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信再爆雷:2億利息到期未付,261億債務未到期考驗資金鍊

文|市界 實習生彭碩

編|山海關

上海華信再爆雷:2億利息到期未付,261億債務未到期考驗資金鍊

△葉簡明

​上海華信再次爆發債務違約消息。6月21日晚,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華信”)發佈公告稱,因公司正常經營受不利影響,資金籌措方案沒能落實,上海華信2017年度中期票據(17滬華信MTN001)於6月21日到期的利息將難以償還。

本次違約的“17滬華信MTN001”於2017年6月19日發行,期限3年,總金額25億元,本次應付利息金額1.97億元。公司方面表示,目前正積極籌措資金,計劃在原付息日6個月後支付本次利息。

一個月前,上海華信的另一隻債券也宣佈違約。5月21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稱,本應於當日兌付的2017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17滬華信SCP002”),因發行人生產經營發生重大變化,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共計約20.89億元。

上海華信正深陷債務危機。Wind數據顯示,公司目前尚有4只公司債、3只超短融債券和3只中期票據尚未到期,總計本金約261億元。而6月25日,又有一期超短期融資券17滬華信SCP003將到期兌付,應付本息同樣為20.89億元。

中國華信及其控股的系列公司被市場稱為“華信系”。“華信系”是中國民營能源巨頭,後來又涉及金融領域,在資本市場一度翻雲覆雨。上海華信是“華信系”的核心資本運作平臺,其營收佔中國華信的八成左右,旗下控股的華信國際為A股上市公司。

自從3月董事局主席葉簡明“不能履職”至今,上海華信風波不斷,先後捲入了債務違約、評級下調、股權凍結、訴訟糾紛等一系列事件。上海華信信用評級遭多次下調,5月22日,主體評級由“B”調整為“C”,意為企業無信用。此外,公司持有的上市子公司華信國際股份也遭遇凍結。最新公告顯示,上海華信所持有華信國際的181.56億股被凍結,超過其實際持有華信國際的13.8億股。

為解決公司債務問題。今年4月,國家開發銀行已牽頭設立了華信的債權人委員會,同時地方政府也成立了工作組,會同華信解決債務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