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機上跑步和在正常路上跑步,有什麼區別?

戀網之魚

感謝邀請,從鍛鍊身體,提高基礎代謝以及增強耐力等目的來看,用跑步機和戶外跑步,差別到底有多大?從結果上來看,同一個模式下,兩者燃燒的熱量是差不多的,但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具體說下區別在哪裡。

先要做一下簡單的比較,在跑步機上運動,是跑帶帶著人原地運動,而且你可以邊聽音樂邊看電視,,功能模式多,費勁少。在戶外跑,注意的東西多了,來往行人車輛,另外,水泥地帶來的跑感差,對膝蓋的影響大,費勁大。所以在戶外跑往往堅持的時間比在跑步機上少。

下面說下跑步機跑步與陸地跑步是否真的相同呢?到底哪種方式更科學!

一· 相對運動對比

跑步機上跑步時,跑帶以一定的速度滾動,跑者相對於跑步機來說,在前後方向·左右方向相對靜止,而在垂直方向上身體重心產生一定的運動軌跡。

陸地跑步時,地面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跑者相對於地面在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身體重心均產生明顯的運動軌跡。

二 支撐面安全性對比

支撐面的大小與穩定性,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運動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跑步機的支撐面明顯小於陸地,並且跑帶的滾動帶來了不穩定的支撐面。有一些人在跑步機上進行跑步也發生過摔倒損傷。

在支撐面安全性對比上,陸地跑步優於跑步機跑步。

三 空氣質量對比

跑步機上跑步是在室內進行,這對於室內空氣流通性有著較高的要求。目前有不少健身房的通風效果確實令人擔心。在室外空氣質量達到預定指標時,戶外的陸地跑步無疑可以更好的呼吸新鮮空氣。

在空氣質量對比上,陸地跑步優於跑步機跑步。

四·中樞神經肌肉激活程度對比

由於跑步機上跑步處於一個不穩定的支撐面,這要求中樞神經系統更多的激活,來調控跑步時每一步都安全的落在跑臺上,因此中樞神經肌肉激活程度增加。這一神經肌肉調控機制的增加,帶來了身體上更多的能量消耗。

此外,很多初次在跑臺上進行跑步的人,都需要一定時間進行適應;而在跑臺上進行一定時間跑步後,返回到陸地上進行走時,同樣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

中樞神經肌肉激活程度上,跑步機優於陸地。

五 跑步耗氧量對比

1996年,Jones和Doust研究發現低速跑步下,跑步機跑步消耗量大於陸地跑步,而在高速跑步下,跑步機跑步消耗的熱量低於陸地跑步

而在跑臺上進行1%坡度補償後,跑步機跑步與陸地跑步的消耗量在相同速度下無差異。

六 跑步效能對比

2014年來自愛沙尼亞和英國的科學家對跑步與陸地的運動效能進行了對比,通過研究發現:(1)最大消耗氧量Vo2maX:

(2)通氣量VE:

陸地跑步低於跑步機跑步11.2%


(3)跑步效能RE:

陸地跑步RE值低於跑步機跑步,也就是說,陸地跑步比跑步機效能方面節約8.8%

因此在跑步效能上對比,陸地跑步優於跑步機跑步。

七 運動機能測試對比

在此,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跑步機上的測試指標與陸地上的測試指標都會被用來進行訓練監控。跑步機由於可以將運動速度設定在一個固定的值,因此更有利於控制運動的強度和運動量。

但是,由於在跑步機上跑步和陸地跑步需要不同的神經肌肉調控,以及不同的能量消耗。因此,兩種測試環境下所獲得的指標不能簡單機械的直接轉換!!

綜上所述,同樣是跑步運動,跑步機上跑步與陸地上跑步存在著許多的不同!

