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智庫論壇第七屆會議:聚焦合作 積極發聲

中非智庫論壇第七屆會議:聚焦合作 積極發聲
中非智庫論壇第七屆會議:聚焦合作 積極發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毛莉)7月4日,為期兩天的中非智庫論壇第七屆會議在京開幕。作為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重要配套活動,圍繞“改革開放與中非關係”這一重要議題,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和非洲50多個國家的政界、學界、媒體代表380餘人與會。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在開幕講話中表示,過去40年,正是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40年,也是中國與非洲國家攜手並肩前行的40年。40年來,中非政治關係歷久彌堅,戰略互信堅實深厚;中非經貿合作跨越發展,利益紐帶緊密牢固;中非人文交流穩步拓展,成為中非友好的湧泉活水;中非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配合,堅定捍衛中非共同利益。今年是中非關係的“大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備受各方期待。中非雙方將以峰會為契機,圍繞“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主題,共同規劃未來前行路徑,賦予中非關係與合作新的時代內涵。

中非智庫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深做實中非智庫合作,為中非關係提供更大智力支持,陳曉東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與時俱進,要結合國際和地區形勢演變,學習國際智庫先進經驗,體現中非特色,創新方式方法,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非智慧”。二是聚焦合作,要緊扣中非關係與合作發展重點,積極建言獻策,特別是針對合作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問題,努力提出具有針對性、務實管用的思路和建議。三是積極發聲,理直氣壯地唱響中非關係的光明前景,打造行之有效的中非話語體系,同時敢於並善於回應外界對中非合作的不實雜音,正本清源。

在專題研討環節,圍繞“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與中非關係發展”“中非自主探索發展道路的經驗與啟示”“中非智庫媒體合作——以增強傳播力與話語權為目標”三個分組研討議題,與會專家學者就中國發展經驗,非洲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中非在發展中的互補和互利優勢,如何推進中非產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與農業發展合作,如何提升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國際話語權,中非智庫在國家政治建設與經濟發展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功能,如何提升中非在電影電視及新媒體領域的傳播合作等問題開展深入研討。

此次會議由中非合作論壇中方後續行動委員會秘書處主辦,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國務院參事室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聯合承辦。據悉,在外交部的支持下,中非智庫論壇由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於2011年創立,2012年正式納入中非合作論壇框架,成為中非民間對話的固定機制,每年在中國和非洲輪流舉辦會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論壇以“民間為主、政府參與、坦誠對話、凝聚共識”為宗旨,邀請國內政府部門、學術機構、高校、企業和非洲國家知名高校、相關機構等的代表參會,有效促進了中非學者的交流對話和互相理解,共同為中國企業走向非洲和非洲企業走進中國以及新形勢下中非關係的發展建言獻策。

編髮:馮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