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遭韓國復仇,絕不僅因爲一個歸化球員……

中国男篮遭韩国复仇,绝不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

在昨晚剛剛結束的男籃世界盃第三個窗口期的比賽裡,主場作戰的中國男籃紅隊,遺憾地負於韓國男籃,也見證了對手在自己的家門口,完成了一場復仇。

中国男篮遭韩国复仇,绝不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

就在去年11月下旬的窗口期比賽裡,當時同樣是殘陣出戰的中國男籃紅隊,曾經客場戰勝過韓國隊。當時外界幾乎並不怎麼看好他們能夠贏球,也正因如此,那場勝利給了中國球迷巨大的驚喜與鼓舞。

不過相比那一次的交手,中國隊和韓國隊在人員的實力配比上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中國男籃少了主力前鋒丁彥雨航,缺少了這個鋒線上最犀利的得分點。要知道,在上一次的中韓大戰當中,白馬銀槍的丁彥雨航曾經一個人便殺下了30分。當韓國隊試圖在下半場用疾風驟雨一般的進攻挽回頹勢的時候,正是丁彥雨航超強個人能力的不斷攻殺,讓中國隊始終穩住了陣腳。

相比中國隊,韓國隊則少了三名內線的主力,金鐘奎、吳世根以及李忠賢,都沒有來到中國參加此次窗口期的比賽。可結果,韓國隊的內線實力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缺陣而變得不堪一擊。原因也很簡單,韓國隊歷史上第一次引進了來自美國的歸化球員,拉特利夫。

中国男篮遭韩国复仇,绝不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

裡卡多·拉特利夫,並不是一箇中國球迷熟悉的名字,可事實上,這位技術紮實的內線球員,在自己的大學時期也算是小有名氣。他的身高只有不到2米,這樣的高度顯然在高水平的聯賽當中很難勝任內線的角色,但因為他從小以來就長時間打內線,進攻的方式和風格沒辦法進行根本的轉型,所以拉特利夫並不能夠在類似NBA的高水平聯賽中生存。

但這並不妨礙他在亞洲的比賽裡,展現自己出色的水平。此役,拉特利夫得到了25分和11個籃板球的兩雙數據,這個被球迷們戲稱為“黑又硬”的迷你型內線,在中國隊的禁區裡翻江倒海,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他的進攻作用是一方面,更要命的是,這個身材不高,比王哲林整整矮了一頭球員,憑藉自己出色的力量和對抗能力,嚴重地影響了王哲林的進攻。

中国男篮遭韩国复仇,绝不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

中國隊賽前統一觀看了拉特利夫的比賽錄像,主帥李楠在賽前也準確地道出了拉特利夫的技術特點——“身材不高,力量不錯,低位有著很好的攻防能力……”可是一上場交手,中國隊畢竟對於對手並不熟悉。在韓國隊的歷史上,有過河昇鎮這樣的巨人,但是像拉特利夫這樣的矮壯型美國內線,還從沒有過。因此不適應也就在所難免。

上一次和韓國隊交手,王哲林在內線予取予求,拿下了16分和11個籃板。加上阿不都沙拉木的策應球,中國隊的內線完全佔據了主動和優勢。可在昨晚的比賽,中國男籃的內線遲遲打不開局面,在進攻和防守上都對拉特利夫的辦法不多。王哲林是中國男籃在低位唯一的進攻強點,也被韓國隊視作最大的威脅,只要王哲林在低位拿球進攻,拉特利夫在死死頂住他的同時,其他的韓國球員也會堅決地選擇夾擊,這讓王哲林出現了出球速度偏慢的情況。

中国男篮遭韩国复仇,绝不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

全場比賽,中國男籃紅隊投出了34個三分球,命中率卻只有32%。就像李楠在賽後所說,三分球在進攻端佔的比例,還是有些偏高。應該說,正是因為拉特利夫的存在,讓韓國隊在戰術層面上佔據了主動,這種類型的對手,中國男籃從未在韓國隊身上見過。事實上,曾經擊敗過中國男籃的中國臺北隊,當時擁有類似風格特點的歸化球員昆西·戴維斯,也曾經讓中國隊頗為頭疼。

但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是,中國隊輸球的原因,並非單單一個拉特利夫那麼簡單。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男籃的將帥都坦言,首先是自身的問題,給了對手太多的機會。無論從比賽的投入程度還是技戰術的運用,以及在比賽的閱讀和判斷方面,此役韓國隊都是表現更加出色的那支球隊。他們再一次展現出了出色的整體性。

中國隊最大的問題,出在缺失了丁彥雨航的鋒線,這支中國男籃紅隊,沒有丁彥雨航,沒有翟曉川。鋒線主打的兩名球員是趙泰隆和劉志軒,要知道,這兩位球員在普遍的認知當中,都被視作二號位的球員。雖然他們都具備不錯的投籃能力,但身高的限制,讓他們很難給予對方禁區更大的攻擊壓力,也在防守端會有些吃虧。

中国男篮遭韩国复仇,绝不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

“上一個窗口期,小丁在那場得到了30分,發揮得很好。我們現在在三號位的防守上比較難受,另外我們的衝擊力不夠。我們突破之後再上籃,因為身高矮缺乏成功率。現在這支球隊,所有的鋒線都非常矮。”李楠賽後有些無奈地說道。

過多的三分球出手,反映出了中國隊外線突破和低位進攻給予對方壓力偏小的問題,中國隊並沒有在進攻端給予拉特利夫足夠的壓力。當一位能力出色的球員站在你對面的時候,要想更好地對付他,絕不能僅僅是防守端的限制,在進攻端如何去攻擊對手、去殺傷對手也顯得格外重要。用李楠的話說:“我們不僅要防他,更要去想辦法攻他!”

中国男篮遭韩国复仇,绝不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

可以想見的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韓國男籃以及這位矮壯的拉特利夫,都會是中國男籃在亞洲範圍內的一大威脅。同時,我們也應當做好準備,拉特利夫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更高水平的歸化球員,加入到亞洲籃球的競技場當中。日本男籃甚至早已經不滿足於歸化,同時也在試圖培養高水平的混血球員。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男籃更應當以一種主動的姿態去應對。

籃球是一項充滿對立統一的運動,攻防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微妙聯繫。殘陣輸給韓國隊一場球並不可怕,希望這場失利,能夠成為日後總結的一次好的經驗教訓。

微信搜索“陳月澤”,或長按二維碼即刻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