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五藏十,書解世界大道——《洛書》

顯五藏十,書解世界大道——《洛書》

提起《洛書》我們就會想到《河圖》,它們兩者就好像是一體的兩面不可分割,甚至更有甚者會認為《河圖》和《洛書》是長在一起的,正面是《洛書》,背面是《河圖》。我們是中華民族,我們是河洛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者,今天我來給大家帶來與大家截然不同的簡述。《河圖》與《洛書》不是一本書,確切的說是一圖一書,並且他們在出現的時間上相差了很久。上次講到,《河圖》出現在大約伏羲生活的年代,伏羲受《河圖》啟發做出先天八卦;這次我將要講到,《洛書》大約出現在大禹生活的年代,大禹治水據說也是受此啟發才得以成功的。後來中古聖人周文王姬昌,有受《洛書》啟發,悟出了後天八卦,並將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相結合形成,衍生出八八六十四卦,並加以著辭,也就是後人所說的《周易》。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帶來的是《洛書》速記口訣: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

上次分享《河圖》時,我並未給大家講述《河圖》中數的變化和氣的運行。陰陽一詞是下古聖人孔子後來加上的,在此之前,《周易》中並沒有陰陽之說,而是隻有天地之別。

顯五藏十,書解世界大道——《洛書》

在《河圖》與《洛書》中黑點代表陰數,白點代表陽數;奇數代表天,陽數代表地。陽數具有擴張的特性,所以《河圖》中陽數的氣運行方向是順時鐘運行的,是一、三、五、七、九,就是陽極,所以必然生陰。陰數具有收縮的特性,所以《河圖》中陰數的運行方向是逆時針運行,即四、二、十、八、六。本次之所以要講到《河圖》中的氣數,是因為《洛書》中與它有所不同,《洛書》是將《河圖》與人類社會相結合的產物。《洛書》中更加註重人的修為。《洛書》中氣數的運行方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依照動為陽,靜為陰的理論,氣是處在運行中的,故而屬陽,反而是看不見的;數位靜態的數字,沒有了氣,就與我們平日裡所學的數字並沒有掃描區別了。數依託於氣而運行,氣依附於數而顯現故而緊密相連。《洛書》中個數字與黑白點代表的含義與《河圖》無異,白點表陽,黑點表陰。細心的朋友一定會發現,《洛書》與《河圖》中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是,一、三、五,他們分別代表著,智、仁、信,這部分用《易經》的術語來說,那就是不易。看起來圖像就是黑白兩種點,但就在這黑白點之中蘊含了人生大道,那就是社會無論怎麼樣發展,從總體上來看,總會有不易的部分存在,就好比為人一樣,人類社會在不斷的向前推進,而作為人有三種品德永遠也不能變,那就是仁、智、信,中土不易說的正是為人信譽的重要性,古人也用一句通俗的話講述道,“人以信為本”。

在《洛書》中,七和九的位置發生了變換,七、九分別代表了禮和義,這也告述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到了,那就是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風俗、為朋友的形式會發生變化,但是他們始終都會存在。

顯五藏十,書解世界大道——《洛書》

我認為,我們的先祖使用的算籌,與《洛書》中數理的運用有很大的關係,由於中土不易的原因,故而,《洛書》中的數無論你怎麼加,他們的和減去十,值都是五,這中間給我們傳遞的信息是,《洛書》中顯五而藏十,十卻無處不在,我認為就這一點,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那將是非常了不起的智者了,正所謂,馬馬虎虎不馬虎,糊糊塗塗不糊塗,這才是智者賢士的表現。

《洛書》中氣數的運行方向並非是單一的順時針或是逆時針,而是順中有逆,逆中有順。河圖中氣的運行線路是:一、三、五、七、九、四、二、八、六,具體線路出來的表象請大家獨自在圖中繪畫,通過《洛書》氣數運行圖,各位讀者有什麼啟發,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