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一、消防水池進水管的規定

1、GB50015 3.2.4B,生活飲用水池(箱)進水口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應等於進水管管徑,可介於25~150mm。

2、GB50015 3.2.4C,向消防水池補水時,進水口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不應小於150mm。

3、GB50974 4.3.3,消防水池進水管管徑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小於DN100。

4、GB50974 4.3.5-3,消防水池進水管的平均流速不宜大於1.5m/s。

5、消防水池進水管高度在液位以上,穿水池外牆時,設普通鋼套管,比管徑大兩號即可。

6、GB50974 5.2.6-5,高位消防水箱8h充滿水,進水管管徑不應小於DN32,且宜設液位閥或浮球閥。

7、GB50974 5.2.6-6,進水管管口最低點高出溢流水位不應小於100mm,不應大於150mm。

8、GB50974 5.2.6-7,當採用生活給水系統時,進水管不應淹沒出流。

9、進水採用液壓水位控制閥時,結合相關標準圖,看閥體是池外安裝還是池內安裝。如閥體池外安裝,還應考慮除進水管留洞外,閥體進水小浮球控制管(DN20左右)的留洞。(留洞或留套管均可)

10、進水管的輸水能力與管徑、管長、市政供水壓力等均相關,但現行規範對此存在空白。對於消防水池來說問題不大,當生活水池進水時,建議做相關技術處理。

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二、消防水池溢流管規定

1、GB50015 3.7.7-5,溢流管宜採用水平喇叭口集水,喇叭口向下的垂直管段不宜小於4倍溢流管管徑。溢流管的管徑,應按能排洩水箱等最大入流量確定,並宜比進水管管徑大一級。

2、GB50015 3.7.7-7,水塔,水池應設水位監視和溢流報警裝置,水箱宜設置水位監視和溢流報警裝置。信息應傳至監控中心。

3、溢流管高度在液位以下,穿水池外牆時,根據《防水套管》02S404標準圖集,設A型柔性防水套管,提土建資料時,對應圖集的D2,也即套管外徑。

4、GB50974 5.2.6-8,高位消防水箱溢流管直徑不應小於進水管的2倍,且不應小於DN100,溢流管喇叭口直徑不應小於溢流管直徑的1.5~2.5倍。(關於吸水喇叭口,《水泵與水泵站》(姜乃昌主編)教材給出數據,吸水喇叭口直徑D取吸水管徑的1.3~1.5倍)

5、參考05S804,《矩形鋼筋混凝土蓄水池》,溢流管宜比進水管大一號。

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三、消防水池放空管的規定

1、GB50015 3.7.7-6,洩水管管徑,根據洩空時間和洩水受體排洩能力確定。(09版規範未明確做法)

2、參考《民用建築給水排水設計技術措施》P84,無特殊要求時,洩水管管徑可比進水管縮小1~2級,但不小於DN50.

3、和進水管同,進水管在供水壓力作用下,末端自由出流;洩水管在水池靜水壓作用下,末端自由出流。對於民用建築中的消防水池而言,由於洩水管長度不大,洩水時間長度要求不甚嚴格,所以無特別嚴格的規定。一般而言,洩水管管徑可採用水池進水管管徑。

4、洩水管安裝高度:當水池底和泵房同一標高時,洩水管管底建議高出泵房地面150mm左右,以便於安裝與操作洩空閥門。再者,確定標高時,結合一下防水套管法蘭壓蓋的尺寸。(主要考慮安裝空間)

5、高度在液位以下,穿水池外牆時,根據《防水套管》02S404標準圖集,設A型柔性防水套管,提土建資料時,對應圖集的D2,也即套管外徑。

6、參考05S804,《矩形鋼筋混凝土蓄水池》,放空管按照1h洩空水池內500mm儲水深度計算。

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四、消防水池通氣管的規定

1、參考《民用建築給水排水設計技術措施》P84,管徑一般為DN100~150,數量一般不少於2根。

2、當消防水池檢修人孔設在水池側壁(開向消防泵房)時,檢修孔的門可採用鋼質百葉窗(門)(平開、上開均可),此時,可無需再設計通氣管。

3、通氣管的作用。關於通氣管用途的解釋,有認為利於空氣流通,但令人費解。個人認為,通氣管目的主要為了平衡池內空氣壓力,避免水泵抽水,液位下降,在水池內形成負壓。以通氣管內空氣流速不超過5m/s考慮,是否可以認為通氣管的管徑乘以通氣管內空氣流速,與水池內所有出水管管徑乘以各自管內水流速度的乘積相匹配。換句話說,水池出多少水,通氣管進多少空氣。

