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選手」成養成類節目新貴,年輕人的偶像審美正在改變

最近王菊的名字刷遍朋友圈。這個沒有大眼睛、沒有苗條身材,也沒有清純“女團”氣質的年輕女孩,靠著自己坦誠的性格、有想法、敢表達的個人形象,迅速通過真人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走紅。

無獨有偶,另一個參賽者Yamy也和傳統的選秀偶像形象相去甚遠,單眼皮、小眼睛,卻以獨特的個性和基本功紮實的表演獲得大批粉絲青睞,在上週點贊排名晉級前四強。

“個性化選手”成養成類節目新貴,年輕人的偶像審美正在改變

這兩個女孩的走紅,從某個角度可以說中國年輕一代對偶像的定義正在改變,女團偶像,不再只是清純甜美的代名詞,也可以是成熟有個性的酷女孩,中國年輕一代更欣賞敢於做自己的人。

從第90上升到第23名,

王菊實現逆風翻盤

身材微胖、皮膚黝黑、歐美範的濃妝,在一群苗條、膚白、甜美範的少女中,來自上海的26歲女孩王菊並不搶眼,甚至一度遭到瘋狂吐槽。

在前幾期節目播出後,關於她的“表情包”在網上盛傳。有網友攻擊她“黑、土、壯”“辣眼睛”“完全是女團的反義詞”。在這個以網絡投票多寡定勝負、最終前11名選手將成團出道的節目裡,這個氣質獨特的女孩,一度走到被淘汰的邊緣。

但王菊卻不服輸,她大膽表達對這個舞臺、對於一個展現自己機會的渴望。漸漸地,她開始走出了一條逆襲之路。因為“王菊表情包”的走紅,她迅速衝出“粉絲圈”,得到了小眾群體的喜愛。

“個性化選手”成養成類節目新貴,年輕人的偶像審美正在改變

隨後,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她,發現她的表演以誇張的動作和表情,盡情表達出一個獨立女性的自我,讓人看到異於同齡人的成熟。她的個性開朗、樂觀,敢於拿網友的吐槽進行“自黑”,讓人忍俊不禁。

慢慢地,她的票數開始急速上升,終於在上週最新出爐的排名中,一度以第90名墊底的她實現了真正的逆風翻盤,排名上升到第23名,首次進入第二層級的B班。發表感言時,王菊直言:“要讓自己的名字充滿榮光。”

無獨有偶,另一位女孩Yamy也以獨特的個性獲得了廣泛關注。在節目中,她的外形、人設區別於大多數女生。單眼皮、丹鳳眼,擅長說唱表演的她永遠掛著一副酷酷的表情。對此,有網友評價道:“Yamy有種‘囂張’的魅力,跟她合作的人很吃虧,總會自動變成伴舞。”

當然,Yamy的走紅不只是因為個性,而是以實力取勝。Yamy說唱的水準數一數二,經常成為其他選手爭搶的合作對象。上週,Yamy排名攀上到第4名。她還在節目中跳起可愛風的舞蹈,力證自己不只侷限於一種表演風格。

“個性化選手”成養成類節目新貴,年輕人的偶像審美正在改變

成熟自信的個性得到觀眾認可

王菊、Yamy的爆紅,傳遞出的正是中國年輕一代對偶像審美的變化。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丁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嬌小、可愛的形象更受亞洲大眾歡迎。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摒棄這種“二元對立”的審美觀,這一轉變從2005年李宇春獲得選秀節目冠軍就開始了。

在《創造101》節目走紅之後,王菊幾年前上學的照片被網友翻出,那時候的她也是又白又瘦,但後來因為煤氣中毒,服用帶激素的藥物,身材才一下子胖了起來。然而,面對以前那個更符合東方審美的自己,王菊卻在節目中坦言“不想再回去了”:“那時候的自己不懂得什麼是美,後來我做了模特經紀後,我覺得美就是做自己,精神獨立太重要了。”

不少網友認為,美女、偶像的定義不應該那麼單一,“美應該有更廣泛的定義,高、瘦、甜不應該是美的唯一標準”“當所有人都是一個樣子、一種風格,王菊、Yamy的特別反而顯得突出,這正是她們受歡迎的地方”。

與此同時,王菊、Yamy更為人稱道的是她們有想法、敢表達的個性。節目裡,不少女生常因好友被淘汰、自己沒排練好等哭得梨花帶雨。相比之下,王菊、Yamy有著異於同齡人的成熟與獨立。

畢業於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的王菊,與宋氏三姐妹、張愛玲等名人是校友。王菊曾表示,學校的校訓是“獨立、能幹、關愛、優雅”,這一點對她影響很深。在上一次的公演中,王菊演唱了一首饒舌歌曲稱讚花木蘭的獨立,歌詞中唱道:“我的人生握在我的手裡。”

Yamy曾在節目中說,自己和王菊有相似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來了,但來了就是來了,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別人說什麼。”言語中“做自己”的態度一覽無餘。

王菊曾在拉票時直言不諱道:“有人說我這樣子,不適合做女團。可是女團的標準是什麼?在我這裡,標準和包袱都已經被吃掉了。”這種率真表達在網上引發熱議,有評論表示,“時代變了,裝柔弱不再吃香,只要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志向,就一定有追隨者和欣賞者”“就欣賞她這種敢於說出自己要什麼的勇氣”。

有評論認為,王菊等人所展現的特質,背後展現的正是中國年輕一代態度的轉變:“他們拒絕一切人設,內心渴望做自己。”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媒體上刊文曾表示:“王菊的自尊自信自強也給了同樣作為普通人的觀眾以信心和力量。很多觀眾在王菊身上找到了自己,或者自己希望獲得的力量。”

實力才是保持人氣的良方

在長時間的審美標準裡,亞洲對美女的定義都侷限在同一範圍:“錐子臉”“大長腿”“膚白貌美”,對於女子演藝團體來說,這個標準則更為嚴苛,無辜笑容、氣質清純、可愛的女生長期成為女團團員的標配。

在這種審美影響下,不少女孩對如此單一的審美趨之若鶩,甚至不惜動刀整容,殊不知在幾乎一模一樣的外形中,她們喪失的不僅僅是個人特色,近年來關於整容所引發的醫療事故更是時有所聞。

王菊、Yamy的逆襲,正是因為她們敢於打破了這一窠臼,她們成熟、獨立,有想法且敢於表達!她既要當偶像,也想做自己。尤其是王菊,她比其他女生更加敢於表現自己,也許從傳統的定義上說,她的妝容、肢體語言、表演、女王般的人設會有點過,但毋庸置疑的是,她在舞臺上光芒四射,成為難以忽略的存在。

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節目包裝、市場營銷以及粉絲的強大安利,也許會讓一個選手展現的並非自己原有的模樣,但走出節目,一切還將回歸自我,所積攢的人氣也可能煙消雲散。

因此,無論最終能否因此出道,自身實力的提升、能否有好的作品?才是節目之後繼續得到觀眾青睞的最佳渠道。

“個性化選手”成養成類節目新貴,年輕人的偶像審美正在改變

“個性化選手”成養成類節目新貴,年輕人的偶像審美正在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