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才能化人,理得才會心安

正己才能化人,理得才會心安

我們接著看《感應篇》的經文:“正己化人。”“化人”是利益人,“正己”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有這個基礎了,才能“佛道無上誓願成”,才能利眾。在《彙編》註解當中講到,“正者,確不可易”,確實不能夠改變,亙古不變的真理,才叫“正”。這個“正”字就提醒我們,首先要明理,是非、善惡、邪正、利害、覺迷,我們要清楚,清楚了才能拿著這個標準來改正自己,對治自己的習氣。

所以修學初期,熏習的時間不可少,總要把道理搞明白。有“解”了,才知道怎麼去“行”,怎麼去對治,怎麼去放下習氣。“燻聞成種”,不斷熏習,變成金剛種子,這個種子很紮實,會發芽,會茁壯。遇到境界,能馬上提起觀照,提起正念。假如每一次遇到境界,都是發完貪嗔痴慢之後才後悔,那就是熏習還不夠。這個時候就要老實面對自己,熏習的時間不可少啊!可以少睡一點,少浪費時間,加緊熏習。

當然,熏習的心態也很重要。自己是當機者,這個道理是講給自己聽的。就像印祖那一段開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這些話都是過來人的話。假如我們這個心態沒有形成,聽得多,反而變成看人過失,甚至變成好為人師。在自己家裡,自己先學了,聽了一些道理,回去教訓父母,回去講兄弟姐妹這個不是那個不是 ;或者當主管,變成教訓人家。這在人情當中,讓人家受不了。所以印祖這些話很重要,真正要時時提醒自己,要有這個心態。“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真正是如此,我們不見人過,都是看別人優點,都是感謝別人的付出,那哪一個人不是菩薩?都在利益我們啊,都在成就我們的修學,真是把大家當菩薩,不是硬當菩薩,是真正感激每一個人。

儒家講誠意、正心,這就提醒我們,正己,要從心地的根本,起心動念去調整。心有所好樂,不得其正 ;心有所忿懥,不得其正 ;心有所恐懼、憂患,不得其正。英雄所見略同,好樂是貪,忿懥是嗔,一個人會有憂患、恐懼,是不明理,遇到這些境界,心生情緒、擔憂。理得心安,道理明白的人,心就安了,不會有憂患,不會有恐懼。我們只要有憂患、恐懼,一定是我們的思想跟經典不相應了。“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君子應該是不管在任何境界,都自在歡喜。假如我們常常生煩悶,就要考慮我們的心思可能偏了,不順自己意,就生煩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