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薛剛反唐嗎?

薛仁貴,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出生於隋朝末年,先後輔佐過唐太宗和唐高宗,是初唐時期有名的戰將。關於他,關於他的後人,有許多著名的民間演義。其中,《薛剛反唐》正是關於他的孫子,薛剛的一部小說。


歷史上,真的有薛剛反唐嗎?

薛仁貴的雕像

這部小說講的是,薛仁貴的孫子薛剛,因為全家被奸臣陷害,於是起兵反唐,討伐武則天。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擁護廬陵王李顯復位,為全家平反。然而,歷史上真的有薛剛這個人嗎?薛仁貴倒是有孫子,他的名字真的叫薛剛嗎?

歷史上,真的有薛剛反唐嗎?

薛剛反唐

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他叫薛楚玉,他是初唐名將薛仁貴的第五個兒子。薛楚玉,曾經擔任過節度使,轄區主要是現在的北京、天津、冀東一帶。他曾經推行軍事改革,結果被保守勢力排擠,丟掉了官位。新的節度使姓張,收了一個養子,叫安祿山。

歷史上,真的有薛剛反唐嗎?

安祿山

薛楚玉下臺以後,他的兒子薛嵩也受到了影響。勇猛過人的他,本來就不擅長鑽營,又因為父親的原因,升遷更加無望。公元755年,已經升任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造反。對唐朝極其不滿的薛嵩,立即加入了叛軍的隊伍。


歷史上,真的有薛剛反唐嗎?

唐朝藩鎮示意圖

因為作戰勇猛,薛嵩很快升任為鄴郡節度使。鄴郡,也就是現在的豫北地區,以安陽為中心。成為了一方諸侯,薛嵩意氣風發,準備再接再厲,將事業更上一層樓。然而,安史叛軍很快被唐軍擊敗,唐朝又派出了名將僕固懷恩,率領大軍前去收復河朔地區。

歷史上,真的有薛剛反唐嗎?

安史之亂

面對城下的強悍唐軍,薛嵩迅速失去了頑抗到底的勇氣。為了保全薛家,他毅然獻城投降。薛嵩以相、衛、洺、邢四州降唐,被封為昭義節度使。隨後,他竭盡全力,投入了轄區的重建工作。很快,轄區恢復了生機,薛嵩功不可沒。

歷史上,真的有薛剛反唐嗎?

薛嵩之墓

唐代宗上臺以後,為了表彰他的表現,也為了安撫他,先後加封他為高平郡王、檢校尚書右僕射等職。公元773年,他病逝在任上,時年61歲。死後,被埋葬于山西省的運城市。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成為了唐軍的高級將領。薛家,在衰落以後,再次隆興一時。這才是真實的歷史,真實的“薛剛反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