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加電商,這條路的坎有很多

短視頻這三個字,應該是今年的熱詞了。從抖音的崛起,到現在的各大互聯網大佬目光紛紛投向短視頻這個區域,就能明白短視頻是多麼的火熱了。

短視頻加電商,這條路的坎有很多

碎片化的、時間短的,而且自己都可以去完成的,再加上有平臺的補貼,很多人是加入了創作的大軍當中。除了個人以外,一些專業化的製作團隊也被吸引了過來,他們心裡很清楚的明白,有粉絲就有收益了,還能收廣告費用。

平臺上的用戶多了,平臺本身也是會引入廣告的,而且對自己的收益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做法也是很常見的了。

作為短視頻的代表者抖音,它不僅這樣做了,還打算為擁有粉絲數量很多的用戶接入商品鏈接。目的也是很明確,第一個增加平臺的日活,第二個是間接的補貼用戶,讓它們得到更多的收益。第三個是打造自己的短視頻加電商的這麼一個平臺。

想法應該是非常美好的,但是要切入短視頻加電商這麼一個入口,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啊。

短視頻的短板

短視頻不像其他的公眾號、自媒體,它沒有一個核心的內容。尤其是抖音,一個十五秒的短視頻,它能讓多少人記住它的重點呢?很多的視頻只不過是一笑而過,純屬是打發時間的那種。而且就算是那種有特定內容的,就15秒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展示什麼的。時間那麼短,在我們大腦的記憶裡只不過是一個過場。

短視頻加電商,這條路的坎有很多

關於電商,我們看看淘寶和京東就會明白。要做起來是比較的難,而且還要形成品牌,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那就更難了。基於我們國內的情況,有多少是靠品牌起來的,尤其是在服裝行業。而現在抖音想要把這些接入進去,它們有想過消費者的感受嗎?

前幾年或許我們還會聽到明星店,說白了就是利用名人效應,開一家美食店的。一開始肯定很多人都是衝著明星去的啊,因為崇拜他,喜歡他。因此對於他的也就格外的關心了。去了一兩次後,覺得味道不行,慢慢的也就沒啥人去了,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店鋪關門了。

那抖音現在要做的,和這是差不多的情況。但不要忘了消費者不是傻子,這樣做可能短時間會帶來很大的收益,那長久性,有考慮過嗎?

抖音的日活和月活超過了很多的app,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事情是用戶對平臺的粘黏性很高,壞的事情是很可能快到天花板了,打造短視頻加電商可能是團隊的變現。

後語

短視頻好做,電商也好做,不過時間還是需要的。馬雲做電商平臺這麼久。始終想打造自己的一個社交平臺,可依然沒有做好。馬化騰做社交,也是想打造自己的一個電商平臺,結果行不通。這裡面的原因我們也不去尋找了,現在是抖音要做短視頻加電商的模式,我只想說,坎特別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