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唐朝时期,有一个不甘寂寞的功利隐士。

叫做卢藏用。

这哥们儿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有两把刷子的文艺青年(能属文)。

然而考中进士以后,并没得到领导的重视。

于是,卢藏用写了一篇名为《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芳草赋)》的文章。

跑到终南山隐居去了。

在那里,卢藏用加入了封建迷信的修仙组织。

对“辟谷”、“练气”等专业技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不过,卢藏用真正的人生目标,其实还是升官发财。

他之所以把隐居的地点选在终南山,就是因为这里离政治中心长安非常近。

所以,当皇帝去洛阳的时候,卢藏用便紧随其后,跑到嵩山隐居去了。

就这样,卢藏用获得了“随驾隐士”的江湖称号。

后来——

卢藏用这种不要脸的殷勤举动,果然引起了霸道女总裁武则天的注意。

武则天把卢藏用从山区请了出来,任命他为左拾遗。

没过几年, 卢藏用便成为了组织部副部长(礼部侍郎)。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武则天在位期间——

希望引起她的注意,从而走上人生巅峰的投机分子,可不只卢藏用一个人。

比如今天这篇文章的男一号,宋之问。

武则天成为大唐领导人以后,开发出了一个非常香艳的兴趣爱好,就是——

收集男宠。

当时,宋之问想成为武则天的“男宠预备役”成员。

然后通过“用肢体语言跟领导讲解床上动作要领”的方式,取悦武则天。

从而走上升官发财的“黄色通道”。

于是,宋之问给武则天写了一封粗暴露骨的情书。

试图一举拿下自己的女领导。

宋之问那封甜到掉牙的情书中,有这样一句——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翻译过来就是:

我的女领导高贵冷艳,天天对我爱答不理。

我空有一身绝技,然而没有卵用。

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爬上女王的豪华大床。

然后跟她谈一个上亿的大项目。

如果翻译得现代一点儿,那就是——

约吗?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武则天对这封肉麻的情书非常满意,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还是果断拒绝了宋之问。

原因就是——

宋之问这个人不太讲究个人卫生,有口臭

张嘴的时候,就像掀开了下水道的井盖。

气味十分提神醒脑。

要知道,古代人对嘴里的气味十分看重。

比如东汉时期,知名学者应劭曾向皇帝汇报工作。

结果言语之间弥漫的口臭,把皇帝熏得差点儿窒息身亡。

于是,皇帝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赏给了应劭一些鸡舌香(丁香)。

让他消除杀伤力堪比生化武器的口臭。

宋之问想要应聘的岗位,那可是武则天的男宠

日常工作中需要用嘴的地方肯定不少……

以宋之问那刺鼻辣眼的口气,肯定给不了武则天太美好的体验。

所以武则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宋之问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

是个不太入流的官二代。

他的老爸宋令文——

有勇力,工书,善属文。

是个文武双全的好汉。

当时,有一头牛在禅定寺公然装逼(有牛触人)。

把无辜群众追得屁滚尿流。

宋令文看到后,光着膀子冲进了牛的攻击范围。

然后——

应手而倒,颈骨皆折而死。

一出手就干掉了为非作歹的不法之牛。

宋令文有三个儿子。

二儿子叫宋之逊,继承了他书法方面的优良基因。

三儿子叫宋之悌,继承了他牛逼的身体素质(有勇力)。

曾率领着只有七个人的特别行动小队,捣毁了七百多人的犯罪集团。

而宋令文的大儿子宋之问,则继承了他的艺术细胞。

成为了一个靠文章行走江湖的知识分子(有文誉)。

宋之问在文艺圈厮混的时候,和杜甫的爷爷关系匪浅。

杜甫的爷爷叫杜审言,是个一心想要上天的装逼分子。

当时,杜审言去参加考试,考官是苏味道。

杜审言交卷以后,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

苏味道死定了。

其他考生听后一脸懵逼,赶忙问杜审言为什么会这么说。

结果杜审言说道:

彼见吾判,且羞死。

看了老子这么牛逼的文章,他还有脸苟活在这个世上吗?