跑步機上跑步具有更好的應對不佳自然環境的先天優勢,同時也更便於訓練監控的實施。

陸地上的跑步具有支撐面更安全,空氣質量更好以及更佳的跑步效能等優勢。

因此,在自然環境適合運動情況下,更推薦戶外跑步,當然有時受空氣質量霧霾的影響,室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寬大的跑臺進行室內跑步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在跑步機上跑步,一定先要慢跑幾分鐘,使中樞神經肌肉系統產生合理的調控,然後再開始有強度的跑步訓練。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全家福健身器

在2017年5月的時候,跑步學院在上海舉辦了第一期心率教練認證課程。為期2天的課程中,對各種跑步相關問題的討論從未中斷。這些問題大多來自普通的跑者,具有非常強的實操價值。接下來,每週六常規的「教練!請問」將進階為由

徐國峰親自回答的Q&A集錦,希望能為大家答疑解惑。

Photo via Greatist

Q:在戶外跑,跟在跑步機上跑有什麼差別嗎?比如遇到天氣不好的情況或者時間上的一些原因,導致沒辦法完成戶外跑。那麼,在跑步機上跑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需要注意?

A:相對於路跑,在跑步機上跑少了一個元素,就是往前落。它的履帶會自動把你腳往後拉,所以它沒有一個主動往前落這樣的動作。所以如果你在跑步機上訓練,我建議調整坡度,通常是一到二或三。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臺灣有一個朋友,他幾乎都在跑步機上練習,周跑量很大,有80公里,因為他的工作關係,全部在跑步機上練。他喜歡跑步機,他在跑步機上都可以用4分速或4分速以內跑很長的距離,全馬的最好成績是3小時多一點,他一直想要破3,但好幾次都沒有達成,他就傳訊息給我,訊息裡面就有一句話提到,我在跑步機都可以跑3分50秒的配速,跑好久,但是一出去就不行,就是很累。

這個原因就是,在跑步機上面沒有落下,沒有一個前進的知覺技術。在跑步機上訓練,只有練到體能的部分,但沒有練到要達到那個速度所需要的跑步技術水平,因此差別很大。


跑步學院

還是很有區別的。

1.跑步機更可控,戶外跑不可控

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旦設定了速度,人就會被動跟著該速度奔跑;當感覺疲憊時,由於事先設定的速度,往往咬牙堅持一會兒就挺過去了;對於初學者來說,有可能需要走跑結合地訓練,這時候使用跑步機就能精確地設定速度和走跑的間隔時間;對於高水平健身者來說,當需要採用間歇訓練強化有氧能力時,跑步機仍然能給你一個精確的設計方案。但在戶外跑步,對初學者來說,難以掌控速度,一旦略顯疲勞,就會叮嚀自己“停下來吧、停下來吧!”

2.跑步機更省力,戶外跑更耗能

同等速度、坡度條件下,跑步機上更省力一些,很多跑步者發現,在跑步機上能堅持更長時間,或感覺更加輕鬆,而在戶外奔跑就要抵抗風阻,分神觀察自然環境,並且要實打實地用小腿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動身體前行。

3.跑步機略枯燥,戶外跑更多驚喜

其實跑步是一個“自我整理”的過程,人在達到良好的持續做功的跑步狀態時,大腦就會受到內啡肽和多巴胺的激發,進入到自由聯想或翻舊賬的狀態。

機跑明顯單調,除了眼前的情景,一部電影還沒看完,跑步訓練就結束了,可以自拍一個,發個朋友圈就回家。而路跑就不一樣了,所有城市的繁華喧鬧,自然的博大美麗,流動的人群車輛,多變的建築和地形都盡收眼底。

4.跑步機更有利於保護膝關節

總的來說,機跑還是比路跑要安全一些的。戶外有各種環境情況,比如汽車、自行車、行人,碎石、小坑、彎道、上坡等,特別是喜歡夜跑的小夥伴們,在外出跑步時一定要做足準備。在跑步機上就沒有這些問題。

