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2018年7月7日11:41:47,迎来小暑节气。“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盛夏已经来临,天气开始炎热,却还没到最热。但“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桑拿模式”即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小暑三候

温风至:小暑之日“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但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温水之中,此时温风徐来亦如酒,也可兴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蟋蟀居壁: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它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待农历九月不入户就要冻死,十月就在床下鸣了。它名“促织”,为督促女子纺织,“促织鸣,懒妇惊”,是为警示。

鹰始挚:再五日“鹰始挚”,这时鹰已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品 读 小 暑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小 暑 习 俗

吃饺子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食新”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据说“食新”乃“食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故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吃三宝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晒伏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小暑前后,日照时间最长,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节 令 提 示

天 气

重庆、华北东部、黄淮、东北地区南部等地有强降雨。北京、河北东北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中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南部和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川西高原南部、贵州西北部、云南东北部、湖北中西部、广东南部沿海和海南岛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北京北部、山东中南部、重庆北部、湖北西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养生四要点

1、要午睡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中午午睡是有必要的,午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午睡,保持精神充沛,但不宜贪睡。

2、衣着勿赤膊

天气炎热,有些人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3、及时补充水分

最好是白开水,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

4、饮食宜清淡

饮食宜清淡不宜油腻,多喝些消暑汤或粥,也可适当多吃西瓜、黄瓜、冬瓜和绿豆等清凉消暑食品。

暑后便开始入伏天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平心静气

过一个惬意夏天!

小暑丨温风至,盛夏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