杜大爷临终之前,宋之问去看望他。

一般人快要挂掉的时候,都是——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杜审言却不一样。

马上就要死了,却还要用生命中最后的力量去装逼。

看到宋之问以后,说了一句——

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老子活着的时候,你们这些辣鸡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现在我要死了,你们的尾巴可以翘上天了。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其实,宋之问并没有像杜老爷子说得那样惨遭碾压。

相反,宋之问仕途的前半段非常顺畅。

上元二年,宋之问考中进士,正式进入体制内。

随后,宋之问与“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被分配到文学馆。

不久,又被提拔为洛州军区参谋长(参军)。

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宋之问更是进入了“皇家御用写手团”,成为了五品学士。

从此,宋之问开始了围着领导溜须拍马的谄媚生涯。

日常工作就是——

时不时对着武则天来上一发歌功颂德的糖衣炮弹。

比如有一次,武则天组织员工到洛阳龙门公费旅游。

团建期间,武则天让大家以“赞美女神领导”为主题进行诗词比赛。

东方虬第一个完成了创作。

武则天一看,觉得写得非常不错,便赏给了他一件锦袍。

很快,宋之问也写完了——

文理兼美,左右称善。

获得了评审团的一致好评。

于是,武则天便把赏赐给东方虬的锦袍要了回来。

赏赐给了宋之问。

宋之问臭不要脸的谄媚作风,让当时的知识分子非常看不起。

但宋之问却一点儿都不以为耻。

反而——

志事仅得,形骸两忘。

非常享受这种在领导身边花天酒地的浮夸生活。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后来,宋之问因为会哄武则天开心,进入了奉宸院

担任左奉宸内供奉。

奉宸院这个名字看起来“不明觉厉”。

其实说白了,就是武则天的“男宠预备役”。

里面都是些颜值爆表,功夫过人的小鲜肉。

宋之问在这样一个地方任职,天天看着别人前仆后继地爬上武则天的龙床。

久而久之,便也有了用身体取悦领导的心思。

可惜因为口臭的缺点,遭到了武则天的无情拒绝。

于是,宋之问玩起了“曲线救国”——

既然不能成为武则天的男宠,那就去讨好他们。

当时,武则天最喜欢的男宠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宋之问为了获得张易之和张昌宗的好感。

不仅免费给张氏兄弟代当枪手,帮他们进行文学创造。

还充分发挥不要脸的精神,帮张氏兄弟提尿壶。

可以说是丢尽了知识分子的脸。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不过,宋之问最大的人生污点并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溜须拍马。

而是“因诗杀亲”和“卖友求荣”。

宋之问有个外甥叫刘希夷,跟宋之问差不了几岁。

是个考中了进士却不喜欢当官的个性青年。

刘希夷曾写了一首名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其中有一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非常骚气,堪称经典。

宋之问看到刘希夷的这首诗后,感觉写得非常牛逼。

便想把这篇作品归到自己名下。

于是跑去跟刘希夷谈判——

大外甥,求求你把这首诗让给我吧(恳求之)。

刘希夷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竟然同意了。

宋之问非常高兴,并且做好了用这篇文章去招摇装逼的准备。

结果没过多久,刘希夷又反悔了(许而竟不与)。

到嘴边的鸭子飞走了,这让宋之问非常不爽——

行。

敬二锅头不吃,吃罚二锅头是吧?

于是,宋之问让人用装土的袋子,把刘希夷活活压死了(以土囊压杀于别舍)。

这种比流氓还强盗的不要脸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唐中宗继位后——

因为拍马屁而平步青云的宋之问被贬到了偏远地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

宋之问受不了劳动改造的苦逼生活。

于是偷偷逃回洛阳,躲到了好基友张仲之的家中。

当时,张仲之正准备搞事情——

杀三思安王室。

想干掉武三思,彻底解决掉武则天执政时期的遗留问题。

宋之问知道以后,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让自己的侄子当污点证人,跑去告密。

张仲之一家人因此惨遭反杀。

而宋之问则因为这件事儿将功补过——

被提拔为鸿胪主簿。

不过,宋之问政治生涯的晚期比较悲凉。

先是被太平公主实名举报,被贬为越州长史。

唐睿宗即位后,认为宋之问人品有问题,是个左右摇摆的投机分子。

于是把宋之问贬到了钦州。

并在途中弄死了他(赐死于徙所)。

想和女上司发生关系,却被嫌弃有口臭,因为一句诗杀死了亲戚

宋之问用其悲剧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

这无可厚非。

但是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取之有道。

否则,终有一天你会吞下得不偿失的苦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