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致敬《辯護人》?說這話的可能沒看過幾部韓片

《我不是药神》致敬《辩护人》?说这话的可能没看过几部韩片

傳媒大眼導讀

作為近年來國產電影中少有的現實主義佳片,《我不是藥神》(以下簡稱《藥神》)確實在近日刷爆了各大社交媒體的娛樂頭條,不僅豆瓣評分直追16年前的紀錄保持者《活著》,甚至有觀點說中國終於拍出了一部“韓國電影”——理由很簡單,這不就是一部致敬韓片《辯護人》的國產電影嗎?”

不用說什麼“抄襲”,光是“致敬”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媒體在把《藥神》與《辯護人》相提並論的時候,使用的都是“致敬”一詞,而不是什麼“抄襲”。事實上,前者在選題、情節乃至精神內涵上,確實都有對韓國現實主義題材影片《辯護人》進行致敬的成分。

和《藥神》中的男主角程勇一樣,《辯護人》中的男主角宋佑碩也是一名出身貧寒的小人物,憑著自己的艱苦打拼,最終成為了一名律師。之前他還過著在小飯店吃霸王餐逃單的窘迫生活,但後來正是因為飯店老闆娘兒子被捕的事件深深觸動了他,才就此改變了他的一生,使之真正成長為一名為民主辯護的律師。

說到《藥神》對《辯護人》最明顯的致敬之處,就是在全片結束時使用了《99個人》作為其片尾曲。而這首音樂作品的來源,是因為當時宋佑碩因一起遊行示威案件成為被告的時候,釜山的100多名律師中有99人站出來自願擔任他的辯護人,這和《藥神》中程勇最後坐上前往看守所的車子時被無數白血病人夾道淚別的情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不是药神》致敬《辩护人》?说这话的可能没看过几部韩片

作為亞洲最為盛產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大國,韓國值得我們的國產片借鑑和致敬的地方恐怕遠遠不止一個《辯護人》這麼簡單。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韓國在這一類型片上的豐碩成果,對全亞洲各個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的電影創作者們而言,都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榜樣。

韓片的現實主義題材不僅數量多,且大多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所謂現實主義題材的類型片,就是相對於歷史片而言的另一種存在,它所描繪的也基本都是當下社會包羅萬有的浮世繪。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以來,獲得廣泛關注併產生深刻的社會影響力的韓國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多達數十部,且每年都會有幾部爆款作品新鮮出爐。

比如2003年的《殺人的回憶》,2005年的《哥哥我愛你》和《綠色的椅子》,2006年的《假日》,2007年的《華麗的假期》、《我的父親》、《追擊者》、《那傢伙的聲音》,2008年的《追擊者》和《北逃》,2009年的《失蹤》、《梨泰院殺人事件》、《國家代表》、《舉起金剛》,2010年的《黃海》,2011年的《熔爐》、《青蛙少年失蹤事件》、《完美對壘》、《冠軍》,2012年的《斷劍》、《南營洞l985》、《共謀者》、《朝韓夢之隊》,2013年的《辯護人》、《素媛》、《七號房的禮物》、《韓公主》、《回家的路》、《玩物》、《捉迷藏》,2014年的《舉報者》和《海霧》,2015年的《局內人》,2016年的《阿修羅》,2017年的《殺人者的記憶法》,2018年的《燃燒》……

除了時不時就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捧回個大獎,這些作品中的大多數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光是這麼一個噱頭,已經能夠引起無數觀眾的注意力了。因為這些作品往往根據曾在韓國國內引起廣泛關注的熱點新聞和焦點事件創作而來,其中涵蓋的問題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不是药神》致敬《辩护人》?说这话的可能没看过几部韩片

在種類如此繁多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中,最受本土乃至國外觀眾歡迎的兩個題材,就是刑事案件和體育競技。其實這也是在全球範圍內最受關注的兩種電影題材。在近期呼聲最高的歐美電影中,《三塊廣告牌》《華盛頓郵報》《信箋故事》等涉及犯罪、政治等元素的作品都屬於前者,《我,花樣女王》《花滑女王》則都屬於後者的範疇。

韓片對故事內核的把握精準,讓創作壁壘過多的國產片相形見絀

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最好的表現方式就是從平凡的小人物入手。韓片中即便是最美最英俊的演員,在電影中看上去也可以泯然眾人,富有日常感,這樣就可以對大多數觀眾形成更好的代入感。

與之相比,大多數國產電影的問題是不注重這些細節的刻畫,演員尤其是年輕演員無論塑造的是來自哪一階層的人物,總是不願不敢甚至是不能在電影中放下自己的明星光環和偶像包袱,看上去永遠都是那麼的光鮮亮麗,既不敢哭也不想扮醜,這就與現實情況產生了極不相符的“夾生感”,無形中折損了人物的真實魅力和藝術感染力。

以韓國演員劉亞仁為例,生活中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潮男,但是在《燃燒》中卻能演活了一個小人物的笨拙感,這種強烈的反差效果在大多數國產片中都是難得一見的。

《我不是药神》致敬《辩护人》?说这话的可能没看过几部韩片

比如同樣面容英俊、氣宇不凡的黃軒,在《芳華》中飾演的劉峰就讓人無法信服。按照原著的人設,雷鋒身上特有的那股“傻勁”才是這個人物的“魂兒”,且相貌一定不是以英俊為其主要特點的,否則文工團的那些姑娘們怎麼會不愛上這樣一個毫無死角可言的帥哥呢?

《我不是药神》致敬《辩护人》?说这话的可能没看过几部韩片

至於在影視作品中萬年耍帥的教主黃曉明,就更是讓人無語凝噎了。那數十年如一日的“我知道我很帥”的造型,明顯是一副揹著20噸偶像包袱的樣子,這樣的演技想讓觀眾不吐槽,怎麼可能?

雖說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素材都來源自生活,但在創作的過程中還是需要主創人員對這些現實題材進行藝術的再提煉和再昇華,且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視角去切入。這就對創作者針對生活真諦和故事內核的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點上,韓國電影的主創人員顯然要比我們做得更好。

《我不是药神》致敬《辩护人》?说这话的可能没看过几部韩片

每一部優秀的韓國現實主義題材影片中,都有一個從始至終貫穿下來的價值觀,導演以及演員對整個故事內核的把握能力也為韓片賦予了更好整體性和更強的邏輯線,

很少會出現國產片中慣有的前後價值觀矛盾、整體立意和表現手法相沖突的一系列問題。

除此之外,韓國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對觀眾的心理也有著十分精準、細緻的拿捏。作品中很少有價值評判單一、非黑即白的表達,而是選取多個視角對一個事件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和分析。既包括主流價值觀,也涵蓋小眾的聲音,作品就像一棵捲心菜,讓觀眾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看到不同的故事脈絡。

中、韓兩國在現實主義題材影片上存在的這些差距,不僅關乎對類型片的理解和把控能力上的差異化,也與創作者在完成作品時的態度和勇氣有關,單單舉出創作壁壘的問題作為解釋,顯然既不明智也不誠懇。與其找藉口,還不如從《藥神》開始,認認真真地拍好每一部作品來得實在。

《我不是药神》致敬《辩护人》?说这话的可能没看过几部韩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