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了兒子,公婆有所表示,是應該的?

身邊有這樣一件事情:年輕的夫妻不想外出工作,整日在家指望父母的救濟。本該退休的老父親不得已外出工作,而這對年輕夫妻絲毫沒有感恩的心。當孫子出生的時候,老父親給了5萬元錢。兒媳婦還告訴公公:現在生孩子都給錢,我覺得你給的5萬元有點少呀。當我聽到這位老人的講述,心裡面真的十分氣憤。畢竟每個人生活的環境有所茶几,老人願意給錢屬於情分,不給錢也屬於情理當中。這不在媽媽群裡面發表了這件事情,有不少寶媽覺得老人必須給錢,原因無非下面這幾個。

我生了兒子,公婆有所表示,是應該的?

第一點:風俗

有位寶媽告訴我,自己所在的城市屬於十八線的小縣城,但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大家的家庭都很不錯。她有大寶的時候,不管姥姥還是奶奶都是要給孩子前。至於給多少這個沒有規定,就要看大家的心意了。主要還是因為當地有這樣的風俗,已經持續了上千年了。即使婆婆給自己一袋麵粉也不會嫌棄,畢竟大家要根據家庭情況來看。像自己的公婆就給了好幾萬,也算得上老人家的一片心意。那麼這個只是屬於風俗,我感覺沒有什麼好吐槽。

我生了兒子,公婆有所表示,是應該的?

第二點:婆家的心意

生孩子自然不容易,更多的時候需要花費不少錢。孕期各種檢查加上營養品自然要花錢,等到寶寶出生以後就要坐月子,反正現在養大孩子真是不容易。很多寶媽認為生了孩子,婆家人最起碼有點表示呀,這樣表明自己是否受到婆家人的重視。並不是說必要要出錢,你可以幫忙照顧月子呀。記得有位寶媽說:孩子出生以後,婆婆就給孫子買了銀手鐲,還有金項鍊。而自己的媽媽給了2萬元,果然婆婆在乎孫子,媽媽在乎自己的女兒。

我生了兒子,公婆有所表示,是應該的?

第三點:社會風氣

有部分寶媽認為這就是社會的風氣,自己本身一點都不在乎,可是周圍的朋友都有公婆送的見面禮,多少也會給媳婦一點錢。有時候坐在一起閒聊,聽到別人家的婆婆又出錢還出力,想到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就委屈。

我生了兒子,公婆有所表示,是應該的?

但是小編有句話想說,婆媳相處的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計較。孩子是我們自己生的,我們就有能力把孩子養大。婆家還是需要看下自身的條件,有錢就可以多給你點幫助,沒有錢的就多出力帶孩子,難道這樣不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