並且跑步機有良好的減震設計,跑帶也有彈性,能給膝蓋減輕一定的壓力。戶外跑步則要根據路面狀況而不同,即便是塑膠跑道,也差強相似於跑步機而已。


健身界

我跑步20多年,在健身房跑步機大概跑過三、四年時間,算是比較熟悉,更長的時間是路跑,特別喜歡跑遍城市角角落落。

我原來的健身卡是某健身房的全市通用卡,上海他們很多家店,我去過10來家,其中一個興趣是測試不同店裡跑步機的最大速度,基本上是20KPH,差點的有22KPH,好的有22KPH,22KPH的很爽,只能堅持1分鐘。

路跑大家都很熟悉,我說說跑步機的特點吧:

  1. 大部分是機械傳動皮帶的跑步機,無論速度快慢,跑步機都需要非常專注認真,旁人不要突然去和正在跑步機跑步的人說話。

  2. 跑步機節奏平穩,跑者能跑出很好節奏,不幸的事,跑步機跑久了,跑者會失去速度感。

  3. 跑步機速度到15KPH後,會有明顯的帶動作用


  4. 跑步機跑步腳有落空感,容易傷著膝蓋,調0.5~2的坡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5. 健身房跑步機跑步,空氣沒有路跑那麼流通,會有缺氧感,出汗也特別厲害。

  6. 跑步機不受惡劣天氣影響

  7. 現在跑步人多,跑步機有時候也沒有空機器,會浪費時間等待

  8. 有健身房在跑步機前上方放置電視機,放鬆慢跑時,打發長時間比較容易,特別是在上面快走減肥的同學。


有半年在客戶現場做項目,我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在附近的健身房跑步,那陣訓練很規律,效果也很好。曾經有過兩次跑步機20KPH的速度跑過5KM,15分鐘時間,跑步機速度快了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只要身體騰空起來,皮帶自動就往身後跑了,這個路跑肯定要慢2分鐘的。

頭條號“跑步的腳跟”為你分享圖文實用跑步乾貨,歡迎馬拉松、越野愛好者關注,分享交流跑步心得。


跑步的腳跟

區別肯定是有的


1、相對於路跑,跑步機更省力

跑步機上跑步時,身體重心的上下波動幅度較小,傳送帶前後的作用力會傳遞一部分給跑者,使得跑者上下移動會減少,從而前後移動的力增加。同時路跑需要向後蹬地,還要考慮風阻,路面情況等等其他因素,這也是跑步機跑起來比較省力的原因。



2、步幅大小和跑步速度不同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步幅較路跑時會變小,因為跑步機基本設置是恆速。同時路跑不知不覺就提速或者減速了,這樣比恆速更累。



3、腳著地部位不同

部分跑者在跑步機上跑步時,動作會由原來的腳後跟著地變為全腳掌著地,其原因是在跑步機跑步時身體重心的上下波動幅度較小,同時大腿前擺時小腿摺疊較小的緣故。



4、鍛鍊的肌肉不同

跑步機上跑步時,身體不必要的晃動會減少,因此股二頭肌及股直肌(大腿後側肌肉)活動會較大,而大腿前面外側的股外側肌則收縮較少。不過,兩種跑步方法鍛鍊臀大肌及小腿肌肉的效果差別不大。



5、在跑步機上跑步,更保護膝蓋

跑步機有緩衝,在跑步機上跑步,關節的衝擊力遠遠比你在戶外跑步來的小。因為戶外跑步緩衝侷限於跑鞋,跑步機是鞋子的緩衝加上跑步機本身的緩衝,這樣膝蓋受到的衝擊力會小很多。但在速度過快的情況下,人的跑步節奏跟不上跑步機的節奏的話,很容易就會造成膝關節不同程度的受傷。


—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和我們一起構建更便捷舒適的運動方式。


有跑yoyorun

1、跑步機上跑步比地面上跑步更安全

跑步機的跑帶是平整的,不像地面上磕磕絆絆,起伏不平等,容易導致崴腳或摔倒等。

跑步機上跑步能夠給膝蓋減輕一定的壓力,提供減震功能,長時間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跑步會導致膝蓋、腳踝等受傷。

