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本日記由馬萬里先生分享】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馬萬里,專家志願者,時任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

綿竹的“友成之家”兒童活動中心6月1日投入使用,但是在5月24日綿竹市政府把這塊地規劃給“友成之家”的時候,這12000平米的土地是一片剛剛成熟的麥田。我們組織了些收割機,先幫災民把麥子收了,然後開始平整土地。8天建起了“友成之家”。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友成志願者李恩澤(左)指揮搭建棚屋

最初基金會在當地工作的人只有我,汪亦兵和王翔,後來陸續有了200多位志願者加入。如果沒有這些志願者共同奮戰,8天建起“友成之家”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志願者裡有一些能力超強的多面手,單槍匹馬幫助解決了大問題。比如李恩澤,這人曾經是某著名網絡公司的部門負責人,自己也創辦了網絡公司。我們拿到建“友成之家”的土地之後,搭建活動板房和棚屋需要的材料由國家管控,非常緊張。我就把找材料、做棚屋的任務交給了恩澤,限令他26日必須把棚屋做好,運回綿竹。

恩澤25日弄到材料,半夜12點飛到深圳,26日凌晨4點到了珠海,找到生產廠家,坐在那兒看著廠子一天之內把棚屋全做出來,當天夜裡再把棚屋裝上飛機運回四川。對了,當時廠裡要加工費,恩澤自己帶了十幾萬塊錢,都掏出來墊付了。恩澤自己27日回到綿竹,馬上又開始幹力氣活:和萬科的施工人員一起鋪友成之家的地基。搭棚屋,他是總指揮,連續工作到31日,每天只睡5個小時。對,這就是李恩澤。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工作間隔抓緊就餐

還有“天涯社區”的志願者——他們是一群網友,來自成都、上海、徐州,好多地方。聽說地震了,自己打起揹包,每個人揹著30公斤左右的補給,到四川會合。當地政府安排不過來這麼多志願者,他們一時沒找到事做,正在街上垂頭喪氣呢,被我們發現了。

我們說這兒有事幹,你們來不來?他們高興壞了。

這裡面有一個叫“連長”的,幫我們搭棚屋,他是副總指揮,第二天他的嗓子就喊不出聲了,因為第一天喊得太用力了。有一個叫“政委”的,我們工地上的4臺發電機全歸他管,所有的電路都是他鋪設的。還有一個叫“小兵”的,他是成都一家網絡公司的工人,每個月靠大約1000元工資養活包括老母親、4歲女兒和他自己的三口之家。他在我們工地上每天工作18個小時。31日那天他幹到凌晨4點,工作任務是他給自己佈置的:接通“友成之家”所有的燈和電風扇的電。因為當地災民安置點中午的溫度達到近38度,儘管“友成之家”的棚屋裡已經要涼快得多,他還是想讓來這兒的孩子都能吹上電風扇。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革命的樂觀主義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苦中作樂的生活

你說我們太辛苦了,其實我們在這兒過得挺好的!雖說好幾天也不洗澡,每天只睡5個小時,但是往下一倒就睡得特別香!我們有時候幹到夜裡一點多大家還湊在一塊喝點酒。大家都回到了本來的狀態,沒什麼需要牽著掛著拿著端著的。王翔還給大家唱他們老家西北的民歌。我們挺快樂的。

老馬前線日記

專家志願者 馬萬里

6月12日

上午美國廣播公司ABC通過另一英國媒體找到兒童中心,希望採訪80後的志願者,要我提供採訪對象。找了一圈,介紹他們到了遵道,我通過羅士文給他們找到了不少人,他們挺高興。我對他們講了很多我們親身經歷的故事,他們也很少感染,做了一個簡短的訪談。我們人啊多偏見,誰都不服誰。當我們發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嘆時,其實正是我們自己發出衰老的唔鳴。我們對後生橫加指著的時候,我們早就忘了當年我們青皮年代的混沌。永保年輕的心態 ---- 向理事長學習!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友成團隊向棚花村幹部瞭解情況

(王平 理事長 左三 袁嶽 零點調查公司總裁 右三)

萬科前線總協調朱寶全如約來到辦公室。有一個小故事朱總講起來:遵道底下的老百姓湊錢湊了一頭豬,半扇送給瞭解放軍,另半扇扛著送到了萬科尊到基地。萬科的工作人員不收,結果十幾個送豬的老頭"撲通",齊刷刷給跪下了。看到這架勢,萬科這邊的一群人撲通也跪了下來。... ...

(最後豬還是收了,據說不收會出人命。)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晚上和謝英俊聯繫,得知萬科的人已經和謝聯繫上。據謝老師估計,一棟110-129平米的房子造價有可能控制在3萬塊錢之內。如果是這樣,那可真是農民的福音啊。如果現在向農民推廣過渡房,農民至少要花200多塊一平米,條件還非常差。如果直接能夠進入永久房的建設,可以給本來沒有錢的農民節省救命的錢啊。我要積極推動謝老師儘快推出樣板房來。

6月13日

理事長、袁嶽一行重回"友成之家"。看到王翔在板房前面栽下的一排小樹,大家對友成之家的新的生機滿懷高興。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小樹為友成之家增添了生機

午飯後,大家一行開往災區深處。首先來到了遵道鎮上。羅士文匯報了他們開展的情況,理事長表示滿意。隨後,一行人又來到棚花村,向村民和村幹部瞭解目前的情況。然後大家有深入另外的兩個村莊,瞭解的羅氏文團隊開展的村落兒童夏令營活動。志願者們做了很好的工作。

然後又去了九龍鎮和漢望。天一直在下雨,漢望城裡已經限行,進不去了。

回到成都已經晚上近十點。一行人匆匆吃飯,還要趕在11:30與麥肯錫團隊碰頭。

晚上聽了麥肯錫邱天對他們團隊工作進展的介紹。然後討論21號的研討會的問題。夜裡一點多了,會議才結束。

(完)

芳華依舊|馬萬里:前線日記

執行主編 | 張羽漫

顧問 | 葛繼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