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诏安的乡土信仰(四)土地公妈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民间信仰中最为普及的神灵,民众对这对慈眉善目的老人寄予深情厚望。认为土地公妈乃是地方保护神,他既可保佑农田丰收,又可庇佑店铺,作坊生產经营顺利发财,保护家宅人口平安,六畜兴旺。

漫谈诏安的乡土信仰(四)土地公妈


​在农耕社会,土地是人们的生命,人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地,而土地公妈又和蔼可亲,因此土地公妈庙在诏安十字路口,在冲煞地方都处外可见。土地公妈庙门常贴有这样的对联:"这公公做事公道,那婆婆苦口婆心。"这对联体现了当时民众的内心与期盼。

据记载,在原县衙东面的"十字街,"有一间土地公庙,该庙系清朝初期所建,其规模比其他土地公庙还要大,并且享有官家"春秋致祭。"这在当时也是少有的。

总之,民间对土地公妈非常信赖,建厝修坟,动土时必须用五副纸锭和五支香夾在一起,做为土地的神位,进行祭拜,祈求一切顺利平安,工程完工后必须谢土答谢。以表敬意。

民间尚有"报地头"风俗,人若死后,家人必要到土地庙报丧,,家里长者到庙后須上香,然后取出死者出生年月,向土地公妈申报,口念:"生从地头来,死从地头去,时辰念给老爷知。"据说,土地公妈知情后便将该人生籍注消。(相当于注消户口)总之,土地公妈与民众生活有着千絲万缕的关系,这也再次应证了土地公妈在民众心中的重耍地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有关这些旧俗也逐渐得到简化,有的甚至己经消逝了。(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