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上海人最講究的就是“腔調”,吃飯有腔調,做事有腔調。上海這座城市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仍然屹立不倒,幾百年傳承下來的老字號最能代表上海人的腔調,與阿拉上海寧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上海是我國近代銀樓業的發祥地,上海老鳳祥銀樓的前身就是“鳳祥裕記銀樓”。 創業於1848年的老鳳祥已伴隨上海人走過了160個春秋,是中國首飾業的世紀品牌,也是國內唯一由一個半世紀前相傳至今的百年老店。

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圖源網絡

坐落在南京東路步行街上的老鳳祥銀樓,是中國僅有的原店原址一直延續至今的銀樓,歷史已有百年以上。這座西式銀樓建於1905年,當時老鳳祥第二代傳承人費祖壽投資把大樓買下,幾經翻新改造,將原來設在南市大東門的銀樓遷址於此。

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老鳳祥的發展史就是上海近代發展史的一個縮影,許多歷史名人都與老鳳祥頗有淵源:杜月笙在浦東建造了新祠堂,他的徒子徒孫特地來老鳳祥定製了一隻大銀鼎,體積大如一隻中型水缸;英國裔猶太商人哈同夫人羅迦陵曾到老鳳祥銀樓定製白玉翡翠鑲金煙槍、煙盤;以主演《上海灘》聞名遐邇的香港著名演員趙雅芝,更是以其高雅華貴、永葆青春的形象,成為老鳳祥品牌的代言人。

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上世紀的大戶人家,特別是香港的大戶人家,家中總會有隻“壓箱底”的龍鳳金鐲。嫁女兒和娶媳婦的話,龍鳳鐲必然是少不了的陪嫁。鐲子一戴,瞬間把身價提得金貴了不少。然而這些龍鳳鐲,大部分都是出自老鳳祥工匠之手。成千上萬只金鐲漂洋過海,成為他們延續、傳承親情的承載物。

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在老鳳祥內部,兩個小故事流傳甚廣。一是“金婚情緣”:浙江一對結婚50年的老夫婦在“金婚”前夕發生矛盾,賭氣分手。事後老先生欲破鏡重圓,而老太太也垂淚後悔,但提出一個要求——要老鳳祥50克千足金的手鐲。這款手鐲正是老鳳祥的拳頭產品,但規格是30多克。經過銀樓分店與上海總部的緊急溝通,車間工人特地趕製了50克的手鐲,一對鴛鴦重修舊好。

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二是“五塊金條”:有個春節前夕,一位70多歲的老人來到漕河涇店,想要送膝下5名第三代孩子每人一塊生肖金條。誰料每逢年前生肖金條特別好賣,當時店裡已經斷貨。看老先生一臉焦急,經理一邊陪老人聊天,一邊安排車間趕製,經過3個多小時的加班,5塊特製的金條送到了老先生的手中,金條竟還是熱乎乎的。

這地方藏著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連杜月笙都愛去排隊

圖源網絡

老鳳祥跨越三個世紀,一百六十餘年聚集了許許多多老鳳祥人的心血。也許是一個手鐲、一枚戒指、一個耳環都融入了千千萬萬上海人最感動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