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李素娟,1984年參加公安工作,至今已是一名從警三十四年的老民警了,三十多年的從警生涯,李警官從一名業務生手逐漸成為業務骨幹,所經所歷無不讓人由發感慨。臨近退休之前,曾巾幗不讓鬚眉的李警官也不免頗多感懷,於是提筆寫下這篇“回憶錄”,用她自己的話說,三十多年警察職業生涯,感覺應該寫點東西,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劃上完美的句號。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初為警花

1984年我以高考7分之差與大學失之交臂被招幹到當時的騰衝縣公安局,成為一名大多數人眼裡羨慕的機關幹部,還是穿制服的機關幹部。可以說在我的理想裡從來就沒有過“警察”這個詞,現實和理想反差確實很大,於是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公安局報到了。

經過十天的體能訓練,我和另外3名同志分到了當時的中和派出所實習,當時的派出所無論住房、辦公室都很簡陋,晚上睡覺風吹得嗚嗚響、屋頂上老鼠跑出跑進,廚房是幾顆木樁撐起的無遮攔的簡易房,沒有灶臺,在地上挖個坑架上兩根鐵棍放上鍋就做飯,更糟心的是吃水問題,每天吃的水是上游河(東大溝)淌下來的泥巴水,看著就噁心,為了填飽肚子,只好頭一天接好澄清了才吃,聽老同志說,在中和生活一年至少要吃到肚子裡三個“土基”,整個中和街連吃早點的地方都沒有,這些格格不入的現狀對於從小在縣城生長的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想過放棄,但在老同志們每天的虛寒問暖下,我也逐漸開始適應和堅持了下來。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刑警之路

四十多天的實習結束後,我被分配到當時的刑警隊任內勤,初到刑警隊,對內勤工作毫無頭緒,加之對公安工作的陌生,特別是專業性較強的刑偵工作更是不知從何下手。為此我只能用心學習、虛心求教,主動向老同志請教,使自己儘快熟悉公安法律文書的蒐集整理方法,同時不恥下問的跟著老同志學習公安刑偵業務。記得當時勘驗刑事案件現場是用國產海鷗120照相機(後來有了珠江135)拍攝,勘查完現場還要自己到暗室沖印照片,在做好內勤工作的同時,老同志一到暗室沖印照片,我都會跟著去學,衝卷、顯影、定影藥水的配方、照片烘乾,通過無數次的實踐,很熟練的掌握了沖印照片的技術。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在男警們下鄉辦案的情況下,所有的現場照片都是我一個人在暗室完成,把沖印好的現場照片按案件分揀標註,讓參加勘查現場的同事立卷建檔提供條件。由於我工作熱情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雖然沒有領導具體指揮該幹什麼、該怎樣幹,一切全靠自覺,但我都是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沒有半點馬虎。如第一次看到三面捺印指紋的圖片,根本就搞不懂是一回什麼事,通過到看守所對在押嫌疑人指紋、腳印的採集,對刑事案件現場的勘驗有了整體的瞭解,同時通過我的努力,我局的指紋採集工作名列保山地區前茅,為後來的指紋分析建檔工作打下了基層。

根據幾年的實踐,針對工作中刑警疲於奔命的現狀,(當時刑警隊有21人,且派出所無能力偵查刑案,所有刑案都必須刑偵隊勘驗)1993年我提出了刑事案件分片包乾制,得到了分管局領導和局黨委的支持,根據我縣地理分佈,我提出把全縣分為北片、南片、中片三大片由隊領導帶領民警分片包乾,合理配置警力,通過實踐我縣刑事案件破案率一直以來名列前茅,同時帶動了基層派出所工作,培養了一批不是專業刑警也能勘驗一般刑案的基層派出所民警,在雲南省開了先河,為以後的刑偵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我的敬業精神和踏實工作得到了局黨委的肯定,1995年我被任命為刑偵隊副隊長,成為當時滇西片刑偵系統的第一個女刑偵隊長。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時間轉眼即逝,一晃十四年的刑警工作,我參與破獲各類刑事案件千餘起,經歷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經歷了驚心動魄、嚐盡了酸甜苦辣,但和全隊戰友在一起工作的心情是愉快的,工作氛圍是融洽的,再忙再累也不覺得苦,因為我們舉手投足間都是那麼的默契,正像我師兄們所說的,我們在一起就像親兄弟姐妹。這種深厚情誼值得我珍藏一生,曾經的美好將永遠令我們難忘。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指揮七載

