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加拿大人白求恩大夫來華支援抗戰的事蹟,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然而,中國也有一批像白求恩那樣的光輝人物,默默地為了世界正義,反對法西斯主義,獻出他們的青春,甚至生命。也正是由於他們的貢獻,和受到他們的影響,以後才有了白求恩、柯棣華等來中國,謝唯進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936~1939 年,謝唯進在西班牙化名林濟時,是中國人在西班牙國際縱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謝唯進在西班牙內戰前長期在國外從事中國革命運動的宣傳工作,曾任中國共產黨旅德支部負責人。戰爭爆發後,他受共產國際和海外中國黨組織的委派前往法、英等國,在華僑和留學生中做組織工作,並於1936 年10 月從瑞士前往西班牙。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1936年10月,謝唯進在西班牙任國際縱隊反坦克炮隊政委

20 世紀30 年代,在歐洲大地爆發的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西班牙人民和國際志願軍對法西斯的英勇抗擊延緩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場近三年的轟轟烈烈的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戰爭,不僅在西班牙歷史上,而且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當時中國有一百餘位優秀兒女奔赴西班牙,參加國際縱隊。無論是在進攻突擊或勢危扼守中,中國人都衝鋒在前,輕傷不下火線,重傷痊癒後重返戰場,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謝唯進本人右腿也被炮彈炸傷。

1939年初撤出西班牙後,中國參戰同志隨國際縱隊退至法國邊境,被拘禁在集中營達八個月之久。在集中營異常惡劣的環境下,謝唯進等中國同志仍滿懷革命激情,抱定不停止反法西斯主義鬥爭的決心,與國際縱隊各國同志團結在一起,同法國當局展開反飢餓、反虐待、反強迫送到非洲殖民地當僱傭兵的鬥爭。

與此同時,謝唯進積極鼓動和幫助從西班牙戰場下來的各國醫生到中國去參加抗日戰爭。這其中就有波蘭、捷克、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和蘇聯的共產黨人組成的三批國際援華醫療隊,湧現出白樂夫、嚴斐德、傅拉都、甘揚道、貝爾、楊固等等一大批知名的專家,以後又有了白求恩、柯棣華等。為了使傷員得到及時救治,外籍醫生們紛紛要求到抗日最前線去,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中國戰場獻出的生命。(摘自中國國家博物館著《中國勇士血灑西班牙:國際縱隊中國志願軍史料集》)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1939年4月12日,謝唯進(右二)與遭拘禁的中國志願軍戰友在昂格勒斯集中營帳篷前合影。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1937 年冬,朱德、周恩來、彭德懷代表中共和紅軍特製一面錦旗,贈送給國際縱隊參戰的謝唯進等同志。此旗通過在外國輪船上服務的中國海員帶到法國,又輾轉送到西班牙戰場,最後由謝唯進保存。1973 年捐贈給中國革命博物館。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謝唯進使用的德國毛瑟M1896手槍(短槍管型,槍號678751)。該槍在我國戰爭年代俗稱“三把”駁殼槍,其槍管長度較標準的槍管長縮短32毫米,握把較小。全槍長268毫米,膛口初速400米/秒。

知識鏈接:德國毛瑟M1896手槍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德國毛瑟M1896手槍短槍管型有兩個版本:戰前商業版和戰後Bolo版。前者極為少見,後者產量較大。一戰後,國際聯盟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武器生產進行限制。和約規定德國生產的槍支槍管長度不得超過100毫米,口徑必須在9毫米以下。大約從1922年開始,毛瑟公司生產的手槍以戰前商業版(短槍管型)為基礎,增加了新式保險。該槍出口至蘇聯和部分歐洲國家,蘇聯將這種槍稱為“Bolo”。“Bolo”是“Bolsheviks”(布爾什維克)的簡稱。據國外收藏者觀察,戰後Bolo版的槍號範圍大致在444476-793350之間。戰後Bolo版因廣泛被警察機關使用,因此也被稱為警用式。(摘自陳傳生、陳漠編著《大連警用老槍》)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外國槍械收藏家珍藏的德國毛瑟M1896手槍,品相非常好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謝唯進使用的美國M1911A1手槍(槍號1521111)。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根據軍方使用M1911手槍後的改進要求,於1923年開始改進設計。容彈量7發,口徑11.43毫米,膛口初速253米/秒。槍長216毫米,全槍重1105克。

知識鏈接:美國M1911A1手槍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陸軍軍械部評估了柯爾特.45手槍的戰鬥表現。在瞄準具、擊錘、扳機、握把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進意見。改進後的新手槍在1924年開始生產,並命名為“.45口徑1911A1型自動手槍”,簡稱M1911A1。二戰爆發後,M1911A1手槍不但受到美軍的青睞,也受到美國盟友的歡迎,與一戰相比,二戰時期的需求量更大。從1941-1945年,M1911A1手槍的訂單數激增到250萬隻,柯爾特公司的生產能力已達到極限,需要另外增加製造商來分擔任務。結果,美國政府將生產M1911A1手槍的訂單分別下到了雷明頓-蘭德、伊薩卡、聯盟開關和信號公司以及辛格縫紉機公司。到二戰結束時,美國陸軍中裝備的M1911A1手槍共計270萬隻。(摘自陳傳生、陳漠編著《大連警用老槍》)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這位美軍步兵第3 師的大兵正在保養自己的柯爾特M1911A1,要想在激烈的戰場上活下來,除了步槍,千萬保養好自己的手槍。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謝唯進使用的德國毛瑟WTP袖珍手槍(槍號28981)。彈夾容彈量5發,發射比利時6.35毫米勃郎寧自動手槍彈。全槍長115毫米,全槍重360克。在舊中國,這類手槍因為不屬於軍用武器而不在進口限制之列,流入的數量和種類很多,使用範圍也很廣泛,達官顯貴多有購買收藏。

知識鏈接:德國毛瑟WTP袖珍手槍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毛瑟WTP袖珍手槍是毛瑟公司研發的一種超小型自衛手槍。WTP是德語Westen Taschen Pistole的縮寫,中文直譯為“口袋手槍”。毛瑟WTP前後共有兩種型號,即WTP1和WTP2,也成為第一式和第二式。第一式1918年研發成功並獲得專利,1921年起正式生產銷售,總共生產了約5萬支。第二式是第一式的改進版,由於二戰爆發,民用槍支讓位於軍用槍支生產,第二式只生產了兩年時間,因此數量很少。毛瑟WTP袖珍手槍設有握把保險、移位手動保險和“信號針”,即通過套筒後部的凸凹可看到或摸到撞針是否在發射位置。整槍設計製作十分精巧,雖然是一隻袖珍手槍,但即使對於手很大的射擊者來說,握起來也會感到很舒服。(摘自陳傳生、陳漠編著《大連警用老槍》)

有個中國人遠赴西班牙打過佛朗哥打過法西斯!他有很多傳奇的槍!

槍身鍍鉻的毛瑟WTP袖珍手槍

本文內容節選自《航空知識》2017年增刊A《人民空軍槍械遺珍》,小夥伴們如需購買,請關注航空知識微信公眾號,裡面有相關購買鏈接。庫存不多,手快有手慢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