4、至於水池是否需要設兩個通氣管,一高一低,尚需一個科學的解釋。

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五、消防水池檢修人孔管的規定

1、檢修人孔通常可設置在水池頂面,或水池側牆(開向消防泵房)。

2、當設置在水池頂面上時,參照05S804,《矩形鋼筋混凝土蓄水池》,檢修孔高出地面200mm左右即可,頂面設帶鎖蓋板。

3、人孔可做成方形或圓形。設在頂面時,標準圖為直徑1000mm的圓形人孔;側面可設矩形人孔,高度不小於700mm,寬度可適當放大。

4,矩形人孔地面建議高出水池溢流水位300mm。300mm這個數據,也是給排水構築物設計時常用的一個保護高度。

5),消防水水池檢修人孔的設置位置,建議距水池進水管近一點,便於維護水池進水的浮球閥等。

6),檢修人孔緊鄰水池內牆位置,方便設置鋼爬梯,便於人員使用。

7、當消防水池檢修人孔設在水池側壁(開向消防泵房)時,檢修孔的門可採用鋼質百葉窗(門)(平開、上開均可),此時,可無需再設計通氣管。

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六、消防水池出水管的規定

1),GB50015 3.8.6,吸水管內的流速宜採用1.0m/s~1.2m/s。

2),GB50974 5.1.13-7,消防水泵吸水管的管徑小於DN250時,其流速宜為1.0m/s~1.2m/s,管徑大於DN250時,宜為1.2m/s~1.6m/s。(規範用詞為直徑,不妥,還是應寫“管徑”)

3),《水泵及水泵站》(姜乃昌主編,第四版)P146,吸水管中的設計流速建議採用以下數值-----吸水管的管徑小於DN250時,其流速宜為1.0m/s~1.2m/s,管徑大於DN250時,宜為1.2m/s~1.6m/s。在吸水管路不長且地形吸水高度不很大的情況下,可採用比上述數值大些的流速,如1.6m/s~2.0m/s。例如水泵為自灌式工作時,則吸水管中的流速就可適當放大。

4),對消防水泵或建築中的生活水泵來說,吸水管路通常較小,可控制流速,是否也可結合比摩阻來確定吸水管管徑呢?

5),吸水管的基本要求(教材):不漏氣、不積氣、不吸氣。

6),吸水管上的閥門與附件設置,通常有閘閥(或帶自鎖裝置的蝶閥)、可曲撓橡膠接頭、偏心異徑接頭、真空表。

7、GB50974 5.1.15,消防水泵吸水管可設管道過濾器。與其設置管道過濾器,不如採取相關技術措施,保障池水水質。如池水帶有較多懸浮物時,過濾器甚至會起負作用。

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七、消防水池吸水喇叭口的規定

1),GB50974 5.1.13-4,吸水喇叭口在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沒深度應根據吸水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條件確定,但不應小於600mm,當採用旋流防止器時,淹沒深度不應小於200mm。

2),《水泵及水泵站》(姜乃昌主編,第四版)P146吸水管管徑d;吸水喇叭口開口直徑D(1.3~1.5d);吸水喇叭口高於吸水溝(吸水井)底不小於0.8D;吸水喇叭口邊緣距井壁不小於0.75~1.0D;多個吸水喇叭口時,喇叭口間距(外緣)不小於1.5~2.0D;吸水喇叭口淹沒深度不應小於0.5~1.0m;

3),根據教材解釋,為了防止水泵吸入井底的沉渣,並使水泵工作時有良好的水力條件,吸水管的進口高度距井底不小於0.8D。

4)當吸水管設置旋流防止器時,旋流防止器距井底的距離好像不做要求。

消防水池的進水管、溢流管、通氣、檢修等配套管口的規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