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度网约车报告: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2018年达到3.12亿人

上半年度网约车报告: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2018年达到3.12亿人

2018年以来,某团、某地图纷纷宣布进入网约车市场。某团更是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夺得所进入城市1/3的市场份额,网约车市场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根据相关数据发布称:自以来网约专车/快车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其中整体用户量呈爆发式增长,增长率高达71.4%,而之后整个行业用户水平增长逐步减缓,呈稳定增长发展态势,到用户规模达到2.36亿人,2018年有望达到2.82亿人,预计将达到3.12亿人。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其出行结构不断改变,而传统城市交通已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网约专车作为便捷灵活的出行新选择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市场前景依旧广阔。

上半年度网约车报告: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2018年达到3.12亿人

那我们来谈谈资本控制的网约车平台不应该存在的理由吧:资本控制的网约车平台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个是不了否认的。当利益和一些法规发生冲突的时候,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留住客户,有意的指定对司机的不平等条例,,让乘客乘坐快车有优越感。当运力不够时,只要有驾照和车辆就可以加盟滴滴快车顺风车,对司机没有一个基本的审核,对乘客不负责任。不管司机的收入是否能够养家糊口,说句不好听的,加盟对公司机和黑车司机的派单没有区别,那还哪个司机愿意加盟对公,买营运班保险考从业资格证,故意阻碍地方网约车的正规化。总结,利益至上,司机的审核形同虚设,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管理,根本就解决不了司机的背景审核问题,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没有社会责任感,让司机活的窝囊,运管抓,平台管,乘客恶意投诉,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下。

上半年度网约车报告: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2018年达到3.12亿人

网约车还有市场吗:网约车市场正在逐步规范,网约车平台想要顺利运营,首先要有牌照,其次车要合规,再次人要合规,三证一个不能少。任何一个平台,都需要在规则下经营,再想像以前一样野蛮生长几乎不可能。强大如某团,没有牌照,车辆司机不合规,照样被相关部门约谈,照样要停止业务。现在网约车平台的角逐,首先比的是谁有证,然后才是如何圈用户。

上半年度网约车报告: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2018年达到3.12亿人

网约车的前路究竟如何:网约车的前程虽然已经到了顶峰,但是却动荡不安,稍有不慎将跌至谷底,司机的去留就是网约车的明天,起码现在网约车再走下坡路。私家车越来越难接单和拿奖励,偶尔跑下赚个油费和保养费还可以,当然,你的车油耗不能高。再一个不办证要小心运管,办了证不划算。再来说说所谓的能接到好单的内部车。内部车是指司机租或者分期付款从滴滴公司或和滴滴合作的商户处出来的车,这部分车前期是有好的订单,但随着内部车的增加,好单分不过来的时候,就该这部分司机哭了。每天背着还贷的压力,不想跑也要跑。据说同一款车,比别的店贵好几万。就算你运气好,天天有好单,三年后,车贷还完,赚了十几二十万,但身体已经垮了,车也是几十万公里,基本报废了。

上半年度网约车报告: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2018年达到3.12亿人

那么我为什么说网约车一定有未来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政府不认同,如深圳15年出台的出租电召平台,出台后就没有然后了,而网约车不一样,只是暂时出现了行业和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保护环境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绿色出行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而网约车所提倡的共享经济,正好应运而生,资源共享,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与国家的环保初衷是契合的。国家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新生事物发展壮大。网约车解决了用户出行的痛点,又便宜又方便又快捷,这是人的一个共性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