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老照片


撫順站及站前廣場

偽撫順市公署 解放後原新撫區政府 偽撫順市公署市長一直由日本人擔任,中國人擔任副市長,充當傀儡。先後擔任偽撫順市公署市長有增田增太郎、鯉沼兵士郎、後藤英男、澤田真,副市長有郭寶森、徐漸九、胡承祿、周鑄鑫。

永安橋

撫順郵政局

原撫順東七條通尋常小學現撫順50中學 今站前街東七路

基督教堂 撫順菸草公司 團市委南面現以拆除

葛布橋

龍風礦豎井,俗稱“大架子”,位於撫順市東洲區龍鳳路東段,原龍鳳礦機關辦公樓北,西距撫順市中心10公里,是原撫順礦務局的主要採煤設備。豎井樓建造於20世紀30年代,樓高63.1米,整個建築呈“T”形,採用型鋼建造,紅磚砌壁,外塗黃綠色油漆。豎井樓內鐵製井架上安裝捲揚機,豎井深670米,是當時撫順市標誌性建築。

老君廟是“歡樂園”裡的中心建築,舉目可見。它位於“歡樂園”的正北方向,在當年聚樂舞臺的對過兒。據載是日本滿鐵撫順炭礦當局投資及佛教界人士贊助,於1924年前後在原有的一座破廟的基礎上重新翻蓋擴建而成的。


撫順千金寨舊街

撫順探礦所碳廠

古城子探碳所外景

撫順七條通高等女學校 1905年,日本侵入撫順,湧入千金寨的日本人急劇增加。這年,在千金寨西部千台山北側,強徵民田1000餘畝,作為“市街建設用地”,開始修路、建房。一個異國街市:“日人街”,日本人稱之為“新市街”在撫順出現了。“日人街”以千金寨火車站為中心,南寬北窄。東西向修建了7條馬路。最南端的被稱作一條通,最北端的稱作七條通。

古城牆

高爾山

千金寨舊街

撫順城 明朝統治者根據“撫綏邊疆,順導夷民”的意思將此城命名為撫順城

廟會

鐵路橋

礦務局醫院

煤都賓館 1910年10月開業之初,這座二層小樓的名稱是“撫順大和旅館”。1911年,改稱撫順炭礦俱樂部。 由於“大露天”開採計劃的實施,千金寨日人街開始了大搬遷。炭礦俱樂部於1924年搬遷到了小官屯東坡高地上,按日本人規劃稱之為永安臺西公園町一番地的現址。

南站

鐵路橋

高爾山

礦務局

千金寨撫順炭坑甲種職員宿舍

永安臺 這裡所說的永安臺與現今的永安臺概念不同,它是一個歷史地域的概念。它的範圍大體包涵東起榆林堡,西至楊柏河,北沿渾河,南至電鐵鐵道。開發永安臺地區是由“大露天計劃”引起的。

東四條通商業街之一

歡樂園平康城JI院

撫順站前中央大街

舊社會之撫順,俗稱“千金寨”,提起“千金寨”,必然想到“大橋旅館”。這遠近馳名的“旅館”,位於“歡樂園”的大官橋下,即今日千金街西一路向新撫順去的轉灣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