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止|王甘:對汶川震災中志願服務的若干觀察和思考

【本文原發表在《奧運2008特刊——抗震救災專刊》。作者:王甘,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

摘要

1.千萬志願者自發參與救災和災後重建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契機,亟待肯定和支持;

2.NGO的加速發展是有效組織志願者滿足社會需要的重要條件,也是在我國進入矛盾多發期後促進社會穩定的有效途徑;

3.災民參與災後重建的決策和全程是避免形成災難依賴心態的一個有效方法。

創新不止|王甘:對汶川震災中志願服務的若干觀察和思考

2008年5月28——6月2日,我作為志願者,在四川省綿竹市參與了友成之家兒童活動中心的建設。在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友成)的組織下,相關企業和眾多志願者僅用八天時間,把一片麥地變成了兒童活動中心,開始接收受災群眾安置點的孩子,成為“地震災區裡的天堂”(災區志願者語)。

作為一個人類學研究人員,我曾參與中國社科院A類課題“公共服務社會化”,對我國NGO組織與志願者進行了長期的人類學參與式研究。此次參與友成的志願服務,有機會進一步觀察救災活動中的志願者,以友成之家兒童活動中心的建立為個案,作了下列思考。

志願者發揮重大作用

5月24日,友成之家兒童活動中心正式開始動工,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建設速度之快,設施之精良完善,創造了一個奇蹟。在這個創造奇蹟的過程中,志願者發揮了重大作用。

建設友成之家的志願者大致有以下幾類:

1.由企業家和專家組成的志願者:

企業家志願者小李和小邱的故事:

小李是名年輕的企業家。在得到友成之家建設總指揮的召喚後,立刻懷揣十萬現金飛往原料產地,一路徵用自己企業家朋友的私車,星夜兼程,為友成之家搶購到高質量原料。動工後,他成了“工頭”,帶領從大學生到普通工人的各路誌願者搭建棚屋。小邱是名女企業家,她鎮守辦公室,協調工地的供飯供水、保衛清潔等工作,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開展。

這些企業家和專家志願者主要來自友成基金會的良好人脈。這些志願者有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專業知識與專業精神,並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因此可以在得到召喚的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通過私人社會網絡迅速調配稀缺資源。無論是棚屋材料的尋找採購,工程的規劃與實施,還是兒童活動中心的玩教具生活設施配置,企業家專家志願者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辦事能力,親力親為,保證了工程的高水準落成。

2.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志願者:

電工小林的故事:

小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電工,在成都市工作,靠微薄的工資養母親和幼子。地震後,他來到災區,參加了友成之家的建設。他工作到凌晨,給所有棚屋安裝電線和吊扇。在同來的志願者陸續撤回時,他堅持留下來,原因很簡單,自己的活兒還沒幹完。

這些志願者或是跟隨小型NGO,或是個人自發地來到四川,希望參加救災工作。但是由於缺乏有效渠道,不少人在街上焦急地尋找,不知如何能找到為災區人民奉獻的機會。當他們因為各種機緣來到友成之家的工作現場、得知這是一個為孩子們建設的項目時,欣喜若狂,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工作當中。他們不惜力,不挑揀,唯恐工作不夠苦;友成之家落成後,他們卻一無所求,謝絕任何酬勞,認為那樣會有違遠道而來的初衷,十分令人感動。

3.來自本地的志願者:

友成之家之所以能夠開辦,最關鍵的是有一大批當地志願者投入其中。

他們瞭解當地情況,有當地人際網絡,便於協調各種關係。特別是來自綿竹市幼兒園的老師,志願成為兒童活動中心的老師,她們長駐本地,有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經過與當地教育局協調,她們的志願服務也得到當地領導的認可,保證了兒童活動中心的順利開辦。

NGO等社會組織在社會需求與企業及志願者之間搭設橋樑:

友成之家的建成,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友成把眾多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的支持彙集起來。例如,廣東博奧鴻基公司捐助了部分活動板房,北京物美集團捐助了從傢俱到兒童用品等大量物資,萬科(成都公司)派出施工隊伍連夜捐獻並實施完成了1700平米的混凝土地基工程,四川省律協和部分律師事務所捐助了全套廚房設備,友鄰的參與安置房建設的外省市建築施工單位還提供了無私的工程協助。

創新不止|王甘:對汶川震災中志願服務的若干觀察和思考

在危機關頭,社會組織把企業和志願者的力量通過項目的形式組織起來,起到了政府難以起到的作用,同時,關注了政府來不及反應的社會需求。在這次震災中,我們看到了社會組織能夠發揮的巨大作用。

志願精神在全社會各階層的傳播:

在我們過去的研究中,我們國家參加志願服務的人群,以大學生、白領等人群為主。但是此次友成之家的建設中,我發現,大災面前,志願精神在全社會各階層中得以迅速傳播。

以參與友成之家的志願者為例,他們當中既有教師、學生,也有普通勞動者,比如電工、建築工人、退伍軍人等。他們可能說不出什麼是志願精神,但他們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幹,他們的專業技能也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發揮,起了關鍵性作用。