1984年廣州市公安局開通第一個110報警電話, 1987年福建漳州110報警電話的全國公安機關推廣。1997年根據公安部、省公安廳統一部署和要求,必須儘快在縣級以上公安機關開通110報警電話。因當時政府財政十分困難,只能依靠社會力量,當時的許洪森縣長召開了相關部門的協調會,我拿著縣長協調會的會議紀要,一家家單位的拉贊助,經多方努力,籌得53萬贊助款,於1998年1月1日110巡邏大隊、刑偵大隊、禁毒大隊三個大隊掛牌成立,正式開通騰衝縣110報警電話,同時向社會公開承諾“有警必接、有警必出、有難必幫、快速反應”。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由於對業務的熟練,剛到接警處上任,便開始從接警員(全部是大中專非公安畢業生)的培訓、內務工作制度的制定、接處警業務工作的培訓等一一從頭抓起。針對接警員均為非公安院校畢業生,對公安工作一無所知,對她們進行業務工作強化培訓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工作,利用接警員調休空隙組織她們參與警務亭出警、處警,詳細瞭解街道佈局,並利用倒休時間帶她們到各小區觀察明顯標記、建築物、標誌牌等。為了使接警員能儘快進入角色,我根據警務亭分佈情況找來城區地形圖,使她們熟知每個街道地理環境,以便順利調警。 “有困難找警察”是公安機關的承諾,也是老百姓對公安機關的信任。在通訊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打110成了人們急需救助時的首選。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110報警服務檯的幾部報警電話連著千家萬戶,連著百姓的心,指揮調度質量的高低,不僅直接關係到警情處置的質量,而且事關人民警察在群眾中的形象,它反映著公安機關的作風,更是聯繫群眾的一條紐帶。當聽到經我們調度指揮的案件一個個被偵破,當聽到老百姓感謝的話語,我感到無比欣慰。由於我們盡職的工作態度,當時在騰衝城流行一句話“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110”,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平凡工作

2002年由於多年超負荷工作與生活不規律,我的身體逐漸患上胃病、腰椎病等職業病,不再擔任班組長。在組織的關心下,被安排到出入境大隊工作,從每天超負荷運轉的工作狀態轉為相對正常的事務性工作,整個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剛到出入境,就恰逢公安部出入境管理系統上線,當時負責窗口工作的我和另外一名民警,在處理日常事務的同時,加班加點的摸索新系統的操作,由於系統的開發和業務工作上的對接差距,我們不斷測試、反覆練習操作,找出系統與業務工作不符的疑點提供給上級公安機關及系統開發商,通過不斷摸索,反覆練習操作,熟練掌握了系統操作,成為整個保山市業務工作最熟悉、正確率、規範率、及時率最高的縣之一,一直以來業務工作名列保山市前茅。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在出入境工作的十年間辦理各類證件上萬件,零差錯、零投訴,同時帶會了一批又一批民警,使新進民警成為了獨擋一面的業務骨幹。出入境窗口先後被評為全省優秀示範窗口等稱號。平凡的工作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得到了辦事群眾的好評。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心中有愧

回顧三十多年的警察職業生涯,有苦、有累、有委屈、有不甘,但也許是因為我真的喜歡警察這個光榮而神聖的職業,才讓我堅持了下來,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警察職業生涯,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成堆的榮譽,在平凡的人生裡,我無愧於人民警察這個職業,我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家風。我為自己選擇的從警之路從不後悔,要說有愧,我有愧於我的父母、我的女兒。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每每想起深夜回家,看到我父親等我回家那雙期盼的雙眼,我就會情不自禁的自責和流淚,這麼多年來每到節假日我就彷彿聽到女兒問我的話“媽媽,你告訴我縣長家在哪裡?我要問他為什麼過年過節他都不給你休息”在女兒幼小的心靈裡,媽媽就是縣長管的人,值得慶幸的是我的寶貝女兒在沒有媽媽陪伴的日子裡學會了自立、自強、自信,而立年紀就做到了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臨近退休我可以告慰我天堂的父母,爸、媽也許女兒並不優秀,但女兒在工作上、在做人上確確實實做到了盡職盡責、坦坦蕩蕩,沒有給您們丟臉,如果說還有什麼缺憾的話那就是對您們和對女兒的愧疚。

如果有來生,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會選擇警察——這個我鍾愛一生的職業!

騰衝公安李素娟的三十四年從警路

寥寥數千字雖未能將三十多年的警察職業生涯一一道來,但其中的酸甜苦辣足可管中窺豹,李警官也用自己的所作所為踐行著一名28年老黨員應有的堅持與熱情,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人們常說身著警服,表面看來風光無限,但其中艱辛實不足為外人道,在小編接觸的每一名民警來看,儘管從警之路千難萬難,我們卻對這個神聖的職業依然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