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才能化人,理得才会心安

正己才能化人,理得才会心安

我们接着看《感应篇》的经文:“正己化人。”“化人”是利益人,“正己”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有这个基础了,才能“佛道无上誓愿成”,才能利众。在《汇编》注解当中讲到,“正者,确不可易”,确实不能够改变,亘古不变的真理,才叫“正”。这个“正”字就提醒我们,首先要明理,是非、善恶、邪正、利害、觉迷,我们要清楚,清楚了才能拿着这个标准来改正自己,对治自己的习气。

所以修学初期,熏习的时间不可少,总要把道理搞明白。有“解”了,才知道怎么去“行”,怎么去对治,怎么去放下习气。“熏闻成种”,不断熏习,变成金刚种子,这个种子很扎实,会发芽,会茁壮。遇到境界,能马上提起观照,提起正念。假如每一次遇到境界,都是发完贪嗔痴慢之后才后悔,那就是熏习还不够。这个时候就要老实面对自己,熏习的时间不可少啊!可以少睡一点,少浪费时间,加紧熏习。

当然,熏习的心态也很重要。自己是当机者,这个道理是讲给自己听的。就像印祖那一段开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这些话都是过来人的话。假如我们这个心态没有形成,听得多,反而变成看人过失,甚至变成好为人师。在自己家里,自己先学了,听了一些道理,回去教训父母,回去讲兄弟姐妹这个不是那个不是 ;或者当主管,变成教训人家。这在人情当中,让人家受不了。所以印祖这些话很重要,真正要时时提醒自己,要有这个心态。“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真正是如此,我们不见人过,都是看别人优点,都是感谢别人的付出,那哪一个人不是菩萨?都在利益我们啊,都在成就我们的修学,真是把大家当菩萨,不是硬当菩萨,是真正感激每一个人。

儒家讲诚意、正心,这就提醒我们,正己,要从心地的根本,起心动念去调整。心有所好乐,不得其正 ;心有所忿懥,不得其正 ;心有所恐惧、忧患,不得其正。英雄所见略同,好乐是贪,忿懥是嗔,一个人会有忧患、恐惧,是不明理,遇到这些境界,心生情绪、担忧。理得心安,道理明白的人,心就安了,不会有忧患,不会有恐惧。我们只要有忧患、恐惧,一定是我们的思想跟经典不相应了。“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应该是不管在任何境界,都自在欢喜。假如我们常常生烦闷,就要考虑我们的心思可能偏了,不顺自己意,就生烦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