和打工志願者小王聊天

小王,本來是由棚屋公司從珠海派來負責安裝的工人。來到現場後,他發現這裡幾乎所有的工人都是志願者,非常驚訝,也深受感動。結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來這裡,是商業行為。可是現在,我也成了志願者。”他不僅負責安裝,還幹了很多很多份外的活兒。因為他有施工經驗,在建設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聊天時,當他得知我做過志願者研究時,馬上對我說:“王老師,你們應該給我們打工仔好好宣傳一下,什麼是志願者。我們那裡有幾萬打工仔,沒幾個人知道當志願者,最多也就是做做當老闆的夢。如果我們打工仔都來當志願者,你們保證能省工省料!”

我說:“小王,你們不用我去宣傳,你,現在就成了一顆種子,回去後,就可以告訴周圍的弟兄們你在這裡看到了什麼。而且,大家做志願者,不光是為了我們省工省料,對你自己也有好處,你會發現,我有能力,我也能夠幫助別人,即使我不當老闆,我仍然是個頂天立地的人!這一點更重要!”小王非常激動,說:“對!我照了好多照片,回去就給大家講!”

志願精神在全社會各階層的傳播,有助於打破以金錢為唯一成功標準的心理,建立多元的成功評價標準。也能夠幫助青年人認識社會各層面,發揮自己的作用,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有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受災人員參與志願者服務是重要的心理輔導手段,對重振災區人民精神有重大意義:

在過去的志願者研究中,我們發現,參與志願服務,不僅對服務對象產生影響,對志願者自身也具有教育、培訓的功能。這次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志願服務對災區人民的心理療傷影響。

當地志願者張園長的心裡話:

友成之家開辦後,當地志願者張園長和我一邊收拾圖書,一邊聊了起來。她說,這是自5月12號以來,感覺最充實、最有希望的一天。地震不僅摧毀了很多家庭辛苦半生積累的財富,也動搖了當地經濟,打破了以前安逸的生活。在帳篷裡吃著單調的飯菜,很多人都在抱怨。張園長說,來到友成之家的建設工地,發現這裡有這麼多的志願者,吃住和我們一樣差,還遠離家人,幹著繁重的活兒,可是他們不抱怨,一心幫助我們,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抱怨?於是,她鼓勵家人和同事,要積極面對未來。隨著友成之家的活動開展,連過去工作中不是很主動的老師,思想也發生了轉變,主動來申請當志願者,讓她頗為意外。

大量的志願者出現在災區,給災區人民帶來了心理安慰,也起到正面的心理示範作用。志願者都是普通人,但普通的人在為災區做出無私奉獻,這對災區的普通人有更現實的示範作用。

在友成之家的建設中我發現,一些受災人群儘管情緒低落,但對個體心理輔導比較排斥,認為對方居高臨下,把自己當成病人,心裡不舒服,也不容易產生信任,是浪費時間,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是對和他們並肩工作的志願者,他們有較多的信任和認同,認為互相之間的關係更平等,在共同的生活中,更願意、也更有機會去傾訴和交流。因此我感到,對心理工作者來說,除了關注受災嚴重的重點群體的心理輔導外,下一步可以對志願者開展培訓,或者自己作為志願者與當地群眾共同勞動,而不是單純把心理診所搬到災區,效果會更好一些。

千萬不要以為當地人比我們笨

友成之家開辦後,當地志願者張園長和我一邊收拾圖書,一邊聊了起來。她說,這是自5月12號以來,感覺最充實、最有希望的一天。地震不僅摧毀了很多家庭辛苦半生積累的財富,也動搖了當地經濟,打破了以前安逸的生活。在帳篷裡吃著單調的飯菜,很多人都在抱怨。張園長說,來到友成之家的建設工地,發現這裡有這麼多的志願者,吃住和我們一樣差,還遠離家人,幹著繁重的活兒,可是他們不抱怨,一心幫助我們,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抱怨?於是,她鼓勵家人和同事,要積極面對未來。隨著友成之家的活動開展,連過去工作中不是很主動的老師,思想也發生了轉變,主動來申請當志願者,讓她頗為意外。

外來的援助者,往往主觀弱化被援助對象,不瞭解當地具體情況,就把自己的主觀想象強加於被援助對象。這樣,不僅得不到好的援助效果,也剝奪了當地人的主觀能動性。

目前的救災工作,特別要注意的是,尊重和考慮當地人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多地發動當地力量,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完成救災工作,也振作了災區人民的精神。

友成之家兒童活動中心的落成,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讓家長們看到了希望,也讓情緒低落的幼兒園教師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重新振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根據對志願者的研究,志願服務有心理治療作用。參與志願服務的人,重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從幫助別人中得到自我實現。因此,在對災區的救助中,特別需要那些鼓勵當地人和災民參與的項目。

(全文完)

創新不止|王甘:對汶川震災中志願服務的若干觀察和思考

執行主編 | 張羽漫

顧問 | 葛繼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