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爸爸的陪伴,你知道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嗎?

你家孩子跟父親關係親密嗎?

貝爾安親提醒家長,孩子的成長需要爸爸的參與。

父親的缺位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明星宋丹丹的兒子英巴圖今年27歲,是影視演員,高高壯壯斯文禮貌挺有觀眾緣。在綜藝《嚮往的生活》中,有一段是導演要求巴圖自己動手做一個雞籠。節目組提供了全套的木工工具和一本工具書《木工手冊》,木頭也都加工成現成的木條方便使用。

缺少爸爸的陪伴,你知道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嗎?

結果巴圖對著一屋子的工具發呆許久,把《木工手冊》從頭翻到尾,又從尾翻到頭,後來才在劉憲華的幫助下,花了幾個小時,用五根木條釘了一個鬆鬆垮垮的架子,這架子必須要靠到牆根上才能勉強立住。這個雞窩連雞都要小心翼翼,一個不留神就會撞塌。

缺少爸爸的陪伴,你知道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嗎?

巴圖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20歲的弟弟英如鏑,是現役的中國國家冰球隊主力,不出意外的話,會在2022年代表中國參加北京冬奧會。有如此多相同的遺傳基因,成年後的男性氣質卻表現出如此巨大的不同,英巴圖和英如鏑相差的,就是一個爸爸的距離。英如鏑從三歲踏入冰場,到遠赴美國學習訓練,父親英達一路陪伴,從未缺席,這才成就了一位馳騁冰場的悍勇少年。而父親的缺位,卻不是巴圖一個人的問題,是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男孩更需要父親的陪伴

在中國目前大多數的城市家庭中,孩子的養育主要是由媽媽來負責的,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媽媽們非常地盡職盡責,有的媽媽為了撫育孩子甚至辭去了工作,有的媽媽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不斷地學習充電,有的媽媽為了孩子上個好學校學孟母三遷。但是可能很多媽媽忽略了一個問題:你的孩子是男是女?

缺少爸爸的陪伴,你知道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嗎?

孩子從出生到兩歲左右,性別都是一樣的,媽媽們會用同樣的方式撫養。大約兩歲以後,性別的差異逐漸顯現。比如男孩子的語言能力平均比女孩子發育要晚一些,運動能力要早一些,很多媽媽對孩子的運動能力沒有多大興趣,而更看重知識的學習。很多孩子的家庭撫養者除了媽媽就是祖父母和保姆,在這個缺乏男性色彩的氛圍中,男孩子的性別特徵很容易被忽略和抑制。

父親需要在孩子成長中承擔重要責任

從父親的身上,孩子觀察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可以說,父親是孩子的獨立宣言,父親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父親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貝爾安親教育專家建議,下面的5件事,必須由爸爸做:

缺少爸爸的陪伴,你知道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嗎?

1樹立夫妻榜樣。爸爸對妻子的態度,其實就是男孩對未來妻子的態度。

2陪孩子做運動。有爸爸陪孩子一起運動、遊戲。父親強有力的臂膀會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心理會更健康,無論小時候或長大後,面對挫折或挑戰,都會更有安全感,更積極勇敢。

缺少爸爸的陪伴,你知道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嗎?

3讓孩子贏一次。每個孩子的心中,爸爸都是英雄,是很強大的所在。如果在遊戲中,贏了爸爸一次,他們會特別驕傲,樹立起只要自己努力,就會很棒,打敗一切的自信心。

4聊一聊性別。性別這件事情,由爸爸聊,對孩子更有說服力。

5給孩子一個擁抱。來自爸爸的擁抱,帶來的肯定和震撼,遠遠超過來自媽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