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金陵五題傳誦千年,我們只學過他其中兩首,後三首同樣精彩

對於劉禹錫的詩作,我們曾經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他的名篇,其中最熟悉的莫過於《石頭城》和《烏衣巷》。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石頭城》中“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可謂膾炙人口,婦孺皆知。

劉禹錫金陵五題傳誦千年,我們只學過他其中兩首,後三首同樣精彩

值得注意的是,《烏衣巷》和《石頭城》都屬於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組詩作品。劉禹錫的金陵五題包括了五首詩,除了這兩首之外,還有《臺城》、《生公講堂》和《江令宅》。後面的三首作品知名度和前兩首有不少差距,但也同樣是精彩之作。

尤其是《臺城》,媲美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讀起來很有味道。且看: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劉禹錫金陵五題傳誦千年,我們只學過他其中兩首,後三首同樣精彩

這首古詩中最引人注意的,當屬“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這兩句古詩寫出了臺城昔日繁華與今日荒涼之間的對比,而且寫出了背後的原因,那就是陳後主的窮奢極欲,不思朝政,以至於陳王朝被覆滅。

劉禹錫金陵五題傳誦千年,我們只學過他其中兩首,後三首同樣精彩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前兩句寫的是昔日的臺城如何的豪華,尤其是結綺、臨春這兩座樓閣最為豪華,點出了陳後主窮奢極欲的生活。第三節直接轉折“萬戶千門成野草”,昔日那麼繁華,今日卻變為野草遍佈,其中的荒涼不得不讓人感嘆。最後一句作者寫出了原因,也表達出了批判意味,“只緣一曲後庭花”,陳後主只顧著享樂,不思進取,所以才會導致陳王朝迅速被滅亡啊!

劉禹錫金陵五題傳誦千年,我們只學過他其中兩首,後三首同樣精彩

劉禹錫金陵五題組詩中,還有其餘兩首,分別是《生公講堂》和《江令宅》。

我們先看下《生公講堂》,

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後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這首古詩借用之前生公講法的典故,極言當時聽者甚眾,甚至死後夜裡都不必關門。昔日的講堂座無虛席,今日的講堂卻冷落很久,上面積滿灰塵, 只有一片月光照射在荒涼的院落之中,歷史興衰之感顯而易見。

劉禹錫金陵五題傳誦千年,我們只學過他其中兩首,後三首同樣精彩

劉禹錫的這首組詩,包括《烏衣巷》和《石頭城》《臺城》、《生公講堂》和《江令宅》,一共五首,前兩首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曾經入選我們教材。第三首和前兩首所表達的意義很相似,歷史興亡之感很是明顯。後兩首則以陳朝時的兩個風雲人物作為詠歎對象,極言歷史興亡對於個人命運的影響,讀起來依然有濃烈的韻味。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