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上的每一个“锅”,都该让“原生家庭”来背吗?

01

有一次,一个友人问我:你发现我身上有推卸责任的毛病吗?

我直言:没有发现。

她接着说:我发现了我的身上有这个毛病,另外发现这个毛病来源于我的原生家庭,我父亲是这样的,我也是这样的。

我想了想,发现了一个现象,我的这位友人每次发现自身问题,首先想到是原生家庭,在父母身上找毛病。

你身上的每一个“锅”,都该让“原生家庭”来背吗?

后来我反问她:你觉得你爱推卸责任,你们公司其他人有没有不爱推卸责任的?啥事儿自己担着的?她回答:没有。

我接着问:那么问题来了,也就是说你们公司很多同事都爱推卸责任,既然很多人爱推卸责任,代表这不是原生家庭的问题,而是人性的共性对吧。所谓原生家庭的问题,指的是某个人独有的性格或者独有特质,只有原生家庭影响,但是如果很多人都有的陋习,性格缺陷,那就不都归为原生家庭了吧。

不要把你身上所有的毛病,都归为原生家庭的错。

02

今天我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

近几年随着“原生家庭”的流行,很多人把自身的问题都归结为原生家庭,然后可以为自己的不优秀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接着不花时间不找方法改变自己。

早几天,同学跟我说了她弟弟的情况,她弟弟整天游手好闲,只想着玩儿游戏,父母刚刚把他毛病挑出来,弟弟立马能七拐八拐,总能找到是父母的原因才让他变成如此,父母拿他没辙。

你身上的每一个“锅”,都该让“原生家庭”来背吗?

比如,父母一看,弟弟天天玩儿游戏问题大啊,以后玩儿废了怎么办?

于是父母就在弟弟耳边絮叨:你怎么成天游手好闲?不知道好好工作?你看你姐姐,吃苦耐劳,自己创业。

弟弟回答:都怪你们,我从小长大,我看到你们也没有吃什么苦,生意都做起来了,我游手好闲是受你们影响。

弟弟一下子把责任的球踢给了父母。

总之,你挑出任何毛病,弟弟总能等着一大堆理由都是父母的错。然后弟弟心安理得,不用改变自己,又把父母的嘴堵得严严实实。

03

有些人肯定要说,在父母身上找问题有什么不好的呢?

一个人的思维如果他总是不反思自己,而是先入为主总是把错误归结到别人身上,那么他还会想方设法去进步,去改变自己吗?

所以,“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原生家庭”,这种思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思维。

我记得有一次俞敏洪参加大学活动,当时一个学生问俞敏洪:您对我们本科大学生有哪些不满意?

俞敏洪回答大概的内容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是,现在大学生心态浮躁,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我不是富二代,我不是官二代,反正都不是我的错,都怪我没有有钱有权的父母。

总是存在这样思维,他们把命运都归结为父母的人,如何有心上进?

中国人有这么一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三分”指的是什么?“七分”指的是什么?

“三分”指的是:你出生的时代,你出生的父母,你出生的地方,你出生的性别,这些都是老天给你的,你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现在性别可以改变了)。

除此之外,其他都得靠你自己了。

只有你自我的强大,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这个笼子对你的束缚和影响。

04

我们老家隔壁的村,有一个小伙子在我们家乡十里八村非常出名。

这个小伙子出生在80年代,身在一个家境非常贫穷的家庭,母亲有些轻微的精神病,只能在家里做些饭,父亲大字不识一个,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赌徒,家徒四壁,残缺不堪。

因为父亲经常赌博,90年代欠下十几万的债务,为了还债行窃被抓,最后被关进了牢房。

这个小伙子小学毕业,本该上初中的年龄就辍学了,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搬砖头,当小工,为了养活母亲。

当时经常有人跑到他们家里,要债务。他怒气冲冲的跑出来跟债主们信誓旦旦的承诺,一分钱不少我替父还债。债主们一看孤儿寡母,家徒四壁,连个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只好作罢。

你身上的每一个“锅”,都该让“原生家庭”来背吗?

小伙子在工地上踏踏实实做小工,搬了三年的砖头,养活母亲跟他自己。

后来辗转到南方工厂打工,从一个最基层的流水工人,慢慢做了起来,工资也越来越高,每年攒的工资都邮寄给自己的老母亲,一部分还债一部分作为母亲的生活费。

最后这个小伙子,不仅把父亲欠下的赌债全部还清,另外还在家乡盖了自己的小洋楼,在城市有自己的事业,做到厂里的中层管理者。

以前他是一个非常害羞自卑的小男孩儿,最后成为一个谈笑风生的男子汉,身上没有他父亲脾气暴躁的特质,反而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

他经常会说:很多人在拼起跑线,我的起跑线是别人的地下室,别人的起跑线是我的天花板。

在他身上我看到一个词“性格重塑”!

05

回到文章开头,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我的那位,说自己身上有推卸责任毛病的友人,我说:

其实,我们的思维有一个误区,比如你认定了是原生家庭导致你性格的缺陷,或者陋习,潜意识你认为改变不了了,然后会放弃改变。

那是因为我们认知出现了一个漏洞,什么漏洞?

你身上的每一个“锅”,都该让“原生家庭”来背吗?

我们误以为:原生态家庭的影响就一定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性格。

我们忘了7年是一辈子,据说我们人体细胞每7年更换一次,我们每个人的人生7年都是一个成长周期。

也就说可能在前2到3个七年,我们会受父母的影响,但是后面还有8个或者9个7年,我们得重新打破原有的状态,重新突破自己。

而后面的成长靠的是你看过的书,你交的朋友,你重新学习深造,以及你在社会上历练,你走过的人生路。

06

我记得有一次张泉灵在《奇葩说》里面分享,如果4年前的我看到现在的我,肯定快要崩溃了。

我以前是一个我虽然保留你说话的权利,但是会看不上你;但现在的我是一个我不仅保留你说话的权利,而且我还会欣赏你。我活到40岁我还不断改变自己,成为了另外的一个人,你们年轻人为什么不改变自己?

蔡康永曾经说:我以前是一个控制不住情绪的人,后来我找到一个方法,当我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我就想象我被冰块包围着,接着我发现当我怒火冲天的时候,我不仅不会像以前一样被情绪左右,反而还学会在愤怒中思考。

这两种不同性格不同特质,却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这代表什么?

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随着你的人生的路不断改变,原生家庭会在你还是一个没有认知能力的孩童的时期,在内心扎下根,这个根或许有不少不利的一面。

但是,能不能把有些不利的根拔掉,取决于你自己,因为你的人生成长不止1个、2个7年,后面甚至还有9个、10个7年。

记住:当你暂时处理不好事情,当你面对人生的不顺,当你发现身上陋习的时候,不要都归为原生家庭的错,因为还有“七分的打拼”靠的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