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的突破!三山這家企業顛覆百年技術帶來新材料產業變革

从0到1的突破!三山这家企业颠覆百年技术带来新材料产业变革

从0到1的突破!三山这家企业颠覆百年技术带来新材料产业变革

在南海的三山新城,廣東星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推動著“從0到1”——原始創新。該公司致力將“基於拉伸流變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輸送方法及設備”(ERE)專利技術產業化,該技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瞿金平全球首創,它在2014年獲得了國內專利領域最高政府獎——中國專利金獎,以及2015年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它顛覆了百年來以螺桿實現剪切流變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方式,將催生出一大批具有高成長性的新材料產業。

从0到1的突破!三山这家企业颠覆百年技术带来新材料产业变革

在星聯科技廠房內,工作人員在操作機器。

从0到1的突破!三山这家企业颠覆百年技术带来新材料产业变革

顛覆百年加工技術

帶來新材料產業變革

高分子材料和製品包括橡膠類、塑料類、纖維類、複合材料等類別,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一百多年來,高分子材料的母機都採用剪切流變技術,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加工難等問題,制約了新材料的應用,而拉伸流變技術的誕生為新材料行業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

“以往剪切材料的加工方法,會破壞材料的分子結構,新的ERE技術,與傳統擠出設備相比較,能耗降低約25%,製品力學性能普遍提高20%,且具有弱減切應力、短流程、高效混合分散、正位移輸送、時間分佈窄等諸多優點,所以這一技術具有革命性。”廣東星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偉明形象地比喻道,如果說以前的剪切流變技術猶如“磨粉”,對分子結構造成傷害,那麼新的拉伸流變技術則猶如“揉麵”,能最大限度減少分子量的下降。

ERE技術被認為是“國際首創、國際領先”,目前已獲中國知識產權領域國家級獎項——“中國專利金獎”,人們廣泛看好這一技術的應用前景。瞿金平院士表示,製造裝備是一切製造之母,支撐著千萬種工業品和消費品的製造。ERE設備是所有高分子材料的工作母機,有了ERE這項技術就能合成更多很好的高分子材料,未來將催生出一大批具有高成長性的新材料產業。

“由於該設備是工業母機,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可與ERE結合,形成新的技術突破,創造ERE+N模式。”在張偉明看來,ERE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可廣泛運用於塑料擠出成型、塑料混煉改性、橡膠加工、天然高分子材料、粘合劑加工等領域。

星聯科技正在運用ERE技術,解決一些原有技術無法攻破的難題。上個月,新疆農墾科學院一行人來到星聯科技參訪交流,洽談下一步的合作計劃,令他們興奮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困擾他們幾十年的地膜汙染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獲院士專利獨佔許可

推動技術產業化

對於40多歲的張偉明而言,星聯科技的誕生猶如自己的“二次創業”,他認為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在此之前,張偉明長期擔任星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1993年成立至今的星聯精密,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PET塑料瓶形、瓶坯和瓶蓋的設計及相應模具的研發與製造,是可口可樂、雀巢等全球600多個知名品牌模具的供應商。

“我們被瞿金平院士的技術顛覆性所吸引,也很幸運被院士所選中。”張偉明透露,雙方從2015年開始談,整個項目洽談了不到半年,“瞿金平院士是國內這領域的泰斗,院士那邊也有很多企業來找,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不僅是純粹經濟的考量,是瞿金平院士基於對星聯精密的信任和製造實力的認可,選擇了我們。”

高校的科研成果如何實現轉化,一直是產學研合作的難題,很多科研成果都是所屬單位組織的,是職務性成果,需要尋找好的轉化模式和機制。星聯科技從成立之初,就探索用股權結構來破解這一難題。

張偉明介紹,星聯科技公司於2015年8月成立,在股權結構設置中,把企業發展的所需要具備的要素都考慮到了,公司股東包括星聯投資、瞿金平院士及所帶領的人才團隊、華南理工大學、星聯科技的運營團隊以及部分戰略投資人。星聯科技則獲得ERE技術專利的獨佔許可。

从0到1的突破!三山这家企业颠覆百年技术带来新材料产业变革

星聯總部

目前,公司在這一領域已經申請43項國內專利,已經獲得20項授權,核心技術已經獲得目前美國、日本、歐洲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專利授權。經國家相關部門認定,“基於拉伸流變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輸運方法及設備”是國內外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領域重大創新,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建產業園加速技術應用落地

“由於我們目前現在的場地和資金有限,重點在五六個較成熟領域做針對性開發,等資源擴大之後,我們將迅速擴大到其他項目。”張偉明表示,公司註冊資本由原來的3000萬元增加到6000萬元,絕大部分資金都用在研發上,“公司已經有部分銷售收入,下半年到明年將有應用落地,或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星聯科技認為,ERE技術將迎來爆發期,目前要做的是如何讓更多ERE技術快速在各個產業中鋪開,粗略估計,就有200多個領域。為此,星聯科技正在建立ERE產業園和籌劃A輪投資。

“我們一開始就按照公眾公司的要求進行運作,希望藉助資本市場做強做大。”張偉明透露,公司近期已經跟風投密集接觸,很快會有A輪融資,未來會考慮IPO。

从0到1的突破!三山这家企业颠覆百年技术带来新材料产业变革

高分子拉伸流變製造裝備產業園

去年12月,基於ERE技術的南海三山新城高分子拉伸流變製造裝備產業園項目規劃已正式發佈,產業園由星聯科技建設。目前,產業園已簽約了固體推進劑連續高效混合技術研發項目等10個創新項目,合作方包括中國航天集團四十二所、廣汽集團、中石化齊魯化工研究院等。張偉明表示,目前該產業園正在申請土地,一旦開工建設,可在兩年內建成。

“國內的塑料機械加工一直處於國際二三流水平,隨著拉伸流變技術的運用,這一領域有望走在世界前列,也將帶動新材料產業突破。”張偉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