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邑縣望縣中醫醫院堅持黨建引領 推進醫療工作發展

成都市大邑縣望縣中醫醫院堅持黨建引領 推進醫療工作發展

成都市大邑縣望縣中醫醫院堅持黨建引領 推進醫療工作發展

大邑望縣中醫醫院創建於1951年,目前佔地面積21.23畝,職工641名,業務用房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600張,是一所集醫療、預防、康復、醫養為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中醫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在黨建引領下,以發揚中醫藥特色為己任,充分發揮黨員職工的模範帶頭作用,提升醫療工作質量,為廣大病患者提供優質的治療保健服務,醫院業務突飛猛進,成為大邑縣中醫治療服務的排頭兵。

多措並舉建強組織。一是完善組織體系。醫院黨支部成立於上個世紀80年代,2018年1月升格為黨總支,下設門診醫技支部、住院病區支部、行政後勤支部和退休支部等4個支部。現有黨員62名,預備黨員1名。由負責人事的分管領導擔任總支部書記,四名科室負責人為支委成員,兼支部書記,醫院通過配齊配強黨組織班子,將黨建工作與日常管理相結合。二是堅持黨建帶群建。醫院將群團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佈局,堅持以黨建帶群建,帶出新活力。結合女職工人數多,新職工均年輕、退休職工有熱情等實際,醫院圍繞婦女、青年人、退休人員等不同群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演講比賽、體育比賽、棋類比賽、義診活動、志願者服務等系列活動,將各類職工納入黨建工作服務範疇,並在活動中發現優秀人才,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三是落實工作保障。醫院從新建成的辦公樓中,專門安排一間約200平方米的房間作為黨群活動室,保障黨群工作有陣地。每年初確定醫院行政工作經費的1%作為黨群工作專項經費,並將全額返還的黨費作為工作經費,專款專用專人保管。安排一名專職行政人員從事黨建工作,確保有人幹事、有錢辦事、有陣地議事。

凝心聚力帶好隊伍。一是推行黨員名醫“雙培雙帶”。通過“把黨員培養成骨幹,把骨幹培養成黨員”的“雙培養”機制,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示範帶動效應。通過“老中醫帶年輕人,團隊帶團隊”的“雙帶”機制,為名老中醫配備1-2名具有相關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年輕黨員,採取師承方式,繼承經典劑方,開發新藥方,提升診療服務能力;以黨員示範團隊為單位,發揮黨員團隊示範帶動功能和黨員醫師專業優勢,以團隊帶團隊,嚴紀律、強作風,帶動醫院業務水平整體提升。二是積極打造“職工之家”。醫院積極搭建平臺,關心職工成長。通過“微黨校”平臺,醫生護士從手術檯走上講臺,分享學習心得;通過活動展示平臺,普通職工成為技能專家,傳授工作經驗。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模式培養一批骨幹醫務人員,2017年派出12名醫護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醫院不僅關心職工成長,還關心職工家屬。每年定期為職工家屬免費體檢,關心職工家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醫院通過關心職工、關心家屬的“雙關心”模式,打造了一支人心齊、能幹事的專業隊伍。三是健全完善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績效激勵考評機制,提升職工福利待遇。鼓勵職工為醫院獻計獻策,對採納的建議均用現金獎勵。通過評選“巾幗文明崗”“三八紅旗手”等方式,對優秀職工適當資金獎勵。結合醫院收支預算,有效利用收入槓桿,調整各類獎懲激勵機制。根據職稱和崗位,適當提高職工各類保險、公積金等標準,保障職工合法利益,不讓實幹者吃虧,讓職工安心工作無後顧之憂。

傳承經典弘揚文化。一是汲取紅色文化養分。醫院黨總支充分利用大邑縣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如建川博物館、西嶺紅軍墓等,帶領黨員職工尋訪紅色足跡、重溫紅色記憶。利用建黨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選派黨員赴邛崍紅軍長征紀念館、井岡山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考察學習。通過走紅軍路、讀紅軍家書、看紅色電影等系列活動,全面提升黨員職工思想覺悟,踐行全心全意為病患服務的承諾誓言。二是弘揚中醫特色文化。為突出中醫藥特色,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塑造良好社會形象,中醫醫院提煉了“樹尊重員工之根、鑄關愛病人之魂”的服務宗旨,“精誠、奉獻、仁和”為醫院院訓等特色文化。做到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傳播價值,實現“立足中醫、兼容幷蓄”的發展戰略和“關愛人類健康,呵護生命”的職業使命。三是打造廉潔醫院典範。深化源頭治理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設,對重點環節、重點崗位實行動態管理,對重點崗位人員採取定期、不定期約談、警示教育等。黨員職工帶頭簽訂廉潔行醫的承諾書。通過週會、職工大會、微信平臺、道德講堂等形式宣傳先進典型,設置廉潔行醫警示圖片作為電腦屏保。建立黨員幹部職工醫德檔案,將表揚信、錦旗、退還“紅包”金額等記入個人檔案,在醫院月綜合目標考核上進行通報。全年收到病員錦旗12面,表揚信2封,醫務人員拒收並上交紅包11000.00元。

專業服務惠及民生。一是常態化開展基層指導。作為醫聯體單位,中醫醫院組織中醫專家、科室主任、骨幹醫生等40名780人次定期對20個鄉鎮(街道)衛生院、村(社區)衛生站開展業務技術指導。全面推進城鄉中醫藥服務一體化管理,形成暢通的“雙向轉診、急慢分診、分級聯動”的城鄉分級醫療模式,形成“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疑難重症有綠色通道援助”的便民就醫新格局。二是深化黨員志願服務。“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醫院黨員自發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通過“固定黨日”等活動載體開展結對幫扶服務。各支部與城市社區黨支部結對共建,教群眾打太極拳,傳授中醫針灸治療養生;與山區盛產中藥材的村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發展藥材產業助民增收。門診醫技等支部的黨員醫生組成精準扶貧工作隊,定期深入精準扶貧幫扶地點開展義診活動,送醫到村(社區),送藥到田間地頭。三是關心關愛老年人群體。通過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服務業項目,醫院對21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人開展健康服務管理。黨總支組建在職黨員愛心隊做好貧困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健康養老和護理服務工作,退休支部的黨員醫生定期到照料中心傳授養生經驗,盡心詮釋醫者仁心。中醫醫院黨總支通過各項惠民工程,讓群眾得實惠,用行動惠百姓。

(大邑縣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