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如夢般的倩影入我心房,對你的情愫已然勢如潮水,無法阻擋!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青海的茶卡鹽湖,被譽為“中國的天空之鏡”,更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我很慶幸在自己活蹦亂跳的年紀去過這個地方,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青海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年紀稍大些的內陸(跟雪域高原有所區別)遊客確實有諸多不良反應,2010年年過七旬的外公外婆就去過青海湖,剛到那裡就血壓升高,眩暈不止。2013年我和男友(現在的老公)一起窮遊(剛畢業沒多少錢)青海,都是年輕人反應沒有老人那麼強烈,此次青海行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幅畫面美景分別是:靠近青海湖時,遠遠望去像是碧綠的翡翠盤子懸掛在半空中,與黃色的油菜花交相輝映,美極了;與青海湖相隔的茶卡鹽湖,美得恍如隔世……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青海湖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在約20萬平方公里的柴達木盆地中。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杭州西湖一樣大。

在這兒,你可以觀看到《西三母瑤池》、《馬頭琴的傳說》以及《炎黃二帝》等雄偉壯觀卻又經美景絕倫的鹽雕作品,還可以乘坐小火車,到鹽湖的中心觀光,盡享天空明鏡雨水天相接的廣闊美景。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西三母瑤池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馬頭琴的傳說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炎黃二帝

你可以赤腳走到湖面上觀看雲朵、山川連同自己的倩影倒映在潔白鹽湖中的美景,如果足夠幸運,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樓;茶卡鹽湖的“鏡”與“淨”讓人如入夢境,恍如隔世……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鹽湖小火車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青藏高原

茶卡鹽湖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茶卡鹽湖的湖水面積,水深明顯受季節影響,雨季湖水面積可達104平方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十幾倍,乾季湖水面積明顯減少。湖水屬滷水型。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處達9.68米,湖東南岸有長十幾公里的瑪亞納河注入。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與其它鹽湖不同之處不僅在於茶卡鹽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被旅行者們稱為中國"天空之鏡",更在於這裡的鹽也有其獨特之處,“茶卡鹽”是產於青海省烏蘭縣茶卡鹽湖的湖鹽,受其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這裡的鹽具有較強的晶體規則、氯化鈉純度高、可溶性雜質低、不易結塊、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特點,2009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茶卡鹽”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可開採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西寧府新志》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鹽律。解放前,馬步芳政權在這裡設有鹽場,每年生產近千噸原鹽。解放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開發出加碘鹽,洗滌鹽,再生鹽、粉幹鹽等十多個品種,每年生產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餘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

人們驚訝中國版“天空之境”的曠美容顏,又有幾人知其背後的故事

茶卡鹽成品

茶卡鹽湖是大地歷經災難之後的涅槃重生,她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用身心感受,請在有生之年和她來一次親密接觸吧!

持續關注“九味食記”和九姑娘一起為美味打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