2、 跑步機上跑步比地面上跑步更加省力

地面上跑步需要兩隻腳中的一支腳用力蹬地發力,提供一個向上和向前的力,讓人體有一個向前速度和向上的高度。跑步機上跑步省略一部分向前的力,跑步機的馬達給在跑步機上的跑步者一定的向前作用力,在跑步機上跑步會比在地面上跑步省力。

地面上跑步需要克服自身重力,還需要克服戶外的風速、地面摩擦力等一切外界因素,所有這些導致在跑步機上跑步比在地面上跑步輕鬆。

3、跑步機上跑步比地面上跑步具有可視性

跑步機上跑步能夠讓跑步者知道自己的速度、時間、心率、消耗熱量等,跑步者知道這些數據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整適合自己的運動量。

事實上在地面上跑步也有它的好處,能夠呼吸新鮮空氣,欣賞到戶外的風景,在戶外跑步能夠讓人心情開朗……。

地面上跑步的速度和頻率可以自己控制,想跑就跑,想停就停,跑起來也不那麼費力;

跑步機上跑步通常設置比較快的速度,固定頻率,只要跑步機不停,人就得跟著節奏一直跑,突然停下來容易摔倒,對心臟也不利。

跑步機的履帶不停往後轉,人在上面跑,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不能稍有分神,身體緊張度也遠高於正常跑步。

四類人不適宜跑步機鍛鍊

有關節炎、半月板或韌帶損傷或做過關節人工置換的人,跑步機高頻率的跑步會造成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反覆磨損,本來有關節問題的人會越跑越傷;

有心臟病的人,跑步機的速度難控制,對心臟負荷比較大,發生意外則非常危險;

有頸椎病、腰椎病的人,長時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狀態下跑步,導致頸部、腰背肌肉緊張,跑步機對脊椎有反衝力,加重原有的病情;

有骨質疏鬆的人,骨密度降低,韌帶鬆弛,高強度的跑步過程中發生扭傷、摔傷,導致骨折。


揚東微步

客觀來說,區別有,但也不大,畢竟都是跑步,都是運動,站在鍛鍊身體角度而言,是一樣的,但如果你是運動員,或者需要參加比賽之類的,還是戶外好點,因為空間大,有利於各種衝刺變速訓練,而且美女多,更利於激發男人的雄性激素和鍛鍊熱情,哈哈,但如果只是為了鍛鍊身體,那就不用糾結啦,跑步機和戶外跑效果都一樣的啦,還是說說自己的看法吧,作為一個有著三年幾乎每天不間斷跑步的人來說,綜合而言,有條件的還是選擇跑步機吧,只說兩點,一、大多數人跑步不是為了成為運動員,只是為了鍛鍊身體,沒錯,戶外跑確實比跑步機更能提高跑步能力,而且跑步機上的慢跑效果是高於戶外跑的,因為速度勻速,更有利於消耗脂肪,但速度快的話,就不如戶外跑了,因為同樣的速度,你在戶外身體可以伸展的更自然拉的更大,而跑步機上會覺得縮手縮腳,雙腿不能自然的跑開,不服的可以試一下,但戶外跑步確實比跑步機更傷膝蓋,這點我親身體會呀,而且跑步機頻率速度穩定,也有利於肌肉線條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對於年輕人而言,喜歡練力量的就更方便了,在家跑步機上跑完,直接可以在家練啞鈴深蹲平板撐了,這樣更利於健身計劃的堅持,相當於健身房差不多了。二、基於大多數人而言,每天因為工作因素,是很少有充足的時間去鍛鍊的,包括雨雪大風霧霾天氣,而家裡如果有跑步機,你可以隨時隨地想跑就跑,出出汗,動動身體就夠了,你又不和人家比賽,你要提高什麼跑步能力。要注意一點的是在跑步機跑的時候一定要把安全鎖給戴好,以防不小心滑倒,不過對於經常在跑步機上跑的人來說,身體的協調性應該都能很好的控制了,本人以前在戶外跑道和室內體育館兩個場地堅持跑了一年多吧,後來嘗試了去健身房跑步鍛鍊


