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楊一雨是好字在剛成立半年時的一位暑假實習生。她那時剛讀完上海紐約大學的二年級,在去紐約校區讀三年級之前的那個暑期,想在國內的一家文化公司實習。我當時一直不明白這位顏值和才華都很擔當的名校生,為何會選擇在成立不久、名不見經傳的“好字在”實習。但那時我們很缺人,有這樣的“仙女”降臨,巴不得,趕緊把她當女漢子用了,她和我們一道,日夜加班。

一轉眼,一雨從紐大的三個校區(上海校區、紐約校區、阿布扎比校區)本科學習結束,即將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研究生。從履歷上看,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到美國哥大,她似乎每一步都很幸運。然而,和她共事兩個月,她的勤奮好學、認真負責、多才多藝,尤其是探索和思考能力,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也驗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老話:沒有哪個成功是偶然的……

年輕的一雨,在下文中分享了她的成長經歷和個人理念——“自主學習,融入社會,學會交流,爭做一位世界的好公民”。時逢鳳凰花開的畢業季,無數的莘莘學子即將開啟高中或大學生活,我們希望一雨的分享對他們有所啟示,追求自由、認真思考、和勇於探索!

——黃輝

自由的選擇

文/楊一雨

在名校聚集、教育資源集中的北京海淀區,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好像並不太顯眼。第一次走進校園看到豎在門口的石碑,望著這個操場有點小,樓不算密集,學生不太多的學校,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但今天寫起它的時候,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青春在這裡留下,覺得十分幸福。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北大附中校園門口的石碑

北大附中王錚校長說過,“我們不應該把教育看成是一種篩選,孩子的個性和差異,我們不把它當作差距,而是當作價值。”在這樣寬鬆自由、尊重差異的的環境中,我的青春被細心照料了三年。然而不同於大多數人的高中時光,我的這一段記憶,並不歸屬於某級某班,而是屬於“正心”學院。通俗點說,高中部是沒有班主任的,每八個人由一個導師管理,大家自由選課並採用走班制教學,和不同年級的學長學姐、學弟學妹相處非常融洽。

從2013年開始,學校單元制升格為書院制,七個書院分別命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元培”“博雅”“道爾頓”。我們經常自嘲,這不就是現實中的霍格沃茲學校嗎?因為北大附中的地理位置(海淀黃莊大泥灣路),我們還親切地稱它為“大泥灣魔法學校”。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高中畢業照

在這個校園裡到底有多自由呢?我們不用穿校服,沒有所謂的班會(只有每兩週一次的學生自治會),可以談戀愛(也就是早戀哈哈),上課可以使用電子產品(ipad、手機、電腦等),沒有班主任催你交作業或者值日,更沒有老師督促你 “該學習了,你的績點有點差”,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任何課程(木工、排球、國畫、音樂、戲劇表演等),中午有一個半小時午休,可以不吃食堂而去對面的商場裡找餐館(其實食堂很好吃,我記得還有賣鹽酥雞)……青春期的我們,好像有一大堆和其他學校的同學相比,說不出來的更自由、更爽、更愉悅的校園體驗。

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看似無比放鬆懶散的狀態下,每一位同學都是十二分地努力。從高一開始,學校的氛圍讓我們不斷明白,很多事只有自己做選擇,自己去對關心的事上心,自己照顧自己。填鴨式的、被動的學習和生活在北大附中是不存在的。高中生已經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自我管理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當時的我不懂這樣的自由帶給了我什麼,現在明白,它讓我更快地成長,懂得自我約束與取捨,去融入社會

