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注意這三個「細節」,會讓孩子長大後缺乏自信

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有時候總有些無奈,沒對父母都想做一個和顏悅色的爸爸媽媽,可現實卻事與願違,小孩子的思想與大人的思想差異太大,站在父母的角度,孩子就是在挑戰父母的耐心。

而孩子卻認為自己的父母為什麼對自己一點耐心都沒有呢?動不動就要打罵我,這分明就是欺負我小嘛。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威嚴面前只好低頭,但心裡的怨恨,不甘心,對父母的行為不理解,這些也是很讓孩子傷心難過的。

但兩個人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所以對事件的看法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別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否則這會影響他一輩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注意這三個“細節”,會讓孩子長大後缺乏自信

一、動不動就說,你信不信我把你丟了

孩子的安全感都來源於媽媽,如果媽媽不開心了,或者媽媽呵斥自己了。那麼自己就會特別的不開心,也會感到非常害怕,和沒有安全感。

就比如說,有時候孩子太調皮,媽媽怎麼說也不聽,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對孩子說:“在不聽話,你信不信我把你拿去丟了?”

孩子聽到這樣的語言,就會立即乖巧許多,因為他知道媽媽這樣說,真的非常地生氣,很有可能會真的把自己丟掉,那種缺乏安全的感覺頓時油然而生,會讓愛護自己覺得媽媽一定是不喜歡我,不愛了,所以才會想要把我丟掉。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注意這三個“細節”,會讓孩子長大後缺乏自信

二、對孩子言而無信,從不誇獎孩子

通常很多媽媽會說,如果你怎麼做,或者達到一個什麼樣的要求,媽媽就會給你什麼樣的獎勵。但孩子達到目標和按照母親的話去做的時候,媽媽卻不遵守自己的承諾,甚至狡辯自己答應過孩子的事情。

這會讓孩子覺得,媽媽總是對我不滿意,無論我如何做,都得不到她的愛,那麼,我為什麼還要這樣努力呢?

反正我在媽媽眼裡,永遠都是最差的,媽媽只會誇獎別人家的孩子,從未誇獎過我。

從此,孩子可能只喜歡躲在角落,不做聲,不說話,不喜歡與人交流。慢慢地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沒有自信。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注意這三個“細節”,會讓孩子長大後缺乏自信

​三、總是說,你怎麼那麼笨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缺乏點耐心,當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媽媽總會著急的說:“你怎麼那麼笨拉,教了這麼多遍還不會。”

只要遇到孩子一時學不會或者做不好的一件事情的時候,媽媽總是在一旁說:“你這麼那麼笨吶?”這就相當於在暗示孩子,你真的很笨,所以你做不好這件事情。

時間一長,孩子被母親潛移默化的訓導著,慢慢地在內心承認了自己很笨這個事實,於是便的越來越沒有自信,越來越自卑。

沒有用去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害怕失敗,更害怕被人嘲笑。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但孩子的心靈從小就需要呵護,雖然不主張溺愛孩子,但也不能只說孩子不好的一面,也要進行適當的誇獎,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氣去面對一切困難,孩子才會在成長的路上越走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