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來大姨媽,因爲衛生巾要花錢

曾在一本書上看過一段話:

“青春是一條湍急的河流,每個人都要過河。有的孩子,有父母的愛護;而有的孩子,只能自己過河。”

而我,就是屬於自己過河的那個孩子。

父母離異後,我一直跟著年邁的爺爺一起生活。

爺爺是個心理有問題的人,他時常非打即罵的教育,使得我15歲第一次離家出走。

我不敢來大姨媽,因為衛生巾要花錢

​由於社會經驗為零,出門時行李丟失,手機丟失。未成年,找不到工作,身上只剩下了5元錢。

花1元買了份招聘報紙後,帶著4元錢找了一家黑店工作。

在買完喝水杯子以後(那時趕上黑店發員工福利,我領了牙膏衛生紙牙刷等生活必需品),兜比臉都乾淨。

這家店前兩個月不發工資。那時誰也不認識,除了老闆都不敢告訴別人我15歲。

第一個月大姨媽來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慌亂的,因為我沒錢買衛生巾。而那時想著就是露宿街頭,也絕不向家裡人求助。

第一次跟一個阿姨借衛生巾時,那個阿姨說:“這個東西也有借的?”

之後發工資前,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來大姨媽。

我不敢來大姨媽,因為衛生巾要花錢

後來好不容易兩個月了,要發工資了,黑店把我辭退了,一分錢也沒給我。

我要報警,老闆小舅子就在警局,人家不受理。

而我未成年,當時不懂怎麼維權,天天在店裡坐著不動,老闆最後給了200塊把我打發滾蛋了。

有人說,前20年的人生是父母給的,以後的路要自己走。

其實,十幾歲開始以後的路,都是我自己在走。

經歷了不敢來大姨媽之後,我越來越堅定小時候的想法:女人一定要有錢。

我曾為了有錢一天打三份工,把自己累的躺在床上都不敢動一下,睡到夜裡手都發麻。可不停的工作並沒有改變我很窮的現狀。

後來,我開始不斷的提升自己,從車間流水線小工人到線長,從小職員到主任。

而加薪只是讓我掙的比同公司大多數人多那麼點錢,並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敢來大姨媽,因為衛生巾要花錢

後來一場病花了我半年的工資,並且生病期間我沒有帶病薪資。我開始意識到在後半年我只能勒緊褲腰帶,儘量少去買東西,才能攢下錢,不吃土。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從擺地攤一天幾百塊到做微商一天上千塊,到後來多渠道賺錢。寫文章、講課等,賺錢越來越輕鬆,自己懂得也越來越多。

有時我想,我那時候為什麼會想起來去創業?

後來,我覺得是書本給了我創業的念頭。作為一個每天恨不得泡進書裡的人,書確實讓我瞭解了更加廣闊的世界。

其實,我想說的是窮不可怕,怕的是自己窮而不自知。

書本可以開闊眼界。如果可以一定要多讀書,如果你不愛閱讀一定要把這個習慣傳遞給你的孩子,讀書是思想進步的階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