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乘客安全,它成爲中國唯一一條不售賣站票的線路

在中國,鐵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於骨幹地位。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分佈不均,所以經濟、快捷的鐵路普遍佔有更大的優勢,成為一種受廣泛使用的運輸方式。特別是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格拉段建成通車,結束了西藏無鐵路的歷史。

為了乘客安全,它成為中國唯一一條不售賣站票的線路

從1956年開始勘測至2006年青藏鐵路格拉段通車運營,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破解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級難題。隨著風笛鳴響,一條東方的“哈達”傲然鐫刻在地球之巔,1956公里的登天之路激盪在江河之源。

青藏鐵路推動西藏進入鐵路時代,密切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的時空聯繫,拉動了青藏帶的經濟發展,被人們稱為發展路、團結路、幸福路。

為了乘客安全,它成為中國唯一一條不售賣站票的線路

作為唯一一條進藏鐵路,青藏鐵路每年到了七八月間,幾乎都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即使鐵道部門已經儘可能的增加了進藏的班次,但是仍然不能滿足大家在這個季節,對西藏旅遊的最美好向往。

但是,即使這樣,青藏鐵路也沒有開設站票。“進藏列車按鐵路部門規定,實行一票一座,沿途各站均不能售賣至拉薩的站票”。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乘客安全,它成為中國唯一一條不售賣站票的線路

原來青藏鐵路沿途海拔都比較高,比如:全長1338米,軌面海拔標高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最低氣溫達零下40℃左右,嚴寒、缺氧更是十分嚴重。當然這樣的高缺氧段,比比皆是,為了給乘客提供舒適的“內部環境”,車內設置了彌散性供氧和氧氣面罩供氧。特別是氧氣面罩,它是按照一人一座的歸則進行配置,所以並不能售賣站票。

若旅客感覺車廂內依然缺氧,可將座位旁邊的氧氣面罩摘下來直接吸氧。所以可以這樣說,青藏鐵路不售賣戰票完全是為了乘客的安全著想。

為了乘客安全,它成為中國唯一一條不售賣站票的線路

青藏鐵路縱跨青藏高原腹地,途經可可西里、三江源、環青海湖地區、柴達木地區、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等自然保護區以及羌塘草原生態重點區,沿線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非常脆弱,對環境保護要求極高。

青藏鐵路地處世界“第三極”,乾旱高寒缺氧,綠化工作較平原地區困難數倍。青藏鐵路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85億元,其中用於環保工程投資達到12億元,這在全世界單項工程用於環保的投資量中是相當罕見的。現在青藏線堅持做好環保“加、減、乘、除”法,實現一系列創新,在雪域高原鋪畫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