,但覺得綜合而言,還是在家鍛鍊好點,可能只是因為方便吧,更容易養成堅持的習慣。不過建議一點,如果身體覺得累或者明顯感覺越鍛鍊越吃力,那就得歇一歇咯,因為身體是肉做的,不能對自己鐵石心腸呀,喜歡就採納,不喜勿噴😁


MinGW7

沒有一個回答在點上的。區別只要看看物理做功大小就知道了。比如同樣跑一公里,室外跑做功相當於是用力把你身體移動了一公里;跑步機上跑是用力把腳下的傳送帶移動了一公里。一般傳送帶調節是不會比體重大的,所以做功(消耗能量)也就一般沒有自然跑大了。

這也就是一般人跑1千米很費力,但到了跑步機上卻可以輕鬆跑到1千米的原因。說到底就是你在跑步機上每一步所遇到的阻力和消耗的能量要小於真正跑步,說極端點就像滑冰一千米你能累嗎?


木子243740651

這個問題是肯定的,單從跑步的環境來說,一個是室內一個室外,跑步機一般擺放在室內個人家庭和健身房,空氣的流動性不好,因為有氧需要大口的喘氣和大量出汗,所以有好的空氣環境也是對你的心肺是沒有傷害的。健身房人多氧氣稀薄,特別是到夏天環境悶熱潮溼,我個人是不建議在開空調環境下跑步的,這個不用多說了吧,空調對空氣的汙染程度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吧!所以如何去挑選一個好的健身房,除了離家近之外,它的通風換氣設備也很重要。個人建議有時間的話還是去室外跑步,比如家附近的公園、圖書館等一些綠化環境好的地方。還有就是計劃跑步之前記得先看看空氣指數,如果是重度汙染那還是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吧!😪下圖是我跑的結果。哈哈


第二就是跑步指數了,跑步機和在正常路上跑步,在強度上最少能差30%以上。跑步機是原地擺腿,而在正常路上是比跑步機上多一個往前蹬的動作,你不蹬能往前走嗎?所以在路上跑步是比在跑步機上消耗的熱量大的(相同速度和公里數)個人建議跑步中間不要停,最少30分鐘,如果是在跑步機上最好延長10分鐘以上,達到40分鐘以上,如果實在不好堅持,可以把速度降下來,但一定不要停!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跑出個未來👏💪


Jason萬1980

我是一個熱愛運動,熱愛跑步的人,去年夏天,早上我每天都會5:30起床跑步到6:30,然後衝個熱水澡吃點早餐再去上班,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將近兩個月,個人感覺非常有活力有動力。

不管在跑步機上跑步還是在正常路上都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在跑步機上跑步,地點基本上都是在室內,空氣循環不好,有一定的封閉性。好處就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小夥伴,在做不同的健身運動,如果你是男生,呵呵,我想應該更喜歡在健身房裡的跑步機上跑步吧。

而在室外跑步,需要下載很多快節奏的歌曲,最好再配一個藍牙耳機,這樣比較方便。選擇路邊寬闊的人行道或者林蔭小道,當你邁向第一步,你會發現你自由了,身心感到無比的放鬆和自在和灑脫。就好像汪峰的有一歌,我要像夢一樣的自由,像天空一樣,一邊奔跑一邊流著汗水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在路邊跑步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堅持,讓自己儘可能長時間的處在奔跑的狀態,而不是簡單地走走停停,就否則就達不到健身的效果了。

夏天就要到了,請小夥伴們都出來健身吧,我們一起跑步一起來感受屬於我們的夏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