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約束高校權力「巨獸」|政見CNPolitics

如何约束高校权力“巨兽”|政见CNPolitics

如何约束高校权力“巨兽”|政见CNPolitics

以指導委員會替代單一導師制、推遲確定導師時間……面對高校頻頻出現性侵等醜聞,這是政見特約作者給出的制度化解決建議。拋磚引玉,您覺得象牙塔中要如何約束權力呢?

枳貓/政見特約觀察員

如何约束高校权力“巨兽”|政见CNPolitics

“安詳寧靜,有漂亮的女生、白髮的先生……”這首1994年發行的民謠《冬季校園》似乎代表了人們的一種幻想:高校安詳寧靜,是遠離社會的淨土。

這首歌發行一年後,高巖進入北大;1998年,她自殺身亡;2018年,她當年的遭遇才為人所知。

性折射權力 關乎學術生存

這絕不是偶發事件。此前,北航陳小武、廈大吳春明、北電多名教授等一系列“白髮的先生”涉及性侵醜聞曝光。海面上漂浮冰山之下也許是更驚人的黑暗。就在公共輿論場討論瀋陽時,還有很多人被控制、被侵害,求告無門,走投無路。

輿論壓力足以推動一些改變,如建立校園性騷擾防範機制、完善性騷擾法律規定。但如何保證這些機制、規則能夠真正落實呢?

“生活的一切都和性有關,除了性本身,性關乎權力。”這句據說來自王爾德的格言揭露了性侵害中的權力關係。

在學生和部分高校教師的畸形關係中,性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西安交大周筠、武漢理工王攀,或許沒有索要性,但索要頂禮膜拜、事務性勞動、貼身服務……共同點不是要求什麼,而是無法拒絕。

權力體現在一系列日常暗示或命令中:必須從事指定研究、與導師共同署名發表成果、在院系利益爭奪中供人驅馳、衝鋒陷陣……

權力阻止學生反抗。學生越是接近學術,越受到這種權力關係影響,不得不依附於艱難學術環境中那些擁有權力的人。研究生和準備考研的同學尤其受到權力的制約。

從考研到畢業,學生在現有學術資源分佈中處於劣勢。他們總量多、可替代性高,就像農民工一樣面對剝削手無寸鐵。

同時,中國古老的尊師重道傳統也影響著新時代學生與師長的關係。傳統神話一方面將教師塑造為道德完人,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馴服於父權化的師長。這讓學生在侵害面前首先陷入道德劣勢。

制度束縛權力 嘗試避免悲劇

我願意相信,大部分高校教師心地善良、值得尊敬。但在缺乏制度性預防的前提下,大部分人越是善良,百分之一的惡就越難阻止。

基於對現狀的理解,參考國外高等教育的實踐,我暫就研究生階段的情況,提出兩方面制度性的建議,在微觀層面嘗試限制權力。

首先,單一導師制是否可以改為指導委員會制度。

只有一個導師,權威是絕對的。正如陶崇園的悲劇所顯示,其他老師很難名正言順地提供學術指導和必要的危機干預。多名教師組成指導委員會,或許可以鬆動、稀釋絕對的權力關係。

當然,在師生比極低的高校,這種轉變並不容易。即使在教育資源更豐富的美國,研究生實際上也是由學術委員會中的某一位導師主管。但這種制度保留了監督、干涉的可能。

另外,在因學術分歧、個人衝突、導師工作調動等原因需要更換導師時,委員會制度可以確保更加合法、順暢地完成這種轉變。

其次,推遲確定導師的時間,在碩博研究生入學後第二年正式確定導師。

現階段,絕大部分研究生在入學時就和導師確立指導關係,有些甚至在入學前就建立某種學術聯繫。這當然有利於儘早開展學術研究、確保入學。但同樣也存在學生對導師不夠了解、對學術方向不確定造成的問題。

因此,如果在正式登記導師之前給學生一年的緩衝期用以增進對自我、專業和導師的瞭解,很多悲劇或許都可以避免。

象牙塔不是世外桃源,更不是法外之地。儘管本文所提到的兩條建議談不上成熟,但是如何讓在學術場域陰影中受困的青年學子們有迴旋、選擇空間,有自我保護的制度性工具,建立平等、和諧的學術環境,確是當下急需討論的問題。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電子書下載

《勞工的全球化》

鏈接一:http://t.cn/RWNTJpr 提取碼:rnyp

鏈接二:https://goo.gl/rmDxgs

《粉絲公眾》

鏈接一:http://t.cn/RqsTD7J

鏈接二:https://goo.gl/iNWKBx

建議將鏈接複製到瀏覽器打開。

近期文章推薦

如何约束高校权力“巨兽”|政见CNPolitic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