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竟然會排兵布陣?名爲魚麗陣,外國學者:他們可能是羅馬人

文/紀布

小編這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在《漢書》的陳湯傳中記載,在公元前36年的秋天,漢朝的副校尉陳湯和西域的“都護”甘延壽集結了共計4萬人馬在康居與匈奴的郅支單于的部眾對峙。在漢朝軍營中,可以看到一個“景象”,匈奴單于在城上立“五采幡織”,數百匈奴士兵披甲乘城,百餘騎出入城池,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在這裡說所的 “魚鱗陳”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魚麗陣”。這就引起了史學家們的興趣,同時這支會布“魚麗陣”的匈奴軍隊也引起了史學家們的關注。

匈奴人竟然會排兵佈陣?名為魚麗陣,外國學者:他們可能是羅馬人

魚麗陣(圖片源於網絡)

對於“魚麗陣”來說,在中國古代的書籍中的紀錄也是“絕無僅有”的。倘若沒有經過相應的陣列條規與指導和專業組織訓練,那是絕對不可能將隊列布局成為“魚鱗狀”的。而對於像匈奴這樣的落後的遊牧民族來說,能夠組織士兵訓練和對隊列的指導,這些都無從談起,匈奴兵打仗一向是以“兇猛”著稱,就是衝鋒,就是幹!根本無章可循,因此,讓匈奴人佈置“魚麗陣”,真可以說是“天方夜譚”。那麼,對於這支會佈置“魚麗陣” 的“匈奴”部隊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匈奴人竟然會排兵佈陣?名為魚麗陣,外國學者:他們可能是羅馬人

圖片源於網絡

在1955年時,英國牛津大學的一位研究員叫做德效騫的教授,在一次學術演講中提到過,中國在漢朝時,曾經在與匈奴打仗的時候,在郅支都城看到過“魚麗陣”,這個“兵陣”是典型的羅馬式“龜甲型”攻城陣。“匈奴兵”所使用的是防具是長方形的盾板,盾板呈圓凸狀,匈奴兵手持盾板的上端,肩並肩形成“戰鬥隊形”,形成“魚鱗狀”,攻防兼顧,因此,被稱為“魚麗陣”。據史料記載,這種陣勢只有古羅馬的軍隊曾經使用過,因此推斷,陳湯與甘延壽所見到的擺“魚麗陣”的部隊,有極大可能是羅馬人,而不是匈奴人。(小編不解,羅馬人帶著兵團跑到東方幹什麼?)

匈奴人竟然會排兵佈陣?名為魚麗陣,外國學者:他們可能是羅馬人

圖片源於網絡

在這場與“匈奴”的戰爭中,陳湯與甘延壽一共斬殺郅支閼氏,名王等大約1500餘人,活捉145人,俘虜敵兵千餘人。牛津大學德效騫教授斷言,漢軍所活捉的這145人,就是佈置“魚麗陣”的那些人,在郅支單于被誅殺後,這些人可能停止了“抵抗”,也有可能是自願降服漢軍。漢軍於是就將這些“俘虜”安置到一個為他們特設的邊境城鎮,並且以大漢對羅馬帝國或羅馬人的稱謂“軒” 為這座邊城命名。

匈奴人竟然會排兵佈陣?名為魚麗陣,外國學者:他們可能是羅馬人

圖片源於網絡

對於德效騫教授的猜測,中國的著名史學家余英時對此產生質疑。余英時指出,按照當時漢朝的制度,設縣至少需要上千人口,為了這145名“羅馬兵”而單獨設立,顯然不符合條件。

匈奴人竟然會排兵佈陣?名為魚麗陣,外國學者:他們可能是羅馬人

圖片源於網絡

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否有過“羅馬城”咱們先不做評論,但是,匈奴人怎麼突然就會佈設此陣,這就會讓人感到好奇。要論證是否存在,還需要很多專家學者們的更多考證。(可自行百度百科《漢書·陳湯傳》)

匈奴人竟然會排兵佈陣?名為魚麗陣,外國學者:他們可能是羅馬人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