的紀念照.......

一早8點,我們又準時出發去瓦切塔林,瓦切經幡群位於四川省紅原縣瓦切鄉,北距黃河第一灣60公里,南距紅原縣城40公里,往東150公里可去松潘縣的川主寺。瓦切塔林藏語意為"大帳篷",這裡有紀念第十世班禪大師頌經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圍是一片連綿的經幡,甚為壯觀,在經幡群旁邊還有一片白塔和轉經筒,藏胞在此轉塔、轉經。

下午3點多我們入住酒店後,5點多林老師給大家授課怎樣拍攝銀河、用nd鏡,減光鏡,拍風光要領,這一節課說實在的,我還是很受教的,以前我對鏡片認識不深,也不知道怎樣使用才好,有了這次初步的理論認識,在以後的時日中慢慢的探討和體會,


第二天一早我們又是早早出發趕往"蓮寶葉則"。本來要去年寶玉則,景點因遊人損害過度已關閉。蓮寶葉則"的漢語意思為尊嚴的玉石之峰,蓮寶葉則是雄偉的奇峰異石的世界和藝術聖殿,這裡山勢雄奇峻偉,充滿陽剛之氣;山體規模宏大,綿延不絕,位於四川省的阿壩縣和青海省久治縣、班瑪縣之間,此處海拔在4200米。

我們走在高低彎曲木棧道上,沿途峰巒奇特,峰谷、山溪、異石吸引物眾多,變幻豐富。我們一邊拍照,一邊領略無限風光,雖然雲朵越來越厚,但是大家也沒有放在心,一心只往湖邊走,走了大約近一小時,轉過山角的一個埡口,前面豁然開朗,呈現眼前是一片小湖,小湖緊緊湖依偎在雪峰之下,異石之中。大家正全神貫注拍著,一對藏族新人來拍婚照,我也蹭拍了幾張,有一個鏡頭我十分喜歡,新人面朝雪山雙手合十,在祈禱著幸福安康。

下山後我們住在酒店,林老師倡議,明天下午到蘭州就要分手了,晚餐我們大家AA聚一聚如何,大家一致鼓掌通過,在餐館我利用上菜時間,起身想買點藥吃,林老師見我站起,問我邢老師作什麼去,我不好意思說,他站起身來,隨我出來,我說我想買治嗓子疼的藥,他陪我到一個小街口買了一點藥。回來後座下後,大家邊吃邊談,興致很高,大家說了很多感概的話,感謝林老師幾天來周到細緻熱心的指導服務。


林老師分別給大家敬了酒,同時和另外兩位老師喝了幾杯酒,我怕有高反,不敢喝酒。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印象深刻的人,這些印象深刻的人都是因為他們所做的事,令我們不能忘卻。林老師就是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個人,他真誠熱情、振奮豁達的心境、情緒穩定而平衡,友善、誠實、淳樸、不急不燥。

最後一個高原之夜,睡的還算踏實,早晨起來,開始了久違了的返程之旅,汽車在高速路上行駛著,不知什麼時候,雨滴敲打車窗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噢,外面下起雨了,車子快到合作市了,這也就到了此次攝影旅程的最後一個景點“米拉日巴佛閣”

這座佛閣為安多藏傳佛教名剎之一,建築氣勢雄宏,金碧輝煌。進佛閣要脫鞋的,我光腳上到最高處,下來和大家一起在雨中拍照,大殿外藏民有的轉經有的進殿祈福......大殿中不時有香霧瀰漫升起,心中頓生聖地之感。

下午4點多到了蘭減賓館,大家互祝返程順利,訴說著幾天來的友情與緣份,在戀戀不捨中大家各自奔向了車站、機場。我和烏海還有來自山東來的兩朋友在車站飯館吃飯聊天后相互分手。

八天的旅行拍攝我們途經了,寧夏、甘肅、四川、青海,行程二千多公里。幾天來的勞累,回到賓館的我呼呼大睡,只到晚上9.50分手機響起,那頭傳來朋友的關心,你上火車沒,我一看時間,還有半小時火車就開了,我忙退房,快奔火車站,到了車站已開始檢票,我登上西安到銀川的火車,剛剛坐穩,火車就啟動了,車窗外一片黑幕,沒有什麼可欣賞的,趕快閉上眼晴吧。

剛剛閉上眼晴,眼前便出現了草原,藍天,清清的河水,還有那冷冽的空氣,慢慢的回憶吧,回憶那一處處的美景,一次次的驚喜和一幕幕新奇。甘南,我要把你的美景,用濾鏡過濾把你變的更美,把你的純淨和魅力永久儲存在我的記憶中。作者:邢海增,內蒙古攝影家協會會員,現任烏海市海南區攝影協會副秘書長,2009年接觸攝影,工作之餘喜歡人文、風光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