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年(3):“5·12”第一线,我们亲历了什么?


当时,我与一同前往的其他人一样,来不及思考什么,只是觉得灾区有需要,那就立即去吧!

张广平中国能建甘肃院土建室主任兼土建副总工程师


“5·12”特大地震,让甘肃全省10个市州普遍受灾,东南部也成了重灾区,地震波及面广,伤亡人数多,造成的损失大,其中陇南地区受灾情况,尤为严重,因地震引发的停电总户数一度达87.8625万户,损失惨重。

地震发生当天,中国能建甘肃院迅速组织相关个专业精干力量,组成了“抗灾保电”技术专家组,大家第二天一早出发,奔赴地震现场。

我作为电力工程土建方面的专家,一同前往。

“当时,我与一同前往的其他人一样,来不及思考什么,只是觉得灾区有需要,那就立即去吧!”

从兰州到陇南,那时还没有高速。一路盘山南下,沿途尽是地震后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房屋倒塌,街上已无行人,大大小小的帐篷,在街道上扎推。

赶到成县330千伏变电站已是傍晚,我们没休息,立即与属地管理部门兰州超高压公司、陇南供电公司等单位取得了联系,简单而迅速的了解受灾情况后,立刻开展了摸排工作。

汶川地震十年(3):“5·12”第一线,我们亲历了什么?

察看成县变电站电气设备

到现场后,我们冒着余震危险,进入成县330千伏变电站主控室和设备区域,进行震害调查,了解变电所建筑构物受震灾害情况,并从专业角度作出设备、设施、主结构均安全的结论,给临时抢险指挥部提供了应急措施和人员心理稳定支撑。

这一夜,大家都没有困意,工作完成后已近天明,席地在变电站空旷处,待了一宿。

汶川地震十年(3):“5·12”第一线,我们亲历了什么?

14日一早,按照总指挥部安排,我们驱车又赶往文县。

沿途经过的212国道,多处塌方,陡峭山坡处受到余震的震动,土石滚滚,硝烟弥漫……

我注意到,现场有武警维持秩序,先期到达的救灾部队也已开始清理道路落石。

路上还遇到一辆长途大巴车,昨天被巨石砸穿车顶,旁边还有一辆小轿车也被砸中,车上数人伤亡,旁边也有停放的尸体。

汶川地震十年(3):“5·12”第一线,我们亲历了什么?

前往文县的路上遭遇泥石流

“谁说不怕,那是壮胆的假话,那些场景现在想起来都胆战心惊!”

车辆行驶在山高陡峻之中,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沿途出现的塌陷、滚落、倒石堆共有120多处,块石最大直径达8米,大家按照救援部队的统一安排,有观测有指挥,一辆车、一辆车快速通过余震落石塌方区域。

14日17时,我们赶到受灾最为严重的碧口镇。

进入220千伏早阳变电站现场后,我们即刻向现场指挥部请求开展灾情踏看和配合现场救援工作。现场一片狼藉的:主控楼墙面开裂,已用网栏围了起来,吊顶全面掉落,机柜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

楼上楼下几趟详细察看后,凭借经验和所学专业知识,我向早阳变现场抗震指挥部提出建议:建筑物主结构基本完好,安全稳固,不会有墙倒屋塌的危险,清理后可以进人使用。这个结论给220千伏早阳变电站所有值守和抢修的工作人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汶川地震十年(3):“5·12”第一线,我们亲历了什么?

在现场调查时,天色已晚,再加上碧口镇停电、停水、通讯中断,地面时时余震不断,紧张的气氛随处可见。大家第一次感受到余震的可怕,周围也都是无家可归的居民,等待政府救援。我们把从武都临时采购买的馒头和吃的都留下,给了灾区上岁数的老人和孩子。

这一晚,大家没地方住。

一夜未眠,我想了很多,想起了此刻在兰州的家人,想起了单位的同事,想起了很多好久都没有联系的人……

汶川地震十年(3):“5·12”第一线,我们亲历了什么?

铭记“5·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为了不曾忘却的纪念,我们特别邀请几位亲身参与抗震救灾的中国能建员工,请他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讲述他们难忘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