(畢竟一旦步入社會,沒有太多外界的幫助只能更努力地單打獨鬥)。

我記得學校裡70%的社團是學生自發組織的(有些社團僅有10人左右),但正是這些自發社團彙集了興趣相同的同學,營造了很有凝聚力的校園文化氣氛。就自己而言,我參加了戲劇社和一學期的表演課,出演了兩部校園舞臺劇的女一號;加入了學長團,帶領新生的軍訓及Orientation活動;參與了啦啦隊的編舞及領舞;獨唱團英文歌專場的表演者之一;棒球隊三壘手的板凳隊員。學校裡的同學們個個藏龍臥虎,一人參加五、六個社團的佔大多數,橋牌社、街舞社、爵士樂隊、咖啡小賣部管理……那時候感覺每天都充滿用不完的能量,課餘生活不能僅用“幸福充實”四個字來描述。北大附中的同學都比較有個性,擅長的東西也多,滿腦子都是迸發不完的新想法。但即使這樣,大家都一致認為北大附中能帶給人無比強的歸屬感。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啦啦隊表演,右一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獨唱團表演

歸屬感確實是很準確的一個詞,每一個畢業了的校友都願意放假時回學校看看,如果時間允許,更願意參與到高考送考隊伍中,站在校門口給考生們擁抱鼓勁兒。這個待了三年的地方,已經不僅是家的一種存在,更像是一個奇怪的磁場,持久地匯聚著新生與老校友,讓我們願意踏回那塊草坪前的石碑,再度一遍青春。

高三上學期時,我得知我夢想的學校——上海紐約大學會給北大附中兩個推薦名額,於是我跑進王錚校長的辦公室,諮詢他的意見。他對我說,“既然你這麼想要這個名額,那就寫一篇報告給我,闡述你為什麼想上這個學校,字數不限,寫清楚就好了。” 我做足了功課,充分去了解上海紐約大學,表達了我心中所認同的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幾個月後,我拿到了紫色的錄取通知書,進入了大學生活。

在5月23日剛剛結束的上海紐大畢業典禮上,俞立中校長說道,“在上海紐約大學的每一天都如同在照鏡子,不僅看到了文化間的異同,也學會了重新審視自己。這

是一個打開視野、反思自己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國際化’。” 四年的時間很快,但是隻有我自己心裡知道,這四年是如何度過,時間又是如何改變我。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上海紐約大學

剛到上海時,看到夜景裡耀眼的三座大樓,江中亮燈的渡輪,我想,這和北京也太不一樣了!和來自44個不同國家的同學一起,每天全英文浸泡式上課,累得半死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忙不完的小組任務,還有兼職和假期實習……在這裡的學習生活並不輕鬆。作為探索全球化時代高等教育的一項實驗,上紐大的學生可以稱自己為“小白鼠”,生活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我們需要帶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去認識世界

大學四年中最幸福的一段經歷,就是我在好字在的暑期實習。如果你幸運地遇到了一位好老闆(比如我),實習不僅能鍛鍊自己的能力,還能學到新知識。當時好字在僅有七位左右員工,我的貴人兼老闆——黃輝女士,手把手輔導我,讓我接觸到中華漢字的美妙之處,以及中國文化背後的神奇力量。

記得有一次創作“爸”這個字的視頻(可以算作“字有道理”課程的前身,哈哈),我和小夥伴從查字典、寫串詞、改稿件、搜圖片、做動畫、配音、剪視頻等一系列小任務做起,最後呈現出的效果雖然還是很簡陋,但有著說不出的滿滿成就感。還有一次,我發稿件給黃總,她跟我提到了幾點修改意見(空格到底空幾格,行距要多少,字號哪種才規範),非常具體也非常細節。當時感覺自己作為一個大學生實習生,這樣簡單的任務都做不到完美,十分自責。但是黃總從來沒有批評過我一次,總是和言細語,一起早上在辦公室喝咖啡,下午還跑去買奶黃包吃,週末帶我們去莫干山團建……所以這段實習經歷教會我,要心存感恩。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2015年夏天與黃輝在莫干山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有個愛美食的老闆真好,哈哈

後來大三的時候去去紐約的總校學習了一年,帶著我從好字在學到的一點點漢字文化,我以為可以應付生活中的文化碰撞。然而,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裡架構橋樑,衝破文化壁壘,跨文化交流可不是我想象的那麼簡單。

