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鐵檢智慧檢務「黑科技」亮相2018全國檢察機關科技裝備展

上海铁检智慧检务“黑科技”亮相2018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

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長吳雲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科技改變鐵檢,效率始於創新”。

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 7月5日,由檢察日報社正義網主辦的“2018全國檢察機關科技裝備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上海鐵檢攜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移動辦案箱、免拆掃描儀等“智慧檢務”建設成果亮相展會。

上海铁检智慧检务“黑科技”亮相2018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

每一本紙質卷宗自收案起就配有一個專屬二維碼,送進案卷數字化中心後,經過處理能迅速生成WORD案卷。

迎賓智能玻璃實時顯示人像抓取狀態,高清4K顯示屏動態播放“智慧檢務”,人工智能機器人“小法”現場展示法律問答,智能語音平臺輔助辦案錄入……記者來到位於五號展館的上海鐵檢展區,在智能卷宗數字化管理系統看到,每一本紙質卷宗自收案起就配有一個專屬二維碼,送進案卷數字化中心後,伴隨著高速掃描儀整齊的“唰唰”聲,100頁PDF案卷1分鐘可被掃描完畢,2-3分鐘就能生成WORD案卷。

上海铁检智慧检务“黑科技”亮相2018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

展會現場,參觀者領略上海鐵檢的“科技範”。

“案卷通過智能收發櫃分發後,收到提醒的檢察官取出新收到的案卷,取卷關門的一剎那,電子案卷已經躺在檢察官賬戶中,接下來,檢察官還可以通過語音識別技術編輯處理, 讓一線辦案幹警頭疼的案卷證據手工摘抄錄入,就這樣迎刃而解了。”展會現場,上海鐵檢負責人介紹,從2016年開始,上海鐵檢堅持“聚焦辦案需求,一切為了辦案服務”的建設原則,深挖信息化建設資源,推動信息技術與檢察工作融合,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信息化平臺是基礎,大數據技術是關鍵,兩者有機結合,轉換成強勁辦案效能。”上鐵檢技術科科長邵東介紹,上海鐵檢集中管轄上海市破壞環境資源保護、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該院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上海首家食藥品、環資類案件數據庫,開發出大數據智能輔助系統,具有案件類案智推、智能量刑、法規法條智能推送三個功能,使檢察官辦理專業案件更加“精準”。

工作人員還現場演示了“三地”遠程庭審流程:通過遠程視頻庭審系統,公訴人、法官、被告人分處檢察院、法院、看守所三地,“足不出戶”、“面對面”地參加庭審,遠程音視頻傳輸等技術,實現視頻、示證、語音達到聲話同步,毫無延遲的使得整個庭審過程順利完成。據悉,上海鐵檢院從今年5月就開始探索認罪認罰、速裁案件開展遠程庭審,不僅從距離、空間等多方面提高訴訟、審判效率,而且還大大節約了司法成本。

上海铁检智慧检务“黑科技”亮相2018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

現場,人工智能機器人“小法”吸引了諸多觀眾駐足諮詢。

現場,人工智能機器人“小法”吸引了諸多觀眾駐足。據介紹,“小法”收錄了包含檢察院控申接待常見問題在內的4萬多個程序法律問題以及3萬多個常見實體法律問題,法律法規庫中收錄了7千多部法律,6萬多法條,500萬個案例,4萬多個法律文書模板。

“除了實體智能機器人,上海鐵檢官網、微信公眾號上還有“小法在線”智能應答,為廣大民眾提供智能法律諮詢服務。”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鐵檢以智能機器人硬件為載體,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法律知識圖譜技術,為老百姓提供找律師、算訴訟費、專業法律諮詢等便利服務。

記者瞭解到,當前環境資源、食品藥品、國有財產、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英烈保護等領域的公益損害行為大量存在,公益保護刻不容緩,上海鐵檢把公益訴訟作為新時代法律監督的重要職能,積極推動檢察工作轉型發展,通過設立公益訴訟執法監督平臺,網絡智能抓取上海市環資、食藥公益訴訟的線索情報彙總,從機制上提升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工作能力和視野。

“我們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推動檢察技術與辦案、服務群眾深度融合,充分運用智慧手段規範流程、精準管理,提升效率、保證質量。”上海鐵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提高法律監督能力和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