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準一件事 橫下一條心——記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

2018-07-08 07:0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攀 通訊員 李佳

7月6日,剛在北京參加完黃杜村農民黨員向貧困地區捐贈白茶苗簽約儀式等活動後,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就馬不停蹄地直奔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施工現場。“一片綠葉子富了一方百姓,一個大項目盤活一方經濟。”天氣悶熱,山路崎嶇,一腳泥一腳水,他一邊走一邊和隨行人員討論如何讓老百姓繼續增收致富。

认准一件事 横下一条心——记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

沈銘權(左三)調研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

工地上,機聲隆隆,一片繁忙。每次見到這位縣委書記,項目負責人劉國平心情都挺“複雜”:“他是來實打實解決問題的,對生態環保問題要求也很高。”果不其然,聽說廠房進入15個月不間斷施工,沈銘權擔心噪音擾民,當即叫來施工方、環保等部門,提出明確要求:一週內必須拿出具體解決方案。調研走訪中,看到部分山林被土石覆蓋,他在現場開會想辦法如何復綠,“這麼大的綠色項目容不得半點馬虎!”

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是安吉引進的首個超百億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替代煤電機組,大大緩解華東電網的調峰和環境壓力,每年將給安吉帶來5億多元的經濟效益。“沈書記為了這個項目傾盡了全力。”安吉縣人大副主任孫松說,“兩年時間,他帶著團隊全國各地到處跑,對接聯繫部門和企業。由於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安吉僅用了一個月就爭取到項目。”

在同事們眼中,沈銘權身上有一股子韌勁和毅力。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認準了對地方發展和群眾有利的事,再難也要橫下一條心往下幹。如今電站項目有序推進,預計2022年全部機組可實現發電。在沈銘權看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也是一種擔當和作為。

臨近傍晚,暑氣未消,離開電站工地,路過天荒坪鎮,看到當地的竹製品企業,他臨時把調研的下一站選在工廠車間。天荒坪鎮有200多家竹製品企業,年產值20多億元,但小鍋爐排放難達標,群眾一度反映強烈。“打造中國最美縣域,需要有大產業。竹製品企業為安吉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但環保紅線不能碰,轉型升級刻不容緩。”擔任安吉縣長時,沈銘權曾推出了工業企業小鍋爐清潔能源升級替代工作,一抓就是3年。“現在小鍋爐整治效果怎麼樣,企業反響如何?”他一直牽掛著。

鎮上一家竹製品企業的負責人黃明法告訴記者,起初對於小鍋爐整治,他並不理解,算下來生產成本要提高不少。“千難萬難,畏難最難。”沈銘權說,他多次和鄉鎮幹部上門做工作,算環保賬、發展賬,宣傳補貼政策,促使企業轉產到畝產效益高、汙染排放少的傢俱加工行業。“現在想來,這次整治倒逼我們找到了發展出路。”黃明法說。山更青,水更淨,天更藍,人更和,如今安吉綠色發展的底色更加亮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