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告訴你,如何解決二胎母豬綜合徵

专家告诉你,如何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

“二胎母豬綜合徵”指二胎母豬常常出現淘汰率高、斷奶後乏情、產仔數低等現象,它嚴重阻礙了養豬生產效率的提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解決二胎母豬綜合徵。

配種不宜過早

動物達到性成熟和體成熟的月齡不同。性成熟是指動物生長髮育到一定年齡,生殖器官已經發育完全,生殖機能達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基本具備了正常的繁殖功能。體成熟,又稱“開始配種年齡”,指動物生長髮育基本完成,獲得了成年動物應具有的形態和結構。體成熟比性成熟晚,所以性成熟並不是配種繁殖的最適合年齡。母豬的性成熟受品種、氣候及飼養管理條件等因素影響,我國地方品種豬性成熟年齡較早,南方地區地方 品種一般為3—5月齡,北方地區地方品種一般為5—6月齡,引進品種一般為7—8月齡。在母豬達到性成熟後,一般不宜過早配種,否則會造成母豬淘汰率高以及母豬一生繁殖性能下降等不利情況的發生。

文丨孟慶利(北京養豬育種中心) 、常太勝 (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農牧業和科學技術局)

本文摘選自《中國豬業》2017年第七期

關注後備豬和頭胎豬的營養

後備豬、頭胎豬的營養和經產豬存在很大差別。如果生長比較慢,在後備母豬體重達到180磅時,應給其飼餵與其體重相仿的上市豬不同的飼料。應增加鈣、磷比值,瘦肉率高的母豬適合自由採食適度蛋白質和高能日糧。

科學選育、管理、馴化後備豬

選育

不同類型的豬場要根據自己的生產目的分析選育工作的重點。專業化的商品豬場母豬更新主要是父母代二元種豬,建議從育種實力強、信譽好、種豬性能優的種豬選育企業引進,可簽訂長期引種協議,保證豬場後備豬來源穩定及高產和穩產;以銷售父母代種豬為主的種豬擴繁場,應在自己的場內建立一個小規模的大白或長白核心群,更新本場基礎母豬群,核心群母豬的更新需從大型種豬場引進純種大白和長白公、母豬;

以銷售純種豬為主的種豬場,必須在場內建立核心群,選育更新本場的基礎母豬,為了增加血緣、避免近交,可以從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引進少量本品種的公豬或母豬,或從大型空氣過濾公豬站引進公豬精液。

後備豬的選留

30kg前初選:通過對母豬生產性能進行分析,從系譜清晰、高產母豬的後代中進行篩選,要求同胎仔豬個數大於10頭,仔豬初生重大於 1.4kg,在同窩排名靠前的種豬。後備母豬有足夠的有效乳頭數,大白和長白豬乳頭7對以上,乳頭充分發育良好、分佈勻稱,其中至少3對應在臍部以前,沒有瞎乳頭、副乳頭和畸形乳頭 等。

85~115kg體重測定後根據測定成績和體型外貌進行中選:選擇評估成績高的,要體型良好,體格健全、勻稱,背線平直,肢體健壯整齊;本身及同胎無遺傳缺陷如疝氣、鎖肛等,無毛色分離現象;外生殖器發育良 好,母性好,抗逆性、抗應激能力強;健康水平高,無任何疾病。

發情配種後終選:經過對後備種豬的發情表 現、配種接受能力的觀察,最終確定進入種群的後備豬。

飼養管理

後備母豬培育要用專用飼料,並需要較多的運動和光照。後備母豬配種一定不能過早,過早會造成體脂沉積過少、骨盆和產道狹窄。後備豬配種時要達到以下要求方能進行:大於8月齡,體重在120kg以上,背膘厚在16~18mm以上,發情在第二情期以上。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初產豬和後備豬的膘情控制,根據本場的實際,制定本場後備豬和初產母豬的最佳背膘範圍,從而提高本場的經濟效益。

馴化

根據引進豬場的免疫程序以及本場種豬免疫情況,最終決定後備豬的免疫馴化方案。到場1周後,按照引進後備豬群體數量的10%進行採血化驗,檢測主要疾病如豬瘟、豬偽狂犬病、口蹄疫和豬藍耳病的抗原抗體狀況,根據檢測結果和本場的免疫程序最終制定引進後備 豬的免疫程序。用原豬群母豬的新鮮糞便或本場經產母豬流產或早產的新鮮乾淨的胎盤及胎兒放入後備豬群讓其接觸,產生自然免疫力。不同階段的後備豬馴化過程中要注意飼養密度和膘情控制。

加強頭胎母豬的管理

加強頭胎母豬妊娠和哺乳期的飼養管理,懷孕期要適當運動,攻胎不要早於配種後90天,防止難產,懷孕後期要按摩乳房促進乳房發育。另外,在母豬的懷孕期間,注意補充飼料,尤其要逐步增加精料在日糧中的比例,因為隨著體內胎兒體重和自身年齡的增長,其營養需要也逐步增加。另外要根據母豬的實際體況適當增減精料,防止過瘦或過肥,尤其要防止便秘和產後不食。

產前一週,逐漸減少母豬飼料喂量;臨產的當天不要喂精料,飲適量麩皮湯(加少量鹽),以防產前吃得過多,產後採食量下降,造成缺乳現象;產後的第1—2天可飲適量麩皮湯(加少量鹽),每天喂3~5次,防止過食,多喂青綠飼料;產後第3天再逐漸增加全價配合日糧至常量,宜喂生溼料。

哺乳母豬料的質量一定要高,要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保證母豬的採食量、泌乳量,減少母豬掉膘。母豬尤其是後備母豬提前一週進入產房,使其適應產房環境,減少應激,應全面作好母豬洗澡消毒,特別注意母豬的外陰和乳頭等部位,選用0.1%高錳酸鉀液或新潔爾滅或次氯酸鈉給母豬消毒。做好分娩接產消毒工作,保持環境安靜,做好產後消炎,產前產後各注射一針抗生素,做好預防工作。對有炎症的母豬,要進行抗生素治療,防止出現生殖道炎症、乳房炎。可飼餵以益母草、當歸等為主要原藥的中成藥促進生殖 系統的恢復。避免母豬哺乳期體重損失過大,防止出現母豬發情晚、下次產仔數少、淘汰率高的二胎母豬綜合 徵。母豬斷奶後要在室外運動,每天與公豬接觸2次, 促使早發情。

母豬是豬場的生產力,後備豬及頭胎母豬的更新與管理是豬場母豬生產力持續、穩定保持的重要因素,是解決“二胎母豬綜合徵”的關鍵點所在。因此,在規模化豬場日常的管理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後備豬和頭胎豬的更新與管理,關注細節,細化管理,落實到位,有效跟蹤,才能更好地解決“二胎母豬綜合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