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茶,那些往事(上)

汪勇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益陽縣在編寫縣誌時,就縣境產茶的起源向湖南省茶葉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威廉請教,王威廉於是寫了一篇《湖南資水流域 唐代的茶產地——益陽團茶校訂》。該文後來在《茶葉通訊》1983年第4期上發表。根據王威廉的研究,益陽最早種茶始見於唐代宣宗十年(856年)楊曄所著《膳夫經手錄》,出自“潭州茶陽團茶”。

按照王威廉的考證,“茶陽團茶”實為“益陽團茶”,之所以這樣,可能是當時作者或書的印刷者誤將“益”字寫成了“茶”字。

王威廉將《膳夫經手錄》的這段文字重新校訂後,斷句如下:“潭州,益陽團茶(粗惡),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江陵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已上四處,悉皆味短而韻卑”。

王威廉的考證是否準確我不去評說,就算王威廉的說法成立,益陽團茶的品質在當時的評價是“粗惡”,“粗惡”意思是粗糙低劣,可見益陽茶的名聲並不好。當然,也很有可能益陽茶不符合該書作者的口感和喜好。但不管怎樣,我們不必諱言,值得正視,這對益陽茶葉的品質而言,既是歷史教訓也是警醒和啟示。

益陽團茶是歷史還是傳說,期待更多的史料出現。

儘管在唐代,益陽茶被認為是“粗惡”,但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益陽茶從茶葉品種培育、種植到生產加工都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到明代,益陽成了貢茶生產縣,益陽茶被選為貢茶。

據《大明會典》(第113卷)記載:各處歲進茶芽。弘治十三年奏準:俱限穀雨後十日差解赴部,送光祿寺交收。違限一月以上送問,雖有公文,不與準理……長沙府安化縣二十二斤、寧鄉縣二十斤、益陽縣二十斤、限八十一日。

當時,益陽進貢的茶僅僅比安化少兩斤,可見當時益陽茶還是相當不錯的。

關於益陽茶作為貢茶這一史實,明清之際著名史學家談遷在其明代史料筆記《棗林雜俎》中也作了記錄。該書記載:公元1391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詔令罷造團茶,命採製芽茶上貢,湖南逐漸改制烘青茶。這年規定湖南每年貢茶140斤,計嶽州府臨湘縣茶16斤(原文誤為湘陰縣60斤);寶慶府邵陽縣茶20斤,武岡州茶24斤,新化縣茶18斤;長沙府安化縣芽茶22斤,寧鄉縣茶20斤,益陽縣茶20斤。

益陽貢茶也留給我們很多迷,如貢茶具體產自哪裡?以前益陽縣地域遼闊,包括現在的桃江縣、資陽區,歷史上益陽茶有上益陽茶和下益陽茶的分法,鮓埠、馬跡塘等處為益陽縣產茶中心,名曰上益陽茶,品質與安化所出者相等,至桃花江、新橋洞、及雪峰山、天子山等地也出產好茶,稱為下益陽茶,按照這一說法,貢茶有可能產自現在的桃江縣。

益陽縣歷史上一直是湖南省的茶葉重要產區。迄今為止,益陽縣發現的最早的茶園是衡龍橋新光大隊的胡家茶園,即胡家茶園生產隊,面積約30畝,為清乾隆時所植,已有200餘年歷史。查閱1984年編印的《益陽縣地名錄》,發現新光大隊當時包括新塘坡、彭家衝、新光衝、牛角塘、荷葉塘、秀山灣等生產隊,並沒有胡家茶園生產隊,可能歸屬發生了變化。

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胡家茶園”,網頁上有不少關於胡家茶園的信息,不過這個胡家茶園不是我們益陽的胡家茶園,而是湖北利川毛壩鎮星斗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胡家茶園,這個胡家茶園名氣可大,始於1779年,生產“胡氏宜紅”,參加過最美茶園的評選。益陽的胡家茶園歷史並不比它短,但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除了胡家茶園,1784年至1794年,與它相鄰的鐵爐村和較遠的珠波塘、朱家村等地也發展了一些零星茶園,但規模均不是很大。

在益陽縣,最多最廣的還是山丘區農戶房前屋後種有“家園茶”,絕大多數是自產自銷。新茶採摘後,以楓球燻焙,儲存時放進一種特殊的香草,這種放香草的存茶方法至今赫山區和桃江縣(民國時期同屬益陽縣)仍然流傳。

到解放前夕,益陽縣茶園主要集中在“兩橋”(迎豐橋、衡龍橋),共有2500多畝,年產茶16萬斤。新中國建立後,鼓勵農民種茶,茶葉面積不斷擴大。1957年,全縣茶園發展到4384畝,產茶24萬斤。1958年後,強調糧食生產,部分地方毀茶種糧。1962年,全縣茶園面積減少到2034畝。1964年後,政府從資金、物資、技術上幫助農民發展茶葉,並從浙江、安徽等省調入茶種3200擔,直播或育苗移栽,茶葉生產迅速發展。

1974年4月全國茶葉會議指出:“茶葉生產要有個大的發展,速度要加快,要適當集中,建立基地,搞100個年產茶葉5萬擔的縣。”,會後,益陽縣積極落實會議精神,社隊集中連片建茶園、辦茶場,實行科學種茶,改進製茶工藝,茶葉加工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種茶技術和茶葉質量顯著提高,茶葉生產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到1976年,全縣產茶五萬擔,提前4年實現了年產茶葉五萬擔目標,成為全國第一批18個年產茶五萬擔縣之一,跨入全國茶葉主產縣行列。

1977年5月,農林部、外貿部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安徽省休寧縣召開全國年產茶葉五萬擔的經驗交流會,益陽縣和安化縣、桃江縣派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是益陽地區茶葉生產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全國18個年產茶五萬擔縣,益陽地區就佔了3個。

到上世紀80年代初,全縣茶園遍及當時27個公社413個大隊,全縣建社隊茶場368個,綠茶廠126個,紅碎茶廠7個。茶葉是益陽縣的大宗經濟作物,是多種經營種植業的骨幹品種。

1984年冬,縣茶葉公司投資2萬元,縣農業局發放週轉金6萬元,社隊自籌資金31萬元,改造低產茶園10215畝。1985年,全縣有茶葉面積40265畝,其中採摘面積38692畝,產茶565萬斤。茶葉面積在2000畝以上的有泉交河、巖子潭、樊家廟、珠波塘、滄水鋪、大泉、岳家橋等公社,4000畝以上的有羊舞嶺、衡龍橋、白石塘等公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