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貧困生「山果果」變「甜果果」

沅陵贫困生“山果果”变“甜果果”

揚州旅遊商貿學校領導一行回訪沅陵兩位貧困學生。

紅網時刻7月7日訊(沅陵分站記者 鄧永松 李蓉)7月6日,下著小雨,剛放暑假回家的石紅梅正在屋邊一棵李樹上摘李子,小山果紫紅皮,褐黃肉,咬一口,滿嘴汁水,分外香甜。自從到揚州讀書後,石紅梅很少嚐到自家“甜果果”的味道了。

石頭縫裡的紅梅,石紅梅的貧困遭遇跟她名字一樣,是湖南沅陵縣地地道道的貧困學生“小山果”之一,兩年前幸運納入揚州市愛心扶貧教育項目名單,從此命運改變,“小山果”成了“甜果果”。

石紅梅的家掛在沅陵縣明溪口鎮近岩溶村半坡上,生存資源有限,路也不好走。當天,她就讀的揚州旅遊商貿學校校長王慧勤和宋文斌教授來回訪,感動全家人,石紅梅的父親深為一杯清茶待客虧欠,幾次熱淚盈眶。

兩年前,石紅梅作為全縣第二批貧困初中畢業生送往江蘇揚州旅遊商貿學校讀書,按照沅陵與學校達成的協議,讀書期間由學校每年給她補助1萬元,包吃包住包推薦就業,報銷往返路費。石紅梅還差一年畢業,明年暑假憑所學的專技就能謀得一份工作,不再成為家裡的負擔。

2014年揚州市在湖南懷化市貧困縣啟動愛心教育幫扶項目,針對繳不起高中學費面臨失學的貧困初中生,由各縣民政部門篩選對象,送到揚州多所職業技術學校就讀酒店管理、健康管理、形象管理、汽車營銷、汽車維修等專業,實施異地幫扶職業教育。

沅陵是“山果計劃”項目的最大受益者,先後送去三批近百名學生,由縣慈善會跟蹤管理,到目前為止,除個別學生自謀職業外,大部分按照推薦方向得到了妥善就業,有的安排在政府接待中心搞管理,有的到汽車集團製造廠幹技術,人均月薪5000元左右。

“培養一人,脫貧一戶,改變一生,造福一方!”王慧勤校長說,揚州愛心教育扶貧模式目標很明確,效果很明顯,希望今後擴寬範圍,為更多需要幫助的貧困生圓學業夢、就業夢,讓“山果果”真正變成“甜果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