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閘建閘40多年來首次大清淤1.2公里古運河上段迎清水活水

經過大半年帶水作業施工,昨天,揚州市古運河上段清淤工程結束,共清淤長度約1.218公里,淤深0.7米-1.5米,清淤土方量約10萬方,清淤後的河水濁度明顯降低,泥沙含量減少,活水水源水質提高。

局部淤積最深達3米

40多年來首次徹底清淤

揚州閘自上世紀70年代建成以來,一直未對此段進行過徹底清淤。本河段2016年測量的現狀河床斷面資料顯示:古運河上段(大運河-揚州閘段)河底淤積0.7米-1.5米,局部河坡淤積2米-3米、清淤長度為1.2公里。

市城防處沈副主任告訴記者,主要原因是南岸護坡、擋牆等建築物建設時施工圍堰拆除不徹底導致河坡淤積,經過多年運行,坡面淤積沖刷擴散而下移至河底,加之該河段40多年來長期未曾徹底清淤疏浚,導致河床淤積較嚴重的現象,影響河道引排能力。每當引水流速加快時,水下淤泥就會泛起,清水活水水源質量受到了影響。

在正常水位5.0米時,局部河坡因淤積成淺灘、水深僅1.0米-2.0米,當古運河引水活水時,河床淤泥質極易浮起擴散,引水水體渾濁,影響清水活水效果。

沈副主任說,按相關規劃結果,古運河不僅是區域內部的骨幹引排水河道,也是揚州市城區排水的專用通道、城區清水活水通道,同時也是規劃新建揚州閘泵站、瓜洲外排泵站的專用輸水河道。為改善該河段的排澇條件,改善城區水環境,提高城市清水活水效果,對古運河上段實施河道清淤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既是主航道又是活水通道

古運河清淤不能打壩排水

古運河作為流域及城區的引排水專用通道,如橫向攔河打壩排水乾塘施工,則須考慮施工期間主城區的雨水出路問題,施工導流問題難以解決;同時施工期間切斷了城區的活水通道,影響整個城區的水質更換問題。

由於本次工程河段僅清淤疏浚,河道清淤疏浚線路基本以現狀河道中心線進行,並維持現狀河口寬度不變,疏浚坡面以不影響現狀駁岸牆安全為原則,保持兩岸現狀駁岸牆不變。

古運河作為揚州市南北向的主要航道,河道沿線有多家企業及其生產碼頭,橫向攔河打壩排水乾塘施工,不僅對通航影響較大,對沿線的企業生產也影響很大,斷航施工矛盾難以協調。古運河還是城區活水水源區,如斷河施工,將影響整個揚州市主城區水系的活水水源調度,城區水系的水質將得不到保證,這會給市民生活及旅遊事業等帶來非常不利的社會影響。所以進行浚前測量、挖泥船組進場定位、分層分條開挖,保證施工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工程河道局部為擋牆防護河段,特別採用人工開挖或小型機械疏浚,進行避讓。當河道清淤遇到運河北路橋時,特別注意橋樁安全,橋底不清淤。

河床淤積深淺不一

用抓機像用手術刀樣精準

老河道清淤雖然方法大同小異,但難度卻千差萬別。該河道為古運河流域及城區的主要引排水通道,且為六級通航河道,不能橫向攔河打壩排水乾塘施工,只能採用抓鬥式挖泥船進行清淤疏浚施工。

施工方揚州水建公司項目經理湯明告訴記者,結合古運河束窄段整治工程,大王廟段採用不斷航、抓鬥式挖泥船清淤的施工方案,棄土由船舶外運處理。運輸船舶在棄土區靠岸後,採用泥漿泵將船上的淤泥排至陸上棄土區。

由於河床淤積深淺不一,用抓機抓泥深度成了高難度動作。本來抓機一下水就可抓上一方的淤泥,為了滿足設計斷面要求,只能將抓機下探至30釐米-1米不等,所以操作就像拿手術刀一樣,進行精準控制。通訊員 徐敏 劉蘇南 記者 姜濤

揚州閘建閘40多年來首次大清淤1.2公里古運河上段迎清水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