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九鼎實際控制人吳剛在內部的講話

1、時事點評

這幾天一個疑似九鼎實際控制人吳剛的內部講話音頻流出,韭菜們聽到都驚呆了。有些話吳剛講得沒有錯,零和博弈是二級市場非常重要的賺錢方式,包括那些鼓動大眾頻繁買進賣出的證券公司的投資顧問,離開佣金這些顧問怎麼生存?

說實話韭菜們應該感謝吳剛,把這些真相告訴大家了。那些看到別人炒股賺了錢,就衝進來以為自己也可以隨隨便便賺到錢的人,該醒醒了。股市看似門檻很低,但是那麼多聰明人參與進來,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賺到錢,只有市場出現無效率,出現定價錯誤的時候才有可能賺到錢。但是實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基金通過深入研究一個產業,扎得足夠深,在企業的價值被低估的時候,果斷買進,長期持有,我相信也是能賺到錢的。

特別是我們投資一級市場的VC,行業缺乏流動性,除了風口來了,會有些接盤俠,大多數時候非常講究企業的基本面。投資人做的工作也是價值發現,但是更多是賺企業成長的錢,尋求多方的共贏。

2、價值發現過程存在的問題

在價值發行的過程中,如果投資人的功力不夠,總覺得這個不穩妥,那個不穩妥,可能會出現苛求完美的情況。所以,有時候投資人個人的性格特點,也會影響對案子的判斷。完美主義做早期投資有些困難,因為過份關注風險而忽略了項目做對了什麼,存在什麼機會。

3、人才的價值發現

深入做一些企業的投後,發現創始人用不好人,這真的不是員工的錯,而是創始人的錯。比如說,為員工設立了一個KPI,做不好,就覺得員工不行。有時候在一個崗位上,有多個環節,創始人只是看到了員工在其中一個環節的表現,並沒有和員工交流過,他目前最關注那個環節,最擅長那個環節,所以沒有把員工的價值發揮出來,沒辦法做到知人善用。

這個時候,創始人看到的東西是非常片面的,陷入自己以為的當中。

我想這和前面講的看項目是差不多的。有時候我們對項目的價值感知是片面的,比如說,有某些薄弱的地方,就全盤否定了,而忽視了其他有價值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