黃輝老師給我介紹了在紐約的美國華人博物館(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實習的機會,在那兒當志願者的經歷中,曾經碰到過許多荒唐之事,讓人哭笑不得。比如在辦“酸甜苦辣——中餐旅美記”展會的時候,有外國參觀者以為這是試吃大會,來領取免費的啤酒和小點心。這不禁讓我思考,中華文化在外國朋友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呢?除了漢字,我們的哪些文化可以代表我們的身份呢?什麼樣的展示方式又能讓外國人覺得有意思,可以讓他們有興趣去了解中國呢?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在紐約華人博物館做志願者的日子

大四的時候,我去阿聯酋的阿布扎比校區學習了一個學期。這個在人們眼中宗教信仰極高的地方,卻對外來文化有著極強的包容性。在阿布扎比,80%的人口是外籍,其中更有大部分來自亞洲國家。有一次我坐出租車去商場,司機非常友好地問我是哪裡人(他來自以色列),我沒有直接告訴他,而是請他猜一猜。於是這位司機朋友幾乎把東南亞國家說了個遍,從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猜到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就是沒提到中國。後來我心裡覺得有點不開心,笑著說自己是來自中國,他恍然頓悟,表示完全沒有冒犯的意思,只是一時忘記。這件事又讓我思考,中國人在外國朋友的眼裡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國家逐漸強大,中國文化在國外怎樣可以得到傳播呢?也許我們黑眼睛黃皮膚的面孔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人看起來相似,但我們的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可不瞭解我們的外國朋友,又怎樣辨認呢?我又回想起在紐約的經歷,於是更加懂得文化碰撞真是一個研究不完的課題。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入鄉隨俗,參觀清真寺

坐在畢業典禮的座位上,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自己在北大附中和上紐大學習經歷的相似之處:自主學習,融入社會,學會交流,爭做一位世界的好公民。如果不是因為當初選擇北大附中,我也許仍然不能很好地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更不會想到三年後去選擇上海紐約大學,一所極需學生獨立思考和生活的學校。兩所學校帶給我的體驗是不可複製的,更無法用語言文字描述它們帶給我的改變。

自由的選擇|從北大附中到上海紐大,再至美國哥大

上海紐約大學畢業典禮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Crash(譯名:撞車)》,講述了文化碰撞下的矛盾,以及不同種族的人們在面對衝突時體現出的善與惡。我在大學的假期裡去過幾個國家和城市,面對不同的文化和人,有了全新的認識,看完電影感觸更深。無論是經常去的12街那家pret-a-manger咖啡小哥的善意,坎昆導遊留下的祝福,還是去塞爾維亞旅遊時住家主人的友好,我仍然認為文化交流是一件開心的事。這周開始讀了一本新書,是上紐大副校長雷蒙先生推薦過的,Adam Grant 的《Give and Take》(譯名:給與取),講的是那些更懂付出的人,往往反而能夠獲得更多

於是我想借用北大附中的校訓作為結尾:“北大附中致力於培養:個性鮮明、充滿自信、敢於負責,具有思想力、領導力、創新力的傑出公民。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熱忱服務社會,並在其中表現出對自然的尊重和對他人的關愛”。關於“付出”這一課題的人生之書,是很難短時間讀完、讀懂的,只願自己能夠慢慢去體會這其中的學問。

從高中到現在一晃已經七年,這2555天的時光在我身上留下了無法倒流的美好記憶。許多片段拼接出了那些快樂的讀書日子,而我接下來要去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讀書的路看來還要繼續。

也許當我再次去紐約中央公園看櫻花的時候,會想起在北大附中、上海紐大和好字在的種種經歷。那些故事會在我腦海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那些文化碰撞中不斷在腦中迸發的靈感,以及漢字和中華文化帶給我的那些思考,都將化為一股無形的力量伴隨我的一生,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給予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