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于成龍,之所以能成爲封疆大吏,因爲他有五個貴人相助

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我們在人生事業的轉折點上,命術上會有一個口頭禪說你有“貴人相助”。暗示一個人未來會有好運,無論做生意、仕途升遷、學生考試等事物“貴人相助”一詞的運用也反應了人們的內心向往事情從好的方面發展。現代的我們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給大家細說一下“貴人相助”的真實故事。

大器晚成的于成龍,之所以能成為封疆大吏,因為他有五個貴人相助

今天說的這位是一代廉吏大器晚成的于成龍,于成龍生於明末清初,在明末崇禎時期于成龍二十幾歲參加了幾次考試,因為當時的考場太黑暗,營私舞弊,行賄受賄。于成龍雖然有學識,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他這樣的學子是得不到重用的。直到進入清朝開國以後,新朝新氣象于成龍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由當時山西學政衙門副學政周瑞和舉薦于成龍終於謀得一個小窮縣縣令的職務,此時的于成龍已經四十四歲,按照今天的說法大器晚成。不過要是放在今天的話四十四歲的于成龍是無法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也不可能後來有做官的履歷。不過歷史還是給了于成龍一個機會,同時周瑞和也成為于成龍人生事業發展的第一個“貴人相助”。

大器晚成的于成龍,之所以能成為封疆大吏,因為他有五個貴人相助

于成龍拋下家庭隻身來到數千公里的廣西羅城,這個窮鄉闢野的地方擔任縣令。他治理匪盜發展農業生產,短短三年時間使當地人民安居樂業,呈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于成龍治理的羅城成了兩廣的榜樣,本來時任兩廣佈政使的金光祖開始對於成龍並不看好。可是于成龍就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後來在金光祖的推薦下於成龍升任湖廣黃州府同知。金光祖成了于成龍人生事業發展的第二個“貴人相助”。

大器晚成的于成龍,之所以能成為封疆大吏,因為他有五個貴人相助

于成龍升任湖廣黃州府同知四年中開墾田地,幫助當地老百姓修繕房屋,黃州府人口激增。于成龍政績突出,深得當時湖廣巡撫張朝珍器重。張朝珍保舉于成龍升任湖廣武昌知府一職,張朝珍成了于成龍人生事業發展的第三個“貴人相助”。就在這時發生了吳三桂的“三藩之亂”,吳三桂率領叛軍一路從雲南打到武昌所向披靡,于成龍作為文官帶領武昌軍民拼命抵禦叛軍的進攻。為主力清軍贏得時間,最後消滅了叛軍。

大器晚成的于成龍,之所以能成為封疆大吏,因為他有五個貴人相助

于成龍同時又收復了周邊地區響應暴亂的匪患,由於于成龍的仁政,在當地深得人心,不戰屈人之兵,約十萬餘人向于成龍投降,為朝廷解決了後患。深受湖廣總督蔡毓榮的欣賞,當年于成龍就升任為福建按察使。湖廣總督蔡毓榮成了于成龍人生事業發展的第四個“貴人相助”。後來又過兩年于成龍當上了封疆大吏兩江總督一職,第五個“貴人相助”是誰這個問題小編我留給讀者們去回答。

大器晚成的于成龍,之所以能成為封疆大吏,因為